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隻「春子」引發計故事,每隻字都戳中紫金人計心

一隻「春子」引發計故事,每隻字都戳中紫金人計心

紫金故事

講 述 紫 金 故 事

傳 播 紫 金 文 學

本文作者

鍾燦中,廣東紫金縣人。我喜詩文,樂向學,然功底淺薄,瑕疵之筆,拜師指教,藉此聯盟,濃於情趣,旨在提高。

藏在雞蛋里的回憶

文:鍾燦中

雞蛋這常見普通的東西,在客家人中,梅縣人把它叫」雞卵」,而我們紫金人把它叫「春子」,寓意「春春光光」的意思。「春子」這非常熟悉於耳的名字,我們祖祖輩輩一直叫下來,叫了千年百年,或是成了我們紫金客家方言最具代表的符號,當遠在鄉外,偶然聽到講「春子」話音的人更是倍感幾分親切,因為他(她)是客家的紫金人,不由萌生「親不親故鄉人」 「他鄉遇故知」的喜悅。

說起雞蛋這東西,裝滿了童年的記憶,有美好,也有苦澀的味道。我的童年長在生活條件落後的八十年代,特別是在農村物質普遍匱乏,而且居山離店偏遠,就算想花點錢買點豬肉也得來回走上兩個小時的山路,所以小時候通常「油水不足」,於是,身在地地道道的農村的孩子,自家母雞生產的「春子」就是我們的美味佳肴。但是,就這極為普通的雞蛋也不是想吃就有的,母親還得攢多一些了赴圩去賣,所以雞蛋也讓我們兄妹常常成為夢想,為之垂涎欲滴。

當然有些特別的日子能吃上雞蛋是例外的,每年兄妹們生日的那一天,天蒙蒙的時候,母親就會早早起來,生起柴火,開鍋煮「春」。每一次,不管誰生日雞蛋都是共享的,為此我們也早就盼望了好幾天了,夢鄉里我們似乎就聞到了「春香」的味道,幾兄妺摸著惺忪的眼晴,咽下口水,等待「春」好開鍋……半個小時後,母親揭蓋而起,鍋里的雞蛋還在水裡沸騰,母親小心翼翼的把它撈起來,給子女們一人分一個,還會對「壽星公」嘴裡念叨著說:「今日是你出世的日子,吃了『春子』春春光光,乖乖子……」 捧在手裡熱騰騰的,搓著燙手,母親說把它放在冷水裡浸一會兒就很容易剝殼了。

這可是一次生日盛宴,兄妹們圍坐桌旁,吃得津津有味,其樂無窮,那種情趣足於和當今的蛋糕媲美。當然,雞蛋也是有不同吃法的,年長的哥哥免得費事,剝了殼整個雞蛋白胖胖的,直接塞進嘴裡,鼓起兩腮,一時說不出話來。我和妹妹卻在那磨磨蹭蹭,慢慢吞吞,實際上是捨不得吃完,有時候兄妹間為了炫耀自已的存貨,你的吃完了,你看我的還有,讓你好生羨慕,這時我們會把雞蛋泡著鹽水吃,好吃,耐吃。千萬不可把鹽放得太多太咸了,雖耐吃,但難咽啊,反而糟蹋了寶貝。

吃上雞蛋也還有例外的時候,小時候外婆來了,家裡一時拿不出好菜招待,母親就會煎三兩個雞蛋,僅此孝敬她的老母親。每逢這時,我們兄妹都歡呼雀躍,外婆來了,又有「春子」吃了,於是盼望外婆常來,最好天天來。別說招待外婆那麼寒酸吝嗇,那時的條件已經是較高侍遇了,客家諺語「鍋頭唇割雞」,意思是客人來了,沒有雞可殺,雞要留著下蛋,所以磕幾個蛋就算一番盛情。煎的三兩個蛋母親可特別叮囑,你們不能先動筷子,要夾給留給外婆吃,要孝敬老人。我們只能眼巴巴的,夾些給外婆,叫她快吃,可是外婆總是客氣說她吃不了那麼多,又夾了回去。終於,外婆說吃飽了,碗里「春子」還剩大半,我們兄妹迫不及待的把它分羮了,最後分到小妹妹的幾乎無剩了,把舌頭伸進碗里轉著圈舔了一遍,再把飯倒到碗里一拌,她似乎是最後的勝利者。

小時候家裡若是孩子生病了,也可以享受一番特殊待遇。母親會開小灶煮些雞蛋慰勞我們,母親是希望給孩子補補身體,讓病快點好起來。雖是生病,但特殊時期的這份偏愛,是孩子在兄妹們中臨時受寵的竊喜和慰藉。雞蛋還有藥物治療的作用,若是孩子受了風寒,母親習慣用農村的土辦法,而且療效顯著,就是用剛煮熟的雞蛋去殼,再和銀戒指,也可以搭一些搗爛的姜和蔥,用紗布包裹紮緊,自上到下地擦拭滾動,頭部和腹部更要多費些功夫去擦,但是要保證雞蛋不能碾碎了,擦完了的時候,打開紗布,掰開蛋黃,要是蛋黃變成黑灰色的,嚴重的蛋黃表面還會起一些不規則的小疙瘩頭,那說明孩子確實受了風寒,銀戒指也會變成同樣的顏色,這些變化來的黑灰色物質,就是雞蛋和銀戒指吸取了體內風寒的集結物。這樣多擦幾回,很快袪風除寒,身體好轉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原來雞蛋還能有這般神奇。

小時候的孩子偷雞蛋不算是稀奇的事,當然偷的是自家的蛋。風和日麗的午間,聽到屋後傳來「喔喔……喔喔……」的雞叫聲,一定是雞媽媽又要下蛋了,它在柴堆里或是草垛下把鬆土扒一個安樂窩,就在那裡安家下蛋了。只要母親發現的就會一個個撿回來,不過要是雞把窩安在偏僻的地方了,母親就會疏漏不知,這時我可把它當作聚寶盆,等一段時間確定母親毫不察覺,再把一堆雞蛋陸續拿去賣,若是兄妹間知道了秘密,那就得「封口分贓」。有一回,為了等待時機,等過了頭,再去窩一看,只剩下了蛋殼,估摸是成了蛇的美餐了。

上小學的時候,徒步一個小時到學校,學校旁邊的小賣部擺的零食琳琅滿目,很是誘人,那時的小學生沒誰有專用的零花錢,有個鐵杆哥兒告訴我說小店老闆可以拿「春子」兌換零食。這麼好的商機,真是為自己的小幸福天賜良機。後來,我們好幾個鐵杆哥兒都長期和老闆成為交易夥伴,零食換著種類吃,沉醉在香甜美味的食海中。有一次,下午去上學,老闆睡午覺,關著店門還沒起床,上課鈴聲又響了,我裝在左右褲袋裡的兩個雞蛋只能等到下午放學再出手了。竟然沒想到的是下午上體育課,被人碰撞推擠,完了,破了……焦急萬分也是徒勞。再到放學路過小賣部門口的時候,摸摸兩邊褲袋,幹得硬梆梆的,只罷偷偷翻抖碎殼,這回是雞飛蛋打了。

後來長大了,大家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雞蛋真不是稀罕的東西,茶餘飯後大家會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雞蛋是渾食還是素食」的話題,雖無聊,但有趣。更有趣的是有一次一個發小竟然提出「春子」從來沒有吃膩過,不知自己最多能吃幾個,我們果斷一試,一不小心創下了每人一次吃掉十個雞蛋人生紀錄,且無能再破。

後記

小小的雞蛋,本是雜碎小事,不值一提。可是,小小的雞蛋裝滿的是童年塵封久遠的記憶,那小小的雞蛋,是小時候兄妹們一起成長的見證;是母親給她的孩子們每一次生日時的深深期許與祝福,是一份厚重如海的母愛;多少歲月彈指一揮間,我已步入中年,早已離別了踏滿童年足跡的小山村,遠在他鄉,小小的雞蛋寄思無限眷戀的鄉愁啊!小小的雞蛋承載了艱辛苦澀,更多的是珍藏起童年美好的回憶。

紫金故事

編輯:遊走天路 小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窩故事 的精彩文章:

流傳紫金聖旨口的故事

TAG:龍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