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1965年,寶雞市博物館幹部佟太放在市區玉泉廢品收購站看到一件高約40厘米的銅器,見其造型凝重雄奇,紋飾嚴謹而富有變化,感覺這應該是一件比較珍貴的文物,便向館長吳增昆彙報。吳增昆隨即讓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趕至廢品收購站後,也斷定這是一件珍貴文物,便以收購站當初購入的價格30元將這尊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銅器買回博物館。經考古人員確認,這是一尊西周早期時的青銅酒器,浮雕為「饕餮紋」。這尊銅器成了寶雞市博物館1958年成立後收藏的第一件青銅器。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紅山玉豬龍,1971年內蒙赤峰農民發現,30元賣給當地文化館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陶鷹鼎,1957年陝西華縣農民幹活刨出,拿回去做雞食盆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高子戈,1970年山東臨淄農村小孩發現,5.97元賣於廢品回收站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呂后玉璽,1968年陝西咸陽小學生髮現,差點磨平再刻,後上交國家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1967年陝西省綏德縣廢品站,一文物工作者發現將要被熔煉的一件身首異處、面目不清的金屬器,似乎有些「不凡」……,後經鑒定,這是一件戰國時期的精巧青銅酒壺,國家一級文物。文物、藝術價值都極高,它叫鳥蓋瓠壺。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魔都在解放後到文革結束特別是大躍進和文革期間從全國運往上海金屬冶煉廠和廢品回收站搶救了逾10萬件青銅器,270萬枚錢幣,其中一級文物29件,重要文物1190件,冶煉廠廢品回收站派人定點蹲守搶救,嗯,現在上博的青銅器館在世界範圍內來看都是屈指可數地強。

那些在廢品站被當垃圾賣的「鎮國之寶」,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