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家畫筆下的陝北水墨山水畫,厚重蒼茫、千溝萬壑的黃土地

藝術家畫筆下的陝北水墨山水畫,厚重蒼茫、千溝萬壑的黃土地

看艾生先生的畫是一種體會,彷彿你已踏上陝北那塊厚重蒼茫、千溝萬壑的黃土地。

陝北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人祖祖輩輩,這塊熱烈的土地形成了獨特的陝北文化。

一個土生土長的陝北藝術家艾生,把根深深扎到這塊兒黃土地六十年,在他藝術創作的四十餘年裡,他對黃土地是那麼的迷戀,每每畫畫都是對黃土高原的神聖表達。

艾生的畫法敦實,有著版畫般的刀劈斧砍;光和影,融入了油畫的技法和構圖。艾生的藝術創作離不開陝北,用畫筆結實的表達出來,作品是那麼的敦厚,給人震撼。像石魯這樣的大藝術家,作品大多數以陝北的風貌和人物,尤其突出的是陝北濃郁的文化內涵。

艾生另闢蹊徑,用黃土地的溝壑,來詮釋不一樣的陝北大地,窯洞在他的畫面里很多見,窯洞就是生活,就是人文氣息,畫面里的春夏秋冬既是那麼原生態,藝術表現也是原生態,把黃土地表達的淋漓盡致。就像范揚在看展覽的時候說:「這些窯洞在畫面里妥帖的存在」。

艾生心中的水墨家園,畫面豐滿、厚重、強烈、濃郁、大氣也是那麼迷人,這就是他的藝術風格,這或許會是一種開天闢地的,開宗立派的,我認為他的作品是有性格的。

艾生幾乎每天都會在畫室里,他對待藝術創作的態度,讓我欽佩,兩年多的時間裡,交給我大尺幅作品將近五十件,四尺作品將近三百件。

我期望所以對待藝術創作追求的藝術家,也拿出這種精神,尤其在當下美術的發展創作。艾生在創作過程中,有些作品構思在他的腦海里轉了幾年甚至超過了十年。

當下的美術創作,艾生的創作是接地氣的,作品是精心構思的,這是創作的一種精神,艾生在我的眼裡,認真對待每一次創作,期待艾生由高原邁向高峰,直到艾生創造!

站在艾生的水墨畫前面,就像在聽一首信天游,那曲調靜靜流淌,沒有聲音。記憶的碎片、柔軟的情感,故鄉的樣子不是這樣,也是不那樣,是難以說清楚的眷戀,或者它只適合在畫上,在某個無言的瞬間,聽自己心裡響起的聲音。

艾生對這片神奇的黃土地充滿了新奇與熱望,腰鼓、蹩鼓、信天游、道情、剪紙、毛綉、布堆畫……每一樣都讓他振奮,讓他愛不釋手。

陝北的民間藝術如此美麗豐富卻不為人所知,他開始一個縣一個縣,一個村一村,一道梁一道溝的去尋訪發掘作者,去搜集整理這些珍貴的藝術樣本,為保護這些獨特的技藝而上下奔走,一邊流汗,一邊快樂。

畫家艾生對畫畫極為專註認真,這只是他的一面。他活的很豐滿,是個有意思的人,一個性情中人。他高興時手舞足蹈還會胡言亂語,不會喝酒也願意喝一大口把自己灌醉。

他脾氣倔、嗓門大、一根筋,喜歡唱騰格爾的歌,覺得原唱都不如自己,他畫畫之餘的最大樂趣是買碟看碟,酷愛大片,看了就忘,樂此不疲。

藝術地生活,投入地做藝術,站在艾生的水墨畫面前,感覺到新的活力。一個從來不乏味的人,興緻勃勃地生活,從不固步自封。

艾生一直在敞開胸懷擁抱新的東西,他真實、不矯情,像個老頑童,他從沒真正接受過所謂合理的條條框框,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創作,去生活。他所追求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下一步把自己的畫畫到什麼樣子,什麼程度,看看自己離大師的距離還有多遠。

他每天早早起床、爭分奪秒的其實就是這一件事。也只有這件事才是他和庸常畫家的區別,他從不抱怨創作環境不自由,從不抱怨自己有多天才別人不懂欣賞。

眼前這些畫,它們的層次,氣度已經和很多很多同類的、同儕的畫拉開了距離,它們很有潛力,蓄勢待發,意外的一定是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畫壇 的精彩文章:

清末「梵高」任熊:設境之奇,運筆之妙,開闢繪畫元年

TAG:金陵畫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