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筋傷骨折,自然銅為座上客

筋傷骨折,自然銅為座上客

筋傷骨折,自然銅為座上客

要說自然銅的最大用途,非治療筋傷骨折莫屬,自然銅味辛,走肝、腎,而腎主骨,肝主筋,能直接作用於骨和韌帶,加快骨痂生長,加強骨代謝,促進骨質生長,尤其是對粉碎性骨折起到一個很好的修復作用,在《正類本草》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經典醫學實驗,有人將大雁的翅膀折傷,用自然銅、當歸、沒藥各半錢用酒塗抹,很快大雁傷勢恢復如初。由此自然銅被譽為傷科神葯。許多傷科專家給自然銅很高的評價,「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葯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滯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自然銅乃堅硬之物,用以傷科,也符合中醫「以形補形」的觀念。

不過自然銅太過性燥,容易大熱,所以它一般在跌打損傷方中為使葯,就是輔助當歸、乳香、牛膝等君葯臣葯,張璐的《張氏醫通》中有一方為自然銅散,將自然銅煅紅醋淬,乳香、沒藥、當歸等份為散,每次服二錢,用醇酒調服即可能治療撲跌造成的骨折,如果配以骨碎補能活血散瘀,接骨續傷,治療傷筋損骨。配以土鱉蟲能治療閃腰岔氣。自然銅雖好,但未經過火煅醋淬的,有火毒和熱毒,性極燥,即使是煅過淬過,毒性也只是減輕,並沒有完全去除,不可多用。

燙傷燒傷,銅能輕度緩解

我們日常生活中燙傷燒傷是很平常的事兒,但被燙傷的滋味可不太好,傷處紅腫灼痛,起皰結痂,輕者損及皮毛,嚴重者傷及筋肉,火毒熾盛,傷津耗液,邪毒侵入營血,內攻臟腑。「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強有力的「屏障」來驅趕邪毒,以免傷及肌肉臟腑。《聖濟總錄》中記載一方名為自然銅散,自然銅、密陀僧各一兩(並煅研),甘草二兩,上三味,一處研細,收密器中,水調塗或干敷即可。自然銅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常用於緩解輕度的燙傷、燒傷,輔助治療重度燙傷。

此外,銅還有一個妙處,製作成艾灸用的溫灸棒,將艾柱置於溫灸棒中,直接將溫灸棒貼服在需要艾灸的穴位上,既有很好的導熱、導藥效果,又能起到隔熱不傷肌膚、消炎解毒的作用。

身體「缺銅」危害大,內臟堅果可補銅

最有趣的是,銅可以製作成銅器、銅錢,甚至現代的飛機、航天器都離不開銅,卻有很少人知道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銅。銅是我們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對於血液、頭髮、皮膚、骨骼和大腦、心臟、肝臟的發育和功能都有重要的影響。有一些小寶寶出生後頭髮發黃,那就是缺銅的表現,缺銅還能引起貧血、骨骼改變、冠心病甚至女性的不孕症。在胡濙的《衛生易簡方》中,治療心氣刺痛就是用自然銅火煅醋淬9次,研末,用醋調服,這可能將心痛的原因歸結為缺銅,進而大量進補。

我們的古人很早以前就發現缺銅對身體有危害,非常注重對銅的補充,在《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如來又發了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找來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但他飢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熔化銅汁飲。」孫悟空在五行山下被押500年後依然身手不減,保著唐僧一路西行,斬妖除怪,和這銅汁的效果不無關係。

大家千萬別以為銅只含在深山礦石里,其實許多的天然植物都含有豐富的銅,如堅果類、豆類、穀類,貝殼類尤其是動物內臟等,只需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即可,或者用銅製的杯子喝水,但絕對不能拿自然銅來服食進補,因為過多的銅進入體內會出現噁心、嘔吐、上腹疼痛等中毒癥狀。

眼睛紅痛難熬,銅綠泄熱明目

還有最後一味和銅有關的中藥,和銅頗有淵源,它就是銅綠,銅器表面生成的綠色銹衣,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稱它為銅之精華,能治療肝膽之病。性寒味酸、澀,有毒,入肝、膽經。一些人見風就眼睛紅腫流淚,兩眼猶如被火熏蒸一般,全是血絲,眼角潰爛,中醫稱之為「鬧眼睛」,用各種儀器觀察,也沒有發現什麼病症,其實這是來自風邪入肝引起的肝火上升,肝開竅於目,自然會連累眼睛,而治療此病最好的藥物,就是銅綠。銅綠味酸,入肝主收斂,故能消腫止痛。

《醫學綱目》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作得孫的小孩兒,眼睛又紅又痛,動輒迎風流淚,其母買銅綠欲洗兒目,剛煎成水,家人誤給他喝了下去,嘔吐了半天,沒有想到他眼紅的癥狀也消失了,這就是因為誤服銅綠後解了肝上的熱風邪毒。

如果出現「鬧眼睛」的癥狀,我們可以用瓦粉一兩、銅綠七分、白礬二分,將銅綠、白礬研細,將瓦粉混入拌勻,用熱水和成丸子,每次用熱湯浸藥丸,然後用此湯洗眼,很快就能消腫止痛,泄熱明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健康學習網 的精彩文章:

常點足三里勝食老母雞

TAG:中華健康學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