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召開,這4個城市迷你公寓、廠改租、商改租、藍領公寓等取得重大突破

兩會召開,這4個城市迷你公寓、廠改租、商改租、藍領公寓等取得重大突破

關注「公寓次世代」,關注中國存量房市場的未來

公寓次世代綜合整理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編輯丨Angel

現在正值各地兩會召開之際,在住房租賃這件事情上,各地再次把落實「租購併舉」、「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深刻目標再次提上日程,大力發展租賃已經成為各地樓市工作的重心。

對於公寓運營商,大量機遇洶湧而來。

1

多渠道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業務人員住宿問題

1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北京繼續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圖為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千龍網

1、2018年,北京要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

2、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3、鼓勵產業園區建設職工集體宿舍,多渠道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住宿問題。

4、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落實承租人穩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各項保障政策。

5、著力推進已供地29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設,儘快形成市場供應。

6、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據介紹,下一步北京將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落實北京市未來五年計劃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以上的要求,大力推進已供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開工建設。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去年首次將集體土地列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並超額完成。截至2017年12月底,北京市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用地供應203.9公頃,完成率102%,超額完成2017年度供應任務。目前,朝陽區平房鄉、海淀區唐家嶺、昌平區北七家鎮等5個項目、1.28萬套房源已經開工,目前已入住4200餘戶。

據了解,2018年至2021年,北京還將供應約800公頃集體土地用於建設集體租賃住房,平均每年供地任務量約200公頃。

北京將建「新北京人」專項分配長效機制

北京將建立「新北京人」專項分配長效機制,確保30%共有產權房源面向符合條件的非京籍家庭配售。在分配政策上,按照「困難優先、職住平衡」的原則,指導各區細化排隊規則。

2

上海:「廠改公」「商改租」落地,又計劃29萬套租賃房

上海明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提高中小套型供應比例,促進商品房有效供給。

加大租賃房建設力度,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新增供應5.5萬套各類保障房,完善共有產權住房制度,放寬廉租住房准入標準。

堅持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完成4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實施300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改造,修繕保護100萬平方米各類里弄房屋。

GIF

在此之前,國務院批複《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其中在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體系中強調「至 2035 年,政府、機構和企業持有的租賃性住房比例約 8%-10%」;將多餘的工廠、倉庫、辦公樓、公寓式酒店改為住宅,用作公共租賃住房。

此前,上海已經有相關「廠改公」「商改租」的合法化消息傳出。

12月29日,寶山規土發布最新消息《寶山區首批存量商辦項目轉型租賃住宅方案完成上報備案,打響培育和發展本區租賃住宅市場第一槍》上海的商辦公寓轉型租賃住宅,不僅緊盤活了存量房源用於租賃,同時也恢復了商辦的居住屬性,可以說是喜大普奔。同時,此前用商辦物業做長租公寓的企業離合法化又近了一步。

12月底,上海印發了一項新規,明確增加產業園區、科研創新聚集區和周邊地區的租賃住房供應,籌措供應市場化租賃住房用地,支持園區平台在產業園區內集中建設單位租賃房,滿足科技研發和創新創業人才的居住需求,促進職住平衡。新規適用於符合上海市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工業、研發用地。

上海,作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這一次,在住房租賃上又走到了前列,「商改租」、「廠改公」都是率先,租賃住房用地的投入和落實也是目前所有城市中最多的,「租購併舉」的概念是廣州率先推出,但上海有望成為較早落地的城市。

3

深圳:「以售為主」轉化為「以租為主」,探索迷你公寓

1月15日,深圳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開幕,據悉,大會上提出建議優化人才安居,促進經濟適用房「租售並舉」,將「以售為主」轉化為「以租為主」,堅持並完善租售相補的制度,進一步的解決青年住房問題。

1、在此次的政協會議期間,共青團界別的委員將就此提出提案,建議優化人才安居,促進經濟適用房「租售並舉」。將「以售為主」轉化為「以租為主」,堅持並完善租售相補的制度。

2、借鑒日本及香港的超小型城市公寓的小戶型公寓概念,探索建設迷你型、合租型「青年公寓」。

3、盤活現有的存量住房資源鼓勵現有的老房屋、舊房屋以及即將拆遷的房屋改造建設為人才住房。

4、共青團個別委員建議加強青年「夾心層」住房保障。(備註:「夾心層」:由於年限、收入等條件不能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又無力購買市場化商品住房,成為所謂的「夾心層」。)

在深圳,「廠改公」此前是遭到了嚴打,但是盤活城中村並投入到的租賃市場的嘗試才剛剛開始。深業集團改造城中村做人才公寓,萬科深圳試水「城中村」統一租賃運營,對整個城市甚至是長租市場來說都是極具創新的榜樣。

4

南京:加大發展租賃房 今年提供100萬平米租賃房源

2018年1月21日,在南京兩會上,南京市代市長藍紹敏在該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南京要進一步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和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保證租賃房供地佔住房供地比例達到30%以上。

藍紹敏在報告中表示:南京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實際上,南京已連續出台多項針對租賃房的「大動作」。

據南京房產局局長介紹,今年共籌集100萬平方米租賃房源。其中包括二類居住用地,也包括原有工業用地等低效用地,還包括辦公房、商業用房也會拿出一部分改為租賃房,此外集體土地也可以進行租賃房建設試點。「也歡迎鼓勵市民把空房拿出來放到政府官方平台上出租。」

從以上4個城市的兩會內容,可以看出,在2018年,大力培養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已經變成重中之重。

來源:公寓次世代綜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寓次世代 的精彩文章:

「棺材房」之後,香港又現「水泥管」公寓

TAG:公寓次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