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陽殷墟現商代大型鑄銅遺址 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

安陽殷墟現商代大型鑄銅遺址 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

原標題:安陽殷墟現商代大型鑄銅遺址 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高志強牛靜芳


近日,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一處超過5000平方米的大型鑄銅遺址,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聯繫上了考古隊領隊、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孔德銘。據其介紹,該遺址位於安陽市殷都區任家莊南地。2016年該研究所對該地進行了科學、系統的考古發掘,一年半後,共清理商代灰坑、窖穴120餘處,商代房基2座,商代墓葬63座,灰坑內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墓葬內出土各類器物400餘件套,發掘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


據孔德銘介紹:「此遺址出土的鑄造器物仍以青銅禮器為主,但發現有銅泡、車馬器之類的陶范,可見此鑄銅作坊兼鑄車馬器,這在殷墟其他鑄銅遺址中並不多見。」此外還出土了一批青銅鼎、觚、爵、簋等禮器和戈、矛等兵器,其中還有一批青銅削、磨石、骨器等與青銅鑄造制模、制范及銅器後期加工等有關的工具。確定是繼殷墟孝民屯、苗圃北地、安陽縣辛店鑄銅遺址後發現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鑄銅遺址。


「其他鑄銅遺址都是位於洹河沿岸,而這個是在殷墟最南端,距殷墟宮殿區2400米,遠離核心區,這就說明殷墟南區範圍比原來認識的要大。」孔德銘說。


據孔德銘介紹,該鑄銅遺址規劃清晰,功能分區明確:遺址的西部以熔銅、鑄造為主。而東部則主要是鑄銅工匠的居住、管理及陶模、范的製作區。墓葬則分布在其間。東、西兩區域相互聯繫,分工明確,這一發現為研究殷墟時期銅器澆鑄階段的工序流程提供了新的數據。

「從遺址的地層關係、墓葬打破關係及出土的陶器和陶范形制來看,這一遺址應該主要在殷墟的三期、四期。遺址區內居址、道路、灰坑、鑄銅遺迹、墓葬等互相疊壓,是殷墟時期『居、葬與生產合一』社會形態的真實表現。」孔德銘說。


另外這一遺址的墓葬也出現隨葬兵器的現象,說明他們平時進行商品生產,戰時又可能是戰士,兵民不分,這一現象也為研究商王軍隊中戰士的來源、構成及管理提供了新的資料。


據孔德銘介紹,目前,由於遺址東、南、北三個方向都被建築和道路佔壓,尤其是北方還有大範圍遺址,他推測整個鑄銅遺址面積接近1萬平方米。


來源:大河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周口漢子身穿紅褲頭爬冰上 引全國媒體尋人

TAG:大河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