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問西東》的精神傳承,商戰時代也應堅守

《無問西東》的精神傳承,商戰時代也應堅守

在生活的幽微角落,總有一些事件觸發人的心弦,總有一些情感帶給人力量。電影《無問西東》的播出,再次對人們發起拷問,在時代的洪流下,渺小的個人該何去何從?

無論是炮火紛飛的戰爭歲月,還是大鳴大放的荒唐年代,都流淌著劇中人的青春年華,都要做出時代命運下的個人選擇。故事的四個時代背景分別是1920年代、1930年代、1960年代以及當下的中國,分別從動蕩曲折的民國、風雨飄搖的抗日戰爭、到荒腔走板的大字報時代、再到競爭叢林的當下,故事主角的命運的每次選擇,都發出對內心渴望的最真實的拷問。

在實業救國的時代,吳嶺瀾的物理成績一塌糊塗,他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報國無力,而文學成績卻出奇的好,在他困惑無助之時,泰戈爾訪華,他與泰戈爾談論人類文明的挑戰,談論靈魂的圓滿,而後他選擇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引出了「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主題。

故事的背景來到了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日軍飛機肆虐的轟炸之下,一位鎮定自若的先生,便是吳嶺瀾,他帶領著學生在雲南的土地上躲避、藏匿,深情著朗誦詩歌,給學生帶來生命的希望和光芒。

他的其中一個學生叫做沈光耀,出身富庶,生活無憂,北上求學,父母殷殷教導,前途一片大好。然而當時的中國,一寸河山一寸血,山河動蕩,鐵血焦土,早已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戰爭的機器嘶吼著,忠孝難以兩全,他終於下定決心,跟母親做了最後的道別,投筆從戎,成了飛虎隊的一名飛行員。身邊的戰友一個個離去,他也履行了自己的使命,戰死長空。

在他開著戰機投下食物、物資為民眾帶來生的希望之時,其中的一名孤兒就是第三個故事的主角陳鵬,他承載著沈光耀留下的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物理學學生,參與了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就在人們為心目中的事業,互相批鬥,喪失理智之時,他和他的同學也在時代浪潮之中,迷失。有虛榮、有背叛,而他最終選擇了守護他所珍惜的人,放棄了所謂的大好前途。

曾經背叛陳鵬的李想,如願以償的奔向自己的前途之時,也找回了自己的正道本心。當他看見溺水的孩子之時,他勇敢的前去相救,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孩的生存,靈魂得到了救贖。

而被李想救活的孩子長大之後,便是第四個主人公張果果的父親。時光停留在了當下的中國,商場如戰場,張果果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之中,信奉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見招拆招,作風彪悍,做事不擇手段,最終在選擇了給四胞胎慈善資助,付出了自己的全部財力來守護沒有血緣的孩童,再次回應了「心之所向,無問西東」的主題。

或許影片的技術細節不盡如人意,或許影片的邏輯粗糙、情懷突出,正如活著就免不了是非,還是選擇其中長處,反躬自省。為了理想肯定要有所犧牲,為了成功也要付出代價,但無論生活中有多少灰色空間,多少蠅營狗苟,希望總有一束溫暖的光,在引導著你,它可以讓你忘卻傷痛、甘心承受,也值得承受。了卻生前身後事,贏得內心平安與安寧。

無問西東,來源於清華校歌,1924年由教授汪鸞翔所做,「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表現了開放自信,貫通中外的氣勢,最終達到「新舊合治,殊途同歸」的和融目的。無問西東的精神內核,商戰時代也應堅守。

願你在工作KPI之餘,不要忘了內心的一處凈土,勤加拂拭,溫潤如新。在融通天下的信貸行業,堅持普惠金融的信念,拓天速貸立足小額分散,力爭為投資者創造安全性高、收益率好的投資理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易 的精彩文章:

兒子瘋狂「撒幣」,老子急售資產,萬達真的沒錢了?

TAG:藝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