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行藤盟的「聰明葯」到底管不管用?

流行藤盟的「聰明葯」到底管不管用?

網路圖片

一位將要參加高考的考生向醫生求助,請醫生給他開一些益智的葯。醫生二話不說給他開了,一周又一周,劑量加了又加,可考生並沒有感覺到藥效,質問醫生:「你能不能不要再拿糖當聰明葯糊弄我了!?」醫生笑著說:「看來這葯還是挺管用的嘛。」

這當然只是一個段子,但人類對提高智力的追求自古以來從未間斷。遠的不說,哆啦A夢中那塊記憶麵包就曾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法寶;電影Limitless中神乎其神的NZT-48,主角只服用了一粒就能在一夜寫完數萬字的稿子,甚至靠著它輕易站上了華爾街的頂層。

Limitless劇照(來源:CBS)

這些虛構作品中「聰明葯」早就出現了,吡拉西坦(Piracetam)、利他林(Ritalin)和莫達非尼(Modafinil)是這類藥物的典型代表。嚴格來講,咖啡因也可歸類於此,其對精神喚起、情緒激勵和注意力提高的間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在歐美已經有不少人高頻率的服用。這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學生。

據調查,美國高校約有11%的大學生服用「聰明葯」,這一比例在重點院校如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高校會更高,甚至超過20%。英國則約十分之一的學生在服用「聰明葯」。

美國高校中服用「聰明葯」的學生比例不低(來源:MD Analytica)

相信不少人對於「聰明葯」在歐美的濫用會感到些許震驚,但更多的可能還是好奇。實際上,人類在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上的努力遠比現代醫學來得早。世界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含有咖啡因和類似功效的生物鹼。咖啡因能夠刺激中樞神經和肌肉,達到振作精神、增強思考能力、緩解肌肉疲勞的作用。咖啡因的副作用並不小,最顯著的就是心悸,使血壓升高,而且還有一定的成癮性,若長期攝入,戒斷後會出現精神萎靡、渾身睏乏等負面癥狀。因此在中國,咖啡因被列為受管制的精神藥品。

吡拉西坦(來源:Supplement Police)

「聰明葯」的出身一般都是有確切用途的處方葯,其流行的種類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的。最早出現的所謂「聰明葯」是吡拉西坦,20世紀60年代由比利時的醫藥公司研發。吡拉西坦可以促進磷醯膽鹼和磷醯乙醇合成,提高大腦中ATP/ADP的比值,從而使大腦中的蛋白質和核酸合成增加。主要用於治療輕度或中度的血管性痴呆、老人痴呆以及腦外傷引起的失憶和智力受損。當時人們認為這種葯既然可以讓人恢復智力,那對於正常人來說應該也是有效的吧,實際也確實有一些效果,服用的人會感到大腦明顯地興奮,增強記憶力。不過它可以引起皮疹、胃部不適,還有睡眠異常。

利他林(來源:YouTube)

後來利他林佔據了「聰明葯」的市場,這種藥物同樣可以引起大腦的興奮,其藥理是提升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多被用於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然而利他林在結構和藥理上都與可卡因有相似之處,其成癮性與安非他命類似,可以用作可卡因成癮治療中的替代品。因此,利他林在「聰明葯」界的地位很快就不保,沒人想因為提神就染上毒癮。

莫達非尼(來源:Focus Wish)

而現在在歐美廣泛流行的「聰明葯」是莫達非尼,一種年紀和大學生相仿的藥品,1994年才在法國上市,1998年在美國獲准用於發作性睡病的治療。莫達非尼原本只是一種治療嗜睡症,或者輪班工作導致的睡眠障礙,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種葯提神效果明顯而且足夠安全可靠,也沒有顯著副作用,但也有研究指出,莫達非尼的作用機理並不完全明確,並且具有潛在的成癮性。雖然作為處方葯受到管制,但實際上獲得莫達非尼並不困難,只要讓持有處方的患者多開一些葯,又或者裝作患者要求醫生開藥即可。

由於效果顯著,而且售價低廉,莫達非尼很快就在學生圈子裡流行開來了,如今非法使用的莫達非尼的青少年已經超過了吸冰毒和吸可卡因的人數了。而且矽谷的技術人員、職業遊戲玩家和美國陸軍(他們最近的研究涉及利用莫達非尼創造「超級戰士」),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使用「聰明葯」,以此作為認知表現的改善手段。在未來,「聰明葯」的使用會更加廣泛,而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探究和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看過沒聽過 的精彩文章:

是誰向地球說:「轉動起來!」?-地球運動的動力之源

TAG:沒看過沒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