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為何解、著相何知、念起何平、忘情何物

無為何解、著相何知、念起何平、忘情何物

前兩天有一位網友留言,問了我幾個問題,曰:「修道修的是什麼?無為何解?著相何知?念起何平?忘情何物?」希望我能夠解答一下。我修道時間不長,認識也比較粗淺,隨便在這裡嘮叨一下,不對之處大家可以留言討論。

其實這幾個問題的最終歸指在於「修道修什麼」。我發過一篇文章,簡單地提到了修真要明白「真」是什麼之後,才可以論及到「修」的問題。太上爺在五千文中告訴我們兩個基本的概念,一個是「無為」,一個是「自然」,能夠做到無為且自然,這可算是真的一種表現。但你我也都知道,無為並不是不作為,而且非常客觀地說,把不作為當成無為的字面意思解,這是非常消極的做法。不論是先秦的道家還是成為宗教後的道教(其實二者本是不分的,怎奈有諸多客觀因素導致了現在很多人把兩者相對立),都不是一個消極性的團體。從著書立說教化後世,到坐忘心齋身心超脫,再到設治開宗、一言止殺等等,歷代祖師們用真實的行動在給我們講述道教到底在做什麼。道教的根本任務是身國同治,即治身和治國,自度和度人。

當然,有人不禁要問,這不是和無為自然的理念背離了嗎?否也!我們提出這個概念,要放到《道德經》的受眾語境中去理解。《道德經》是一本治國治身的典範之書,對治天下的王者來說,他要無為而治,使民自化,使百姓曰「我自然」。這裡還有個前提,只有那些能夠治好己身的人,才會具備治好國的前提,身是自己之國,二者秉持著同一個道理。在此概念下,無為是所有行事的內在要素,即不被煩雜事務牽引住自己的內心,因為不著於物,所以才能保持心中的常清靜。那麼自然,就是讓一切行動都發自於本能的需求,而不是欲求控制。說簡單的例子,便是餓了吃困了睡,這是生理基本需求,但若貪吃貪睡這就是欲求,是要被戒除的。由此便把無為和自然二者指向一處,即道教最強調的一個養生理念——適欲。

請記住,道教講求「適欲」,不是禁斷,不是放縱,而是承認某些需求的合理性,並同時用修的方法去杜絕不合理的因素對自身可能造成的傷害。這是道教和其他很多宗教所不同的地方,因為道教講求長生久視,所以所有的方法方術都是以人為本出發的。道教強調我們要先做好一個人,由此才有了成仙的基本材質,如果人都不行,何求成仙!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還要分為內外兩個方面去解。正如上文所說,內在不著於相,外在各種功法、戒律的行持。還有一點要明白,戒律的根本不是為了讓你守戒,而是希望通過身體上的戒,最終達到戒心的目的。心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的偈語其實來源於莊子的坐忘和心齋。最後,連不著這件事也忘記了,司馬承禎祖師說的忘忘,道教又叫重玄、雙譴。你看,在你心中如果根本就沒有了相,又何來不著相的說法呢?心中本沒有欲,又何來念與欲的平息呢?莊子說,萬物齊一,我與世界本沒有什麼不同,順其自然地做自己,這大約就是修真的「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道人 的精彩文章:

請記住,大臘八的起源和佛教沒有任何關係

TAG:修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