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典籍中的UFO
國內報刊雖然自1978年起才陸續客觀地報道了國內外,目擊和研究UFO的情況,但是翻開中國的古籍,卻可以看到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關於UFO的種種說法。
中國UFO研究會顧問孫式立曾提到中國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關於「飛車」的傳說以及「赤龍」「飛帽」「珠」等酷似現代目擊者對類似現象的描述和比喻。
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的宋代《夢溪筆談》中曾記載:「嘉祜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皮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余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燦然不可正視,十餘裡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貽類月光。」
有趣的是打問號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
是時江水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卧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為了強調他所描述的是真情實景,他還特意在詩中加了「是夜所見如此」的題注。
《明史》中記載發生在萬曆年間的一種罕見現象:三十年九月巳未朔,有大星見東南,赤如血,大如碗,忽化為五,中星更明,久之合為一,大如鹿。
上海壁園圖書館收藏的清代末畫家吳有如畫集中有一幅《赤焰騰空圖》,真實地再現了1891年9月28日晚上8時許南京市民目睹UFO的情景:在南京朱雀橋頭,一些串著長袍馬褂、留著辮子的人正在翹首仰望懸浮在空中的一個卵行的發光體。
轉件們認為,這幅《赤焰騰空圖》是中國最早的一幅記錄不明飛行物的圖畫。類似這樣圖文並茂的UFO圖畫,在世界上還沒有發現現在攝影技術之前是非常珍貴的。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