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持誦《法華經》行頭陀苦行,預知時至趺坐往生衣生靈芝

持誦《法華經》行頭陀苦行,預知時至趺坐往生衣生靈芝

【原文】

明 性專

性專。字守庵,俗姓張,蘇州崑山人,年少即剃髮出家,到處參訪善知識。後來拜見妙峰法師,受具足戒,並聽聞其《法華經》的講座。之後辭別而去,往山頂居住,行頭陀苦行。一日十二時之中,只有持誦《法華經》,修習甚深的禪定。曾經在空中,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呈琉璃色,深遠廣大無有邊際,於是將此事告訴妙峰法師,妙峰說:「這是觀行剛開始成就的瑞相,如果不生起取著的心,就是善的境界。」性專因此隱秘而不向別人說。在石城有一尊百尺高的彌勒菩薩像,明世宗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經過戰亂的兵火,聖像的金漆已經脫落了,性專於是為之整新,又建築石殿,與聖像相稱配合,因而感應佛像放光,黑夜光明得像白天一般。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西元一五四四年)秋天,迎請傳燈法師,講《佛說阿彌陀經》,有人請他換講《彌勒上生經》,性專說:「不必如此,我聽說阿彌陀佛與彌勒菩薩,有同樣殊勝的身相,同等的智慧,十力、四無所畏亦是如此,我將使大眾們同悟本性彌陀,亦即是本性彌勒,先游於西方極樂蓮華凈土,然後再參預龍華勝會啊!」到了嘉靖二十五年(西元一五四六年)仲冬十一月,沐浴更衣,命令大眾擊鐘誦經,然後趺坐而往生。在此之前的數日,他的衣服中生出靈芝一朵,大於拳頭,呈紅白色。(法華持驗)

【學文解讀】

這是明朝的性專法師。性專法師是蘇州崑山人,年紀很小就剃髮出家了,到處參訪善知識,後來拜見妙峰法師,受了具足戒,聽聞妙峰法師講《法華經》,後來呢自己到一個山頂居住,行頭陀苦行。這個呀整個這個歷程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我們現在接觸了佛法,從最初的不了解,最初因為某些緣分接觸了佛法,了解了佛法,走入了佛法,很好奇,很新鮮。去東看看西看看,接觸這個法門很好,接觸那個法門也很好,都很好。參觀一番,慢慢地通過參觀,通過了解,通過自己的嘗試,逐漸地呀自己和有緣的法門、有緣的善知識呀就接觸,安定下來了。因為有緣的法門、有緣的善知識是和我們最有緣的,最能夠說到我們心裡,最能夠打動我們心的。通過學習修學這個有緣的法門,我們呢自己最容易使自己進步、提升,我們最能夠聽懂,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裡一樣,覺得舒服,覺得適合自己。

一旦確立,我們最關鍵是什麼呢要行苦行,要精進修行。你看性專法師走的路子,就是我們同修要學習的路子,我們也是這樣的。我們很多同修呀是因為某種原因進入我們地藏七的,有的呢是得了癌症了,有的呢想要一個好的孩子呀,也有的是因為看到了日記,感覺很有興趣進入的……種種原因,種種緣分進來了。進來以後呢,通過打七呀,通過修行呀,慢慢啊理解了,慢慢地懂了,逐漸地我們堅持下來了。堅持下來,我們提倡大家在前三五年,我們要精進修習,精進功課,就像這位性專法師一樣,往山頂居住,行頭陀苦行。

那麼我們同修呢,因為不在寺院,沒有出家,大部分同修都有工作家庭。所以呢我們提倡大家要先把工作生活這些處理好,在空餘時間精進修行,不要浪費時間,把空餘時間用好,把空餘時間用充足了,精進修行。而且把生活、工作、修行平衡好,修行呢,同樣要把功課、學習和行善實踐平衡好。

那麼在前三五年,我們提倡大家重點放在功課上,重視功課。因為我們自己身心不改變,境界不提高,我們就沒有變化,我們不能受益,我們對佛法有可能就會失去信心,或者呢乾脆就變成「老油條」了,說啥都知道,混在佛門裡邊搞自己的貪嗔痴去了。一定要苦行、苦修,精進修行,不確立這個觀念,我們不能解脫,不能進步,對佛法沒有深刻的認識,那麼我們就不能真正進入佛門哪。

你想想將來臨終的時候,我們這一輩子又白混了,毫無意義,叫做「空入寶山,空手而回」,就可惜了。人家呢你看,「一日十二時之中,只有持誦《法華經》」,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都在誦經上邊了,同時呢修習甚深禪定。一邊誦經,一邊呢慢慢地消除業障,身心安寧,身心清凈,慢慢地念頭少了,身心那些運動那些力量慢慢降服住了,慢慢地減輕了,逐漸地呢,慢慢地就開始有禪定的功夫了。

「一念不生謂之定」,並不是說你坐在那兒不動它叫定。坐在那兒,我們看起來這個人不動,實際呢他心裡邊念頭無窮無數的,熱鬧死了,像汪洋大海,像孫悟空翻筋斗雲。那個不能叫做「定」,那個叫熱鬧,表面表皮的安定,內在呢像一團粥,咕嘟咕嘟地亂熬,亂,亂動,這不能叫作「定」。真正的「定」,是內在的空寂、空定,無論表面你是安坐,無論表面你是走路、說話、唱歌……,行住坐卧表面是什麼不要緊,關鍵是內在,身心世界的安靜,這是定。

所以呢,像性專法師,「一日十二時中,只有持誦《法華經》」,可不可以修習甚深禪定呢可以的,可以的。因為一邊誦經,目的是調試自己的身心,消除自己六根六塵六識它的變化、它的作用,可以的,並不是說安安靜靜地坐在那兒,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聽,什麼也不看就是唯一修成禪定的路,不一定,不一定。

就像我們現在,我們大家呀每天要拜懺,每天要誦經,每天要念佛,其實呀都在往甚深禪定那裡修持。為什麼呢因為呀我們拜懺就在懺悔業障,不再造惡了,消除過去的業障;我們誦經,佛力加持,就在處理我們和一切眾生的關係,把這些關係由惡轉為善,由善轉為清凈法緣。我們誦經呀,學習因果原理,懂得五戒十善,懂得佛理,慢慢地讓我們自己逐漸地轉化;我們念佛,懂得西方極樂世界的原理,堅定信願行;我們吃素不再造惡了;我們放生,我們在化解和眾生的冤讎,和眾生結下善緣;我們行善,我們就不造惡,積累福德,積累因緣,積累福報,為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做好準備。

∞ 精彩推薦 ∞

∞ 本源法師弘法視頻 ∞

∞ 認識彌陀寺 ∞

弘法 實修 安養

教遵天台 行歸凈土

1、東台彌陀寺每年舉辦佛七、短期出家、傳三皈五戒梵網經菩薩戒。

2、每月六齋日傳授八關齋戒,農曆正月、五月、九月整月傳授八關齋戒。

3、每月十五、三十誦戒、學戒。

4、每月不定期放生2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日常修行會決定將來生死去哪裡,那我們該如何修行脫離六道?

TAG:東台彌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