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標籤,關於劉、項、懷王

去標籤,關於劉、項、懷王

人不能被貼標籤,尤其歷史人物,一旦貼上,恐千百年無法洗去塵燼!

劉邦、項羽、懷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

過度神化的項羽

最近開始讀《漢書》,讀到《高帝紀·上》有這麼一段描述:

「(秦二世三年九月)沛公、項羽方攻陳留,聞梁死,士卒恐,乃與將軍呂臣引兵而東,徙懷王自盱台都彭城。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此時項梁已死,十二月發生巨鹿之戰。巨鹿之戰,被譽為項羽一生的經典戰例,羽之勇武、威力盡露無疑。讀史至此我卻不免疑惑,九月劉項二人互為犄角相互依託支撐,十二月巨鹿戰役激戰正酣,劉邦卻悄無聲息。劉邦這會兒正幹嘛呢?

讓我們來仔細梳理一下幾個月來劉邦的行跡。劉邦接受楚懷王的既定戰略部署:一路向西,攻破武關、崤關,進逼咸陽。自十月始,劉邦「乃道碭至陽城與杠里,攻秦軍壁,破其二軍」,他是忠實執行懷王戰略部署的,且相當成功。戰前懷王初步預設是遣一大將西向,擔此重任,只是派誰為主帥他比較疑慮,既擔心劉邦實力不足——畢竟草根起兵,似乎無項家子弟聲勢浩大;又厭惡項羽的傲慢與殘酷嗜殺——舉義旗最怕不能得人心,否則將可能被群雄與秦軍聯合剿滅。此時,對手章邯的舉措卻給項羽帶來了獨當一面的難得機會,「章邯已破項梁,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王歇,大破之」(《史記》亦如是載,語句稍有不同),項羽在為叔父報仇的名義和誘惑下,也卷甲而趨,渡河北上對決章邯。其時發生了一連串偶然,因為項羽根本不是主將,而是次將,由於主將宋義玩政治陰謀,被項羽斬首,項羽本人依靠家族光環及人望被追認為主將。很難確定項羽在戰役開始之前是顧全了懷王穩定北線戰略態勢的意圖,還是復仇在先兼及公心,但確切無疑項羽拿到了第一張具備單獨方面指揮權的牌。這段時間劉邦呢?劉邦一路則依然繼續西行,直搗關中腹地。

後世論史每謂是項羽拖住了章邯的主力秦軍,減輕了劉邦戰略壓力,才使得其順利擊敗秦軍,進入關中,佔據道義制高點。這是先入為主的誅心之論,仔細考索這段歷史,正是劉邦自彭城一路苦戰,逐地逐城拼奪,破城武,下栗,才牽制了南部戰略區的秦軍有生力量。後代往往拋開當時南北兩線的具體戰略環境,只注意到項羽一人的巨鹿,要知道這一階段懷王的滅秦戰略部署已明確為南北兩戰區,巨鹿只是北線的一場戰役,居北線核心地位罷了。而劉邦則早已在南線一路推進,既消滅當面之敵,又迫使秦軍無暇北顧,難以增援。這才是楚懷王與劉邦這兩位戰略家滅秦戰役的真正卓越之處,也是秦王朝迅速崩潰的根本戰爭原因。倘未如此,關中、中原一帶秦軍全力北上,巨鹿之戰怕要成為秦開國以來第二場長平之戰!

若有人對以上巨鹿戰役形勢有所懷疑,我們可以參考兩例現代中外戰爭。一例是1934—1936年紅軍長征,蔣介石為什麼始終無法在長征途中消滅紅軍?因為紅軍長征出發前已形成紅一、紅四、紅二(後建制)三個方面軍分布不同區域的協調態勢,可以利用究竟向紅四還是紅二方面軍匯合的戰略意圖的模糊性,為自己贏得充分轉圜時間和空間。另一例是1919年蘇聯紅軍反擊高爾察克白衛軍的戰役,布柳赫爾元帥率步兵51師在內線左衝右突傲驕地很,就是因為有伏龍芝統帥的整個南方面軍在外線的策應行動。這些戰例最終都取得了成功,創造了歷史。

昂昂項王,僅僅是一名能戰之將而已!

被污衊的高祖皇帝

通過讀《史記》我們發現,章邯與項羽都是戰術性將領,二人只擅長戰術實施,缺乏戰略設計能力。章邯更喜歡陣地防禦戰,築甬道,設巨壁,項羽喜死打硬拼生吞活剝,攻擊性強,於是同等思維閾值里,章邯在巨鹿戰役中被項羽擊敗。

劉邦則不同,他實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極具戰略規劃眼光,對懷王軍事戰略方針的領悟絕對透徹,所以二話不說忠實執行。又因他的政治家本色,所以即使在絕對劣勢下被逼退漢中,依然納人才,重耕織,組織政權建設,戰成皋,固鴻溝,以退為進,來去從容。反觀項羽,除了殺氣騰騰地戰陣,沒有任何安天下的治理思路。因此項羽雖挾首義之威,依家族世勛,號令諸王,「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但依然被劉邦一步一步逐漸且徹底地擊敗。

被消失的懷王

分析至此,讓我們跳出劉項二人的框框,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三年滅秦戰爭,背後其實還有一隻不常見的手在主導著這一切,他就是曾經牧羊的黃口小兒楚懷王。

楚懷王制定了清晰地滅秦戰略,並有相當的手腕來實施。「後九月,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準備集中主力突擊主戰略方向的秦軍。但因章邯軍突然北上,項羽又報仇心切,於是他因勢利導,決計一方面令宋義(後默許項羽)在黃河以北將這支敵重兵集團就地殲滅,征伐於外;另一方面派遣寬仁的劉邦西向攻城掠地,收服人心。因此巨鹿之戰的關鍵之處,不僅僅在於項羽消滅掉章邯這支秦軍巨大的戰略性作戰力量,而且在出征開拔途中已使義軍形式上分割(注意,此時還尚未形成實質分化)。待十二月項羽渡河歸來,義軍已發展為互不協屬的兩支隊伍,這個後果恐怕是各方都始料不及的,包括懷王,義軍至此已被實質性分割。

歷史充滿不可測的能量,當事人往往無法把控。倘此時懷王根基再厚一些,抑或義軍中另有一名類似項羽的戰將衷心擁護,以懷王制定滅秦戰略的明銳,應該能夠一步一步妥善處置項羽的問題。可惜在戰後這大裂變時刻,形勢變化太劇烈,懷王沒有足夠時間來消化義軍內部的矛盾。項羽勢力膨脹後,則以遷徙之計秘殺懷王於郴縣,導致義軍失去合法政治領袖,兩股分割的力量至此終於分道揚鑣,化為不同陣營。群雄擾擾,旌旗獵獵,四年比滅秦之役還長的楚漢戰爭登上舞台,並開闢歷史新的走向。捫心自問,倘懷王控馭臣下手段再強一些,一切外部條件再充分一些,劉邦會否萌生稱帝之心呢?大漢王朝是否會最終建立呢?

2018.01.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辭顏辭韻 的精彩文章:

TAG:辭顏辭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