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神經病可能有治了!台灣科學家發現新機制!

神經病可能有治了!台灣科學家發現新機制!

發現神經細胞DNA 修復調節機制,精神疾病治療新曙光?

【科幻直通車】請關注本企鵝號,好玩的科學科技科幻消息隨時從外星直接發過來!

DNA修復調節機制 , GSK3β激酶 , TDG複合體 ,和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s)影響了全世界數百萬人,占醫療支出比重的比例也逐年增加。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庄研究團隊近期發現神經細胞中一種新的DNA修復調節機制,將有助於了解具DNA修復機制缺陷之疾病,例如精神疾病及神經退化疾病等,並進而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本研究成果已於2018年1月3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

故宮文創?十八子手串

¥780

一般而言,人體可以自動代謝過多的自由基,並修復被自由基破壞的DNA,使細胞保持在正常的狀態。然而,目前科學發現,許多精神疾病的神經細胞中都具有自由基過多、以及被破壞的DNA 無法正常修復的病理特症。當神經細胞中受損的DNA 無法正常被修復,便會導致錯誤的傳導,最後造成神經細胞死亡,因此,如何改善神經細胞內有缺陷的DNA修復機制,便是目前精神疾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研究發現神經細胞含有一種與DNA修復調節有關的複合體── TDG複合體。TDG複合體是由TRAX、DISC1及GSK3β激酶所組成,過去研究發現TRAX和DISC1都是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蛋白質,而GSK3β激酶則與調節DNA修復機制能力有關。目前常用於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藥物「鋰鹽」,即是透過抑制細胞中的GSK3β激酶,達到減緩精神疾病惡化的效果。

陳儀庄研究團隊所長期關注神經細胞膜上的A2AR受體,本次的研究也發現,A2AR受體可望成為神經細胞修復的關鍵:活化A2AR可拆散「TDG複合體」,使其中的TRAX進入細胞核,和細胞核內的ATM蛋白質結合後,增加偵測DNA損傷的能力,並且開啟修復DNA的機制,進而增進神經細胞在過高氧化壓力下的存活率。

過去幾十年來,學術界對精神疾病的研究已有相當大的進展,但仍有許多部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所發現的TDG複合體對於具DNA 修復機制缺陷之疾病提供了新的標靶,期待未來此複合體可以幫助開發精神疾病及神經退化疾病的新型治療方式。

精神病與神經病是完全不同的兩類疾病。

精神病是指人的大腦功能紊亂而突出表現為精神失常的病;

神經病是指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病變或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

精神病主要出現「精神失常」,而神經病則強調神經系統的組織的病變。

我們平時說的「神經病」其實指的是「精神疾病」,而這次台灣科學家的這個發現,實際上對治療「精神病」和「神經病」都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大爆炸賦予宇宙空間這一特性比已被人們忘卻的「以太」還要神奇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