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歷險記》:請放下你們不明真相的期待,我只是一個愛聞花香的小男孩
文 | 小冬
前兩天201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公布了入圍名單,各種預測,期待層出不窮,引起了很大的關註:
「剛滿22歲的甜茶成為了奧斯卡78年來最年輕的提名者」
「《水形物語》以13項提名領跑全場」
「狗爹到底能不能順利拿下今年的影帝」
而在這眾多的期待和提名中,我卻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沒錯,就是這部剛剛入圍了201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眼下正在各個院線熱映的
《公牛歷險記》
說起美國動畫,不同的工作室總給我們不同的感覺。
比如說到出了公主系列和米老鼠等童年經典形象的迪士尼,我最先想到的兩個詞是童真和浪漫;
比如說到次次都讓人嘆為觀止的同時還能成功催淚的皮克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腦洞和溫暖;
而想到藍天工作室,最先蹦到我腦子裡的詞就是,有趣。
沒錯,就是這個最高級的詞,有趣。
雖然藍天工作室的名氣沒有前兩個工作室那麼能打,但關於他,你一定還記得那個「不是胖只是豐滿」的猛獁象,那個長著尖牙卻人好心善的劍齒虎,那個說話漏風卻是話癆的巨型樹懶,甚至那個永遠都吃不到松果的大松鼠。
你也一定還記得,那個熱情奔放的巴西。
藍天工作室的動畫一貫是一種,「瘋瘋癲癲」的樣子,但不尷尬的笑點和豐富卻細緻的人物刻畫,讓人們開始漸漸期待他們的這份「瘋癲」。
但這次的《公牛歷險記》,卻讓我在他們一貫的優秀里看到點兒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完整,走心的故事讓明明是去看動畫喜劇的我們,實實在在的被教育了。
大家都知道,電影改編自西班牙著名的民間故事《愛花的牛》。故事看上去,說起來,也都很簡單。
費迪南是一隻公牛,小時候所有人都告訴他,你是一隻鬥牛,上鬥牛場是你的使命。
費迪南的爸爸就曾是公牛之家最威猛的一頭牛,所以自然而然的被選中送上了鬥牛場。費爸爸勇猛卻心善,覺得自己只要贏了鬥牛士就會帶著榮光回到兒子身邊,然而這一別卻成了永別。
沒有等回來父親的費迪南傷心之下偷偷跑出了公牛之家,在途中被好心的小女孩妮娜一家收養。
在這裡他度過了一段非常愉悅的日子,因為這只不務正業的牛唯一的愛好,就是花。
而善良的妮娜一家,還有妮娜家農場漫山遍野的野花,鎮上一年一度的鮮花節,讓這個沒有鬥爭只有花香的地方,真的成為了一個能容得下「愛花之牛」的地方。
而這隻「細嗅薔薇」的龐然大物,也因為這種反差萌貢獻了很多笑點。
比如他曾經一不小心嚇暈了一隻小兔子,所以一隻大公牛給一隻小兔子做人工呼吸的畫面就笑噴了整個電影院的人。
比如他不小心躲進了一個瓷器店,所以一個墊著腳在一堆瓷器中舉步維艱的大公牛再一次笑噴了整個電影院的人。
在費迪南的心裡,他也許是可以永遠這樣生活下去的,直到一次鮮花節上的意外。
這時已經長成公牛的費迪南儘管已經非常小心,但還是在意外中險些把整個小鎮掀翻,雖然並沒有傷人,但嚇壞了的民眾們想都沒想就把他抓了起來。
而看到商機的人們又把費迪南賣回了公牛之家。正好這時候有一位鬥牛大師要為自己的謝幕戰挑選一隻牛。
同時費迪南發現曾經的夥伴們都還在一門心思的想被選中然後到鬥牛場上去,他們甚至還認為可以贏下鬥牛士。
於是費迪南決定,要帶所有人離開。
電影讓我覺得驚喜的第一點,就是作為一部動畫片,它對一些「陰影」的保留,就好像電影院里爆笑過後沉默的那幾分鐘。
比如在費爸爸去鬥牛場前,費迪南曾跟爸爸說自己不想打架,只想養花,費爸爸摸著他說:
「我希望這世界能如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比如電影里一直有一座陰森森的屠宰場,沒有用的牛最終都會被送到那裡。
哪怕電影始終都是歡快的氣氛,但它一直就在那裡,時不時的就會出現,好像是在提醒著這些牛最終的命運。
再比如最後的鬥牛大戰,鬥牛士和費迪南鮮明的對比。
一個眼神凜冽一個一臉茫然,一個殺氣騰騰一個暗自神傷,一個在豪華的房子里擦著自己的劍,一個在昏暗的地牢里守著一扇小窗。
有些事是根本談不了公平的,不是嗎?
而第二點我要說的,是又一次成功的人物刻畫。
《公牛》里除了費迪南還出現了很多人物,而這些人物也無一例外的讓人們看過一次就印象深刻。
比如費迪南曾經的同伴們。
叫脆骨的牛因為體格小,所以在後來逃亡的過程中,當所有人都因為堵車寸步難行時,只有他一步三跳的暢通無阻;
比如叫那頭刀槍不入還會發電的人造牛,不但最後幫忙扯開了電網,而且跳起電臀舞來就是無人能比。
還有名叫盧佩的山羊。
因為從不招人喜歡,盧佩在費迪南身上看到了希望。
她想做費迪南的教練,然後讓他在鬥牛場上大展身手來顯示自己的能力。
盧佩一直在讓費迪南打架,之前是為了借他證明自己,但當逃跑失敗的費迪南真的被抓到鬥牛場的時候,盧佩雖然還是讓他打架,但這時候她說的卻是「就一次,為你自己,求你了。」
這些配角們吵吵鬧鬧,卻是帶來溫暖必不可少的部分。
最後我要說的,還是電影感動人心的主題。
費迪南身上的標籤可以說是從小背到大的,但同時這也是他從小抗爭到大的。
年幼的費迪南就曾經因為守著一朵小花而被同伴巴連特嘲笑,還威脅要毀掉他的花。
巴連特的挑釁就是為了跟費迪南打一架,但費迪南最後的選擇卻是一屁股坐在了花前。
這個習慣他一直保持著,在電影里你可以看見很多次,一隻大公牛靜靜的坐在一朵花前。
這是他堅持做自己的樣子。
最後的那場鬥牛大戰上,驅趕,驚嚇,人們用盡了辦法讓費迪南憤怒起來,但最終面對拿著劍的鬥牛士,他又坐下了。
他對想成為的那個自己是如此的堅定。
但當後來巴連特問他「出去以後幹什麼?跟你一樣去養花嗎?」
他卻說,那是我想做的,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想做的。
真正的標籤是不斷襲來的「應該」,而真正的掙脫無非就是那一句「心之所向」。
也許現實的勞累和競爭讓我們再也無力甚至無望去做那個想像中的自己,但只有試過的人才真的會知道堅持的意義和喜歡的力量。
不顧他人的目光你也許永遠就是一個人群中的異類,但卻也永遠會是獨特的自己。
我從這隻怎樣都不肯打架的大公牛這裡就聽到了一個聲音:請放下你們不明真相的期待,我只是一個愛聞花香的小男孩。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鸚鵡史航發起的影視娛樂圈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台。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經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自內心。「說」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
《四味毒叔》第340次發聲
微信ID:siweidushu


TAG:四味毒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