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高輿情處理能力,回應要「快、准、狠」!

提高輿情處理能力,回應要「快、准、狠」!

隨著新興媒體的廣泛應用,輿情越來越成為工作中需要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處理得好,能夠彰顯黨委政府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反之,就會影響地區形象、甚至失信於民。

經常可以看到,如果發生了突發事件,各級都很重視,但如果出現了輿情,卻意識不到這本身就是一種「突發事件」。

面對一些內容敏感,易被「熱炒」的報道和網路發帖,好多領導幹部不以為然,認為發帖內容是「假」的,就不當回事、置之不理,不去把握輿論上的主動;或者只是安排調查處置報道所涉事件,就事論事,不對網情做正面應對;有的看到事件引起媒體關注,只是簡單地寄希望於刪帖,以為網帖刪了,輿情也自然而然地消除了,等等。正因如此,善於運用網路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每有事件發生,人們總有在第一時間獲知真相的衝動,如果權威信息無法及時佔領輿論的制高點,就容易給小道消息提供空間。

一位基層工作同志談及一次輿情應對的經歷:事情發生後,我們關注到媒體報道鋪天蓋地、社會輿情來勢洶洶,並且著手制定輿情應對方案和對外發布口徑。可是為了獲取基本的口徑素材,和有關職能部門磨破了嘴皮;為了決定以什麼名義、什麼形式對外發布,單位內部反覆討論;終於把輿情應對方案報送領導了,領導說還要徵求更大領導的意見……最終的結局是,一邊是輿論的口誅筆伐,另一邊卻是官方保持緘默,當地政府公信力遭受嚴重影響。

輿論關乎人心向背。過往實踐反覆證明,每有事件發生,人們總有在第一時間獲知真相的衝動,如果權威信息無法及時佔領輿論的制高點,就容易給小道消息提供空間。一旦人們關於事件的印象固化,官方再怎麼發聲表態,都會被「有色眼鏡」推敲,再怎麼依法處置相關人員,重新贏得社會信任也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說明,不僅要懂得在常態化宣傳報道上如何發聲,還要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完善工作機制,針對群眾關注的突發事件、熱點問題,做到敢於發聲、善於發聲。應對輿論一條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及時、客觀、準確地描述事實真相,把問題說清,把原因說透,把責任說到位。

社會輿論存有誤解的,要及時澄清;自身確實存在問題的,也不能遮掩捂瞞。正視輿論、科學應對,這既是對廣大群眾負責的應有態度,也是公共事務治理特別是應急處置能力的良好展示,它的收穫遠遠要比不作為、被動發聲帶來的影響多得多。

原標題:《提高輿情處理能力回應要"快、准、狠"!》

文章來源:輿論時評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新智庫 的精彩文章:

政務官微「鬧情緒」暴露管理之亂

TAG:中新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