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歲寒有三友,任爾東南西北風

歲寒有三友,任爾東南西北風

三陽飄雪了,翻到林徽因的一首詩,正應景:

冬有冬的來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一條枯枝影,青煙色的瘦細,

在午後的窗前拖過一筆畫;

寒里日光淡了,漸斜……

就是那樣地

像待客人說話

我在靜沉中默啜著茶。

有人說冬天過於簡單,一條枯枝影,一片雪花白,寒里日光淡淡。萬物都回歸本色:山不再繁茂,重歸深沉靜默;水躲在冰下,重歸細水長流;人也放慢腳步,去體味生命最深處,不動聲色的美麗......。可在三陽你還能看到有三種植物正屹立不倒,它們靜默地站在風雪之中生長、怒放,一派生氣盎然的景象。便是被世人稱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

為何三陽的山不會老去,那是因為這裡的每一座山都披滿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松柏。孔子有一句名言:「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意指在天氣最冷的時候,只有松柏挺拔、不落。它們像生命的守護者,在湖田山上、在天子峰上、在清涼峰的懸崖峭壁上,哪怕狂風暴雪,它們毅然地,安靜地,生長著。不忘初心的松柏守護著三陽的每一座山峰,青山不老。

松之堅毅,竹之氣節。在著風雪飄零的日子裡,竹雖不能如松般巋然不動,但放眼望去仍舊一片翠綠,於竹來說,就算生不逢時也得不屈不饒的節節生長。

不知你是否有心,在三陽嶺上,放眼高速高路的的那一邊山脈,幾座山綿延的竹林甚是翠綠壯觀,風一吹,竹林都朝著一個方向擺動,像是在召喚著渴望自由的靈魂。此時,雪粒正紛紛而下,最是體會晚明文人高濂所說:「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的好時候了。

此時,雪打竹葉,猶如玉碎清響,何不來三陽的竹海里,感受這山河歲月里最艷寂的剎那。捨去慾望的捆綁,安靜地聽內心的聲音,聽天地的聲音,聽雪落下的聲音,生出最簡單的歡喜。

下起雪,不禁讓人想到了梅。雪與梅之爭,素來就有。有人喜歡雪之潔白純凈,有人傾於梅之香艷傲然,「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各有千秋。其實,雪與梅恰是相伴相成之物,宋代盧梅坡有詩曰: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雪是梅的世界,梅是雪的靈魂。三陽又稱「梅溪」,可見三陽和梅的緣分古來有之。三陽人喜歡種植梅花,古時,將自家門前的小溪邊種滿了梅花,冬來落雪時,溪邊的梅樹便紛紛開放了。梅溪邊,人們既賞雪又懂梅。梅為雪而怒放,也因雪而嫵媚,將自己綻放得如此柔美艷麗。而雪,彷彿是為了梅的心事而落,將自己修鍊得如此晶瑩剔透,潔白無瑕,不顧一切從茫茫蒼穹撲落,只為尋找梅之芬芳。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這份奇絕,恰似千百世的情緣。梅伴雪而生,張開雙臂,擁雪入懷。雪紛紛灑落,與梅緊緊相擁,為梅作陪。雪落入梅溪融化為水,梅花有意隨雪而去,都轟轟烈烈融入梅溪隨流水,不分離。

三陽落雪了,但讓松樹更青,竹林更翠,梅花更加凌寒傲雪、香艷動人。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三陽青山上的松與竹,梅溪旁的梅,它們身上那股子不畏嚴寒的勁,是我們應該去汲取的力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那樣一種力量能支撐著你去面對任何困難,縱使前方荊棘滿布,任爾東南西北風,又算得了什麼呢?

文:秦文正,編輯:秦文正,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小瑞士三陽鎮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小瑞士三陽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