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壺天舊影——記趙炳南先生二三事

壺天舊影——記趙炳南先生二三事

趙炳南教授(1899-1984),我國中醫皮外科學界泰斗,現代中醫皮膚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燕京中醫皮外科四大家之一。趙炳南教授創立了中醫皮膚科疾病辨證論治體系,創造性地提出了「濕滯」、「頑濕」、「血燥」等學說;研發了拔膏、燻葯、黑布藥膏等獨特療法;創製出115個療效顯著的經驗方。

一、勤求古訓

凡大醫者,必有過人之處。無論學歷如何,聰慧勤奮,必不可少,趙老年少家貧,讀書無幾,但一生勤奮學習不倦,幾件小事可窺其一。記得是1978年夏天,愚晚隨診於趙老,中午診畢,我幫趙老提包回辦公室的路上,閑談起許多病很難治癒,棘手無措,可是到了其他醫生手裡,幾味中藥平淡無奇,卻療效顯著,為何?趙老邊走隨口答曰:「言不治者,未得其術也」,並解釋給我,「你治不好這病是你還未掌握治療此病的方法,別人掌握了就會得心應手的治癒,說明你要多看,多問,多學習。」當時由於自己年少無知,並沒有在意趙老所述的古語出處和深意。

直至多年之後的2007年,一件小事才使我認識到趙老的博學和謙遜,記得是在門診之餘與王洪圖師兄(王洪圖: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內經教研室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閑聊,說起治病之道和當年趙老的教誨,洪圖師兄是我國研究《內經》之大家,對《內經》熟爛於心,當時就脫口指出,趙老此言是有出處的,乃是《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的原文,只是原文是:「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只是少了一個「可」字,可見趙老讀書廣泛,包括《內經》針灸部分也熟讀運用於日常,並非限於《外科正宗》等相關書籍,以趙老的文化基礎及日常忙於診務,尚能讀書不貲,實吾輩之楷模。

二、匯通中西

中醫西醫紛爭百年,雖殊出而同歸,方法各異,結果相同,療效乃唯一之標準,患者唯重效果,能治癒疾病,令其健康長壽則讚譽有加,欣然豎指;但中西醫互貶,臨床屢見,甚有「服中藥者不治,看西醫者不醫」的說法,至今不絕於耳。趙老則不然,尊重同道,敬重西醫貫穿其一生;20世紀70年代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與外科分開以後,對於皮膚科的要求更加精細,皮膚科的疾病多達兩千餘種,趙老將古人所述之病症與西醫學之皮膚病的病名一一對照分析、分類,在與皮膚科的西醫同事們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的醫務人員共同探討下,將其分門別類,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今天談到此事好像是非常自然之事,可是實際上在那個年代,許多名老中醫並不接受西醫的理論,也不採用西醫的病種分類,給治療疾病帶來混亂的概念,年輕醫生無所適從。比如中醫所謂「鵝掌風」一病,就包括西醫所說的手掌及足部的許多疾病,像手足濕疹,手足癬症,手足角化,手足汗皰疹,掌趾膿皰病,毛髮紅糠疹等;而趙老在其《趙炳南臨床經驗集》中對此分析清楚而透徹,給後人留下了學習參考的重要資料。

記得當年隨趙老門診時,趙老不止一次談到中醫有些病名包括範圍過大,不利於診斷,還是應該學習西醫的診斷標準,並建議我參加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第一期皮膚病學習班。趙老支持中醫學習西醫的具體事例可見一斑。趙老在診病之時,常常叮囑患者及家屬,若曾在西醫診斷和治療過,一定要遵西醫的醫囑,尤其是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更是千叮嚀萬囑咐,眾所周知,許多老中醫對西醫激素類藥物非常排斥,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趙老則不然,反而建議患者繼續合理使用激素,循序漸進地調整藥量;趙老對待科學的態度和開放之程度,在當時的環境之中,尤顯難能可貴。

三、法之自然

醫者除熟讀醫書之外,勤於實踐至關重要,正所謂「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症多」,作為醫者,除本專業之外,應多方涉獵,廣博取材。有幾次我曾提問於趙老有關醫病遣葯的問題。趙老用最普通的日常知識點撥於我,使我的疑問豁然開朗,一次我問趙老為什麼治「濕」要用「風」葯,趙老反問於我,你洗過的衣服晾於院中,是陽光照射幹得快?還是有風吹乾得快?我想了想當然是有風吹的幹得快了,他笑笑說:這就是風能勝濕的日常道理,古人之法源於自然,用於自然,不欺後人。

還有一次我詢問趙老治療脂溢性脫髮為什麼要用健脾除濕之法,趙老說:「你看河水大漲,蘆葦插而漂之,如何立足於河塘?而將水撤去,只留淤泥,插葦易否?」再看西醫學之脂溢性脫髮,多溢油脂於頭部,油脂者「濕」也,除之則利於發之生長,二者並不矛盾,中醫與西醫此處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趙老用如此普通易懂的例子講授於我,可能是因為當時我年齡尚小,怕我聽不懂,理解不了,這樣講習的方法使我受用三十餘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學術 的精彩文章:

TAG:岐黃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