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汕頭電台FM993《心靈驛站》納新讀:沈從文《情書》

汕頭電台FM993《心靈驛站》納新讀:沈從文《情書》

汕頭電台FM993

心靈驛站

汕頭廣播電視台主持人

與您分享

每天一首經典詩歌

今天分享的是

納新

朗誦

沈從文作品

《情書》

沈從文《情書》

著名作家沈從文1902出生,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漢族,祖母劉氏是苗族,母親黃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從文雖是漢族,卻熱愛苗族文化,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於苗族風情的描述。

沈從文是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1924年22歲時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享年86歲。

沈從文的文字,沒有徐志摩那樣奢華的辭藻,沒有春上村樹那樣的天馬行空,有的是湘西的那份淳樸與真實。看過沈先生的很多著作,去過鳳凰沈從文故居,而未曾讀過大師筆下的經典情書,他們的情書不僅有一般情書中通信雙方情感的對抗與相融,而且文情並茂,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與睿智,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書簡文學。沈從文被認為是「情書聖手」,當年寫給張兆和的情書質樸而又飽含深情,感動過無數讀者。

1930年張兆和沈從文在胡適的辦公室第一次見面,剛見面時,胡校長大誇沈從文是天才,是中國小說家中最有希望的。張兆和卻不以為然,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戀來得默然,卻是一發不可收拾,寫給她的情書一封接一封,延綿不絕地表達著心中的傾慕。

張家四姐妹,從左到右依次為:張充和、張兆和、張允和、張元和

沈從文的情書並不是一味鋪張濃烈感情,他只是娓娓道來,像是與張兆和講道理。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張兆和的奴隸為已任。他說,多數人願意仆伏在君王的腳下做奴隸,但他只願做張兆和的奴隸。貌似平淡的字裡行間,透露出沈從文對張兆和那種已濃烈到無法稀釋的愛情。

張兆和在1930年的日記中寫道:「他對蓮說,如果得到使他失敗的消息,他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這是一條積極的路,但多半是不走這條的,另一條有兩條分支,一是自殺,一是,他說,說得含含糊糊,『我不是說恐嚇話……我總是的,總會出一口氣的!』出什麼氣呢?要鬧得我和他同歸於盡嗎?那簡直是小孩子的氣量了!我想了想,我不怕!」張兆和有所不知,大凡熱戀中的男人都是小孩子,更何況是痴情漢子沈從文呢?

在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之下,張兆和堅如磐石的心也開始動搖起來:「自己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人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是誰個安排了這樣不近情理的事,叫人人看了搖頭?」 看得出來,她的「動搖」幾乎完全出自同情。然而,同情也是愛情。沈從文這個「頑固」的年輕作家,硬是憑著一股韌勁,經過近四年的努力,最終打動了張兆和,兩人於1933年在北京中央公園成婚。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哪一首詩歌,曾經經過你的青春?

哪一段文字,留有你生命的印記?

汕頭電台FM99.3每天

6點、8點、13點、15點、18點、20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汕頭FM993 的精彩文章:

汕頭電台FM993《心靈驛站》方向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

TAG:汕頭FM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