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簫琴

看到這樣一句話: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了。

很殘酷,卻很現實。

經常會看到關於教育的話題,尤其是家庭教育這塊,貌似現在的年輕家長很欠缺。孩子要靠老師來引導,但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完全壓在老師身上,無疑是一種逃避,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自己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關注很少,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小時候我總覺得爸媽對我管教太嚴,學習上要求太高,媽媽太嘮叨了。他們工作穩定,業餘有大把時間管著我,我都沒有什麼自由了。我還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能在一家單位做一輩子,為什麼不嘗試不一樣的生活。

長大後才終於懂得,其實我們的父輩也有自己的夢想,他們何嘗不想多去外地參加培訓,增加升職或跳槽的機會,何嘗不想離開體制去下海,何嘗不想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

可父輩比我們這代忍耐力更大,也更有責任心,思想也相對更保守。他們往往把全部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完成他們未實現的夢。雖然爸媽對我很嚴,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給了我最多的陪伴,真的特別感謝他們。

而「陪伴」,卻是對孩子來說最寶貴的東西,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孩子的一些錯誤價值觀和需求其實是受大人影響的,他們對錢和奢侈品等沒有太大的概念。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只是可以每天回家看見爸媽,是在自己成長的路上有爸媽的一路相伴。

現在的很多家長因為有各種壓力,而不得不拚命工作賺錢,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孩子經常是獨自在家,父母總喜歡用錢和禮物來哄孩子。空的時候,也是顧著自己玩電腦,不管孩子的作業,也不陪孩子出去玩。

我可以說非常幸運,我的爸媽是很合格的家長,每天檢查我的作業,陪我一起學習,跟我聊各種話題。給我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給我買很多的書籍,大力支持各項興趣愛好,經常帶我出去玩。

上樑不正下樑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特別重要。下面我列舉一些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的內容來進行說明,同時也在此感謝父母在這些事上對我的培養,讓我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且影響我至今。

寫字和握筆姿勢

如果你經歷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你會感悟到,孩子寫一手帥氣的鋼筆字,是非常有價值的技能。把字寫好,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你要記住,班上這麼多學生,老師沒精力糾正每個孩子的握筆姿勢並監督去練字。

爸媽的字寫得漂亮工整,老師看到他們的簽字都會誇讚。他們對我的寫字也要求嚴格,每天會監督我練字,而我也很用心去寫,希望可以寫得比他們還好。

小學開始,老師就開始抓我們的寫字了,每天會有練字作業。而媽媽也會給我安排練字任務,她給我買了很多練字本和質量很好的鋼筆。練完後就給她檢查,她不滿意的話我就得重寫。爸媽特別注意我寫字時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說把腰板挺直了,握筆正確了,字才能寫得漂亮,不容易彎彎扭扭。

現在工作了,我還保持著練字的習慣。雖然現在的人大都習慣用電腦打字了,但時常用手提筆寫寫字,還是不錯的哦。我發現很多人都讀大學了,那個字寫得連小學生還不如。

讀書的興趣

請記住,不要試圖通過老師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習慣應該是家長培養的。家長做出表率了,孩子就會以家長為榜樣。如果你忙於生計,沒空讀書,覺得讀書沒用,又不能賺大錢,還浪費時間,那好,將來你的孩子在知識面上就會有缺陷,在認識能力上就會有差別,將來寫文章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我讀書的興趣,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兩三歲時,媽媽就教我認字,讀拼音,給我講故事,給我買小人書和童話書。上小學後她就教我寫作文,給我買各種課外書和中外名著。

在「讀書無用論」充斥的世界,以下這些話告訴你,讀書的真諦:

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今天多學一點知識,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話;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拓寬靈魂的廣度和寬度,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關於爭勝心

如果家長信誓旦旦地要孩子奪得某個名次,並且為孩子的學習付出關注和代價,那麼,孩子的成績,距離家長的目標,差距就會大。很多家長和學校把分數看得過於重要,班級分等級,學生也分優劣,考試排名公開化。

人有一定的爭強好勝是可以的,但不要過度攀比,追求名利。我是個很喜歡挑戰和冒險的人,但不太喜歡跟人非要爭個高低,人比人氣死人,其實我們跟自己比就可以了,比過去的自己進步就不錯了。

爸媽因為對我期望很高,所以對成績要求過多,我也有過很大壓力。但在業餘活動上,他們都是很支持我的,說要全面發展,多拓展視野,不要做書獃子。不管是什麼活動和比賽,他們都讓我積极參加。

關於網癮

對於一個有網癮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形成網癮的過程,就是父母失職的過程。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缺乏警覺,孩子一旦滑入深淵,帶給父母的就是無盡的哀怨。

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有各種電子產品玩,想不成癮都難。這個應該從小抓起,盡量不給孩子玩電子產品,控制他們玩電腦的時間,多培養和引導孩子其他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還可以時常帶孩子去戶外鍛煉。

我從沒有這個問題,爸媽也沒有過這種擔心,我對遊戲或電子產品這些沒有多大興趣,我當年用電腦一般是練字和看下電影。主要是我業餘時間都花在那些興趣愛好上了,哪有什麼時間玩電腦。而且,相比網路,我還是更喜歡看書,現在也是,每天都要看。

生活習慣

要想讓孩子成為高尚的人,家長的行為絕對不能卑劣。家長愛衛生,孩子也就愛衛生。家長樂於助人,孩子也就助人為樂。老師教給孩子的多是課本的知識,課本以外的,尤其是生活習慣,做人道理等,家長永遠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父母對我的家教很嚴,要早睡早起,知道禮義廉恥,認真對待學習,晚上盡量不出門。對人要懂文明講禮貌,講衛生,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不能大聲喧嘩。

家人對孩子吃飯有要求,吃飯時少說話,夾菜把碗就過去夾,而且盡量夾眼前的,不要每碗菜都用筷子挑來挑去,夾了後又放回去,要把碗拿起來吃,喝湯要用湯勺,不要用吃過的筷子在裡面撈,吃完飯碗里要是有剩飯要挨罵的。

培養安全意識

家長別闖紅燈,別抱僥倖心理,遇到孩子有亂跑亂竄的行為,必須嚴加管教。記住,老師只負責校內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交通。一旦你家孩子違法交通規則而受傷,你將會心疼一陣子,乃至一輩子。

因為是女孩子,所以媽媽對我的安全問題特別注意。經常告誡我上下學路上要注意安全,走人行道,不要隨意跟陌生人說話和亂吃別人給的東西。在我出來讀書工作後,她還經常網上找我視頻聊天,提醒我女孩子獨自在外居住一定要以安全第一。

和諧的成長環境

孩子厭學、逃學、跳樓,貌似是孩子的事,但實質上,是家長從小對孩子胸懷培養的結果。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孩子就不會想不開。家庭的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學習氛圍,就抵得上一個優秀的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爭吵、詆毀他人。

我很慶幸自己可以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中長大,我愛我們這個十幾口人一起生活的大家庭,家裡總是很熱鬧的,我從來沒有其他同學的那些顧慮,回家時沒人,很晚才能有飯吃。不管我什麼時候回家,家裡總是有人的。

還是那句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會相處多久,也要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樂熱線 的精彩文章:

老了,假牙已咬不動南洲甜甘蔗……

TAG:平樂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