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蓬安:李娜被逼服禁藥,是弱國心態所致

周蓬安:李娜被逼服禁藥,是弱國心態所致

周蓬安:李娜被逼服禁藥,是弱國心態所致

(該文寫於2013年8月27日)8月27日,《騰訊體育》一篇題為《李娜首度披露02年退役真相:被教練逼服禁藥》的文章披露,在美網開賽之前,美國《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對中國選手李娜的專訪,提到李娜在2002年選擇退役的疑似原因是:第一,過於繁重的訓練任務令她身心俱疲;其二,主管教練禁止她與姜山談戀愛;其三,教練不顧醫生的建議,強迫她服用一種類固醇類的藥物,而李娜本人對這種藥物過敏。

以前主流媒體曾不斷以正面宣傳的方式報道中國運動員如何刻苦訓練,也大肆報道過運動隊對運動員的管理是如何嚴格,其中也沒少報道「不準隊員談戀愛」的內容。而由教練員強迫運動員服違禁藥品的消息,卻從未報道過,雖然中國自引進原東德教練後,運動員就不斷在國際賽場上被查出服用違禁藥品,但我們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只承認是誤食、誤服。當然,中國食品確實不夠安全,因此運動隊在大賽前的好幾個月,即渲染如何確保運動員的飲食安全,甚至到了自己種菜、養豬的地步。

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應該是引自蘇聯這個社會主義「老大哥」。而蘇聯當初之所以採用這樣的體制,目的就是要在賽場上和資本主義國家「比高低」。實際上,蘇聯這麼和人家比,在一開始就已經輸了,因為你傾一國之力去賽場上和「漫不經心」的對手國運動員爭金牌,即使比人家金牌拿得多,又有多少光彩?而本國國民為金牌而歡呼雀躍,完全是自欺欺人,只會讓對手看笑話。

中國的「舉國體制」其實也有這些弊端。為了多拿金牌,竟然搞出「金牌戰略」,似乎是金牌多了,中國人的頭就抬起來了。可我們為這幾塊金牌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一是習慣於採用超常的訓練強度馴化運動員,結果導致多數運動員身體狀況惡化,運動員平均壽命較常人明顯偏低,甚至出現「過勞死」現象,這完全違背了體育精神。二是為了實現「金牌戰略」目標,中國設置了一個和主管食品藥品安全同等級別的機構,而這個機構不是為了「全民健身」,而只是為了在國際大賽中多拿金牌,所謂的「為國爭光」。三是為搞好國家級運動員選拔,中國按期舉辦的全運會、省運會、市運會大量消耗民脂民膏,帶來的卻是醜聞不斷,舉辦城市也由幾十年前的舉城歡呼,變成今天的視如敝帚。四是為了提高運動員拿獎牌的水平,很多女運動員長出了喉結,長出了鬍鬚;為了多拿金牌,不惜在運動員年齡上弄虛作假,讓國家蒙羞。

北京奧運會閉幕不久,筆者曾以《冷眼看奧運:體育強國比金牌大國更重要》一文呼籲國家及時調整體育方向,果斷放棄為拿金牌而採用的「舉國體制」,將體育投入的重點由目前的競技體育轉向全民健身。可五年過去了,中國決策層對體育的認識毫無進步,作為一名納稅人,每年看到國家體育總局那麼高的出國費用時,總會感到憤憤不平。

中國人因為一度被西方人稱為「東亞病夫」,因此異常自卑,武器不如人家,經濟不如人家,科技不如人家,因此也就只能在賽場上企圖超越人家,為自己爭得一點可憐的臉面,也順帶證明制度的優越性。可中國經濟已成「世界第二」的今天,我們卻還要靠賽場上多爭幾枚金牌來證明自己的強大,這哪裡還有絲毫的自信?分明是自卑之極。

作者:周蓬安

十一屆民盟中央社會委員會委員,民盟十一大代表,蕪湖市政協常委,「裸體做官」一詞首創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