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黎元洪去世,蔣介石發起公祭,輓聯僅四個大字便訴盡黎老一生功勛

黎元洪去世,蔣介石發起公祭,輓聯僅四個大字便訴盡黎老一生功勛

黎元洪(1864-1928年),湖北黃陂人,武昌起義時被革命黨人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故有「首義大都督」之稱。民國成立後,首任副大總統,袁世凱去世之後,繼任大總統。

當年,袁世凱復辟帝制,成為「洪憲皇帝」後,發布的第一道詔書便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但是黎元洪拒不接受此詔書,並且在袁世凱稱帝的前與後,黎元洪明確表示了反對意見。

黎元洪雖然當過兩次大總統,但是,在北洋軍事強人的眼中,他是一位豪無實權、毫無能力的「黎菩薩」,故黎元洪在政壇上算一個失意者。但是,黎元洪在下野後投身商界,反而成了一個大大的贏家,先後投資的實業多達七十多個,尤其是大做房地產生意,可說是民國時期第一批的房地產商。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3日晚,黎元洪在天津英租界的寓所里因腦溢血而突然逝世,享年65歲。

那一天,正是末任北洋政府的「安國軍政府大元帥」張作霖離開北平的時候。次日晨,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

兩位北洋時代的元首,竟然死於差不多同一時刻。當時張作霖的死,被世人普遍視為整個北洋時代的實際終結,而前總統黎元洪的逝世卻似乎是無關政局發展的局外事。

黎元洪死後的第五天,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第十天,國民政府通知北洋政府的駐外使館改掛青天白日的新國旗;第十七天,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北京因失去了京城地位而改叫北平。儘管北洋的奉軍還在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的統轄下,可是,北洋時代真的結束了。

但是,推翻了「反動軍閥政府」的新的南京國民政府,對曾經擔任過這個政府首腦的黎元洪卻表現了不小的敬意。6月8日,國民革命軍剛剛進入北平,戰火尚未熄滅之時,國民政府就頒布了優恤令:

前大總統黎元洪,辛亥之役,武昌起義,翊贊共和,功在民國。及袁氏僭號,利誘威脅,義為不屈,凜然大節,薄海同欽。茲聞病疾彌留,猶勤國計,追懷遺烈,愴悼尤深。所有喪葬典禮,著內政部祥加擬議,務示優隆,以彰崇報元勛之典。

家人把黎元洪的遺體安放在黑漆的楠木棺材裡,他的壽衣既不是傳統的長袍馬褂,也不是北洋將軍的戎裝,而是那身大總統禮服,胸前還綴著大總統的金質徽章。家人們把這位喜歡西方文明的前總統安葬在了他的德租界特別一區中街的「黎氏容安別墅」院里,墓為西洋式的。

令人意外的是,同在天津租界里當寓公的段祺瑞也趕來弔唁。這兩位北洋巨頭,互相不原諒已經很久了,當年正是段祺瑞帶兵至武昌逼迫黎元洪北上任職。而在袁世凱去世後,黎總統與段內閣更是爆發了著名的「府院之爭」,可謂是兩敗俱傷。

兩人退居天津都當起了寓公,卻屬於那種老死不相往來。此時,聽到黎元洪過世,倔強的老段也不能無動於衷,他面對已經長眠了的政敵,也不禁老淚縱橫。

當大殮之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及第二、三、四集團總司令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共同在北平發起了公祭儀式。北海公園成了弔唁場,新紮的素彩牌坊上綴滿了白花,牌坊上的橫批沒什麼新意,就是最常見的「名垂千古」四個字,而兩邊的輓聯卻是言簡意賅,分別是「首義」「護國」,短短四個大字,就把黎元洪畢生的功勛濃縮到裡面了。

五年之後,黎元洪與正妻吳氏的靈柩遷往武昌暫厝,兩年後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以國葬的禮遇安葬了這位前政府的大總統。當天,全國下半旗,停止娛樂活動。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寫了「民國元勛」匾,國民黨高層、軍方、各省市代表、外國人士,以及多達五萬多名武昌民眾參加了這一遲到的葬禮。

本文參考文獻《文武北洋-梟雄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之韻 的精彩文章:

北洋巨頭段祺瑞去世,八十人抬棺,成為最後一位享受「皇杠」之人

TAG:史家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