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澤東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看不上眼,卻為何對這位古人情有獨鍾

毛澤東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看不上眼,卻為何對這位古人情有獨鍾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權謀家曹操(33)

主筆:江湖閑樂生

毛澤東一生,很少佩服古人,「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樣一些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大人物似乎都入不了毛澤東的法眼;但有一位歷史人物,毛澤東對他情有獨鍾。

這就是曹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誠然是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但比起改天換地的毛澤東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但曹操不同,他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文學家、詩人,甚至還是兵法家(著作《兵書接要》、《孫子略解》)、書法家(張懷馞《書斷》稱「武帝尤工章草,雄逸絕倫」,水平僅次於草聖張芝和亞聖張昶)和藝術家,他精通圍棋、古琴(《三國志》載:「桓譚、蔡邕善音樂,馮詡、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善圍棋,太祖皆與埒能」)、清商樂舞(王僧虔:「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之三曹,風流可懷」)、蹴鞠(《魏略》「 孔桂好蹴鞠, 太祖愛之, 每在左右」)、養生學、中醫學(西晉張華《博物志》:「魏武帝好養性法,亦解方葯」)、營養學、房中術、射獵(曾在一天之內親手射殺六十三隻野雞),還研究過建築學與城市規劃(造作鄴都宮室、首創中軸線都城設計)、還會釀酒(九釀春),精工(繕治器械、精鍊寶刀)、服裝設計(設計過自己的葬服,將士的軍服),另外居然還是個美食家(專家級,著有《四時食制》)。這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毛澤東非常佩服曹操的多才多藝,獨領風騷。

但毛澤東最佩服的,還是曹操的文才與詩才。曹操「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的千古風流,也曾讓青年毛澤東非常之神往。1918年8月,毛澤東路過河南,特地與羅章龍、陳紹休三人到許昌瞻仰魏都舊墟,憑弔曹操,並與羅章龍合作《過魏都》聯詩一首:橫槊賦詩意飛揚(羅),自明本志好文章(毛)。蕭條異代西田墓(毛),銅雀荒傖落夕陽(羅)。

毛澤東對曹操詩文的評價態度非常明確:「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又說:「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曹操一生,著作極豐,文多慷慨悲愴,比如這篇《嵩里行》,作於建安初年,乃曹操迎奉漢獻帝至許都後,感嘆時艱而寫,文見其人,字裡行間,盡顯其卓然於群雄之志向與覺悟: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津盟,乃心在咸陽。

軍力合不濟,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稱帝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註:嵩里,為泰山一地名,據說為人死後靈魂歸處。《蒿里行》即樂府曲調中送葬輓歌之名。以此詩所詠喪亡之哀,足當此悲劇時代之輓歌。)

短短八句八十字,從當年酸棗會盟失敗一直說到如今袁術稱帝號,總共七年山河破碎的歷史畫卷,語言古樸,雄闊遠大,感情沉痛,直面現實,其境界之開闊,其思想之高度,實乃中國第一詩史。曹操的詩,極少華美的辭藻,結構也不是很精細,但簡約嚴明,沈雄俊爽,就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字裡行間充滿了感染力和崇高美,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倫理關懷與厚重的歷史使命感。這可真是唐宗宋祖略輸文采,秦皇漢武稍遜風騷了。

曹操代表了這樣一群文人,他們有著對苦難社會的自信心與責任心,這是一種高貴的,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品質,更是一種長期壓抑後噴薄而出的激情,他們怒放的生命,在亂世的血腥荒野中飛翔、穿行,擁有超越平凡、掙脫一切的力量。這種力量,歷史上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便是這建安風骨的核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文壇、政治雙料領袖。

建安末年,曹操經赤壁大敗後,痛定思痛,三發求賢令,廣招各地賢才至鄴都,與自己在銅雀台共飲歡宴,以顯其求才若渴之心。宴上大家彈棋閑設,高談娛心,並憐風月,任氣使才,歡宴歌舞,唱和同樂,好不快活!盡興之時,曹操竟然頭伏杯案中,飯菜沾污了巾幘,仍不以為意,拾起旁邊的如意,狂敲酒壺,及至壺邊盡缺。其洒脫放蕩,幾近粗俗,全無「人主」之尊嚴。酒助詩興,曹操熏然之中,忽而樂往哀來,愴然傷懷,只覺流光易逝,人生短促而大業未成,心中一股思慕賢才之情,有如明月高照,不可斷絕,於是,帶著幾分思念、幾分惆悵、幾分躁動,幾分寂寞,幾分明媚與憂傷,幾分壯志未酬,還有幾分超邁,曹操吟出了一首詩經風格的《短歌行?對酒》,此詩雖大量用典,但根在性情,胸懷磊落,跌宕悠揚,獨步千古,於四言詩中獨闢蹊徑,為漢魏詩賦中巔峰之作: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燕,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不是英雄,不讀「短歌」;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

清代詩人沈德潛言:「曹公四言,於三百篇(指《詩經》)外自開奇響。」

在歌舞昇平、燈火通明,宮殿憧憧,恍如天宮的銅雀台上,曹操傷心自舞,意態熏然,雄姿英發,如入仙境。

清風夜起,悲笳微吟,群臣通曉詩味者,皆已淚流滿面。曹操更想起自己這一生征塵,醉夢之間,不覺又回到了十幾年前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率軍跋涉萬里,遠征烏桓,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一帶),取道白檀(今河北省灤平東北,為西漢所置縣,因遭毀壞,東漢已廢)、平岡(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西南,為西漢時右北平郡郡治,因遭毀壞,東漢已廢)無人區,穿越茫茫大漠,一路征塵,艱辛無比,曹操雖然身體健壯,但畢竟已過知天命之年,行軍至此實在疲憊之極,思鄉之情也油然而生,於是感慨萬千,橫槊賦詩:

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舉翅萬里余,行止自成行。

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冉冉老將至,何時反故鄉!

神龍藏深泉,猛獸步高岡。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曹操《卻東西門行》

詩句迴響在天際間,旁邊郭嘉、荀攸、張遼、徐晃等文臣武將也想起自己那亂世中風雨飄搖的老家,不覺口鼻酸澀,紛紛潸然淚下。

大家都只看到英雄表面的風光,誰又能體會做英雄背後的辛苦與無奈?做英雄難,做大英雄更難。連年征戰,滿身傷痕,長江大漠,戎馬半生,老之將至,大業未成,曹操苦哉,何苦哉!

北征烏桓取得大勝後,曹操凱旋南歸,途徑絫縣(今河北昌黎,屬遼西郡)渤海之濱,乃東臨碣石,躍馬揚鞭,以觀滄海,但見天地悠悠,山海朦朧,白浪滔滔,一片汪洋,不由激情澎湃,又橫槊賦詩一首《觀滄海》,其文波瀾壯闊,氣象萬千,胸懷天下,吞吐日月,含孕群星,包藏宇宙,字字句句,盡顯曹操生命格局之大。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也是最有名的一篇詠海名作。非千古之大豪雄,不能遺此奇篇,往事雖越千年,猶令其粉絲折服。

一千八百年後,毛澤東同樣站在秦皇島北戴河岸邊,極目遠眺,心潮起伏,煌煌5000年,有多少英雄豪傑被歷史塵封了;唯一躍入毛澤東內心深處的依然只有曹操和他那慷慨激昂的詩句。

良久,毛澤東慨然長嘆: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秋風蕭瑟今又是,換了人間。」

一個「換」字,看是平淡,漫不經心,卻「清峻、通脫」,更顯偉人神思先賢而又引領時代之豪壯氣象。

兩個強大的生命之間,穿越千年,引發更強大的共鳴,大有吞吐宇宙之偉力,足以引天下英雄盡折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一代天子佔據東南半壁江山,最後卻被孫策掏空身體,吐血斗升而亡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