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揚州萬花園:世界最美麗的花園概念策劃案》·節選

《揚州萬花園:世界最美麗的花園概念策劃案》·節選

匠工營國

努力成為城市規劃界的「百科全書」

在國際與國內已經存在著很多相類的園林,而且稱作「萬花園」的園林也非常多,如何能夠創造「世界最好的花園」,是這一次策劃的主要思考點。

張鴻雁教授主持的《揚州·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萬花園景觀創意與市場運作概念策劃案》項目主要依託瘦西湖的歷史文化背景,將其打造成以花文化為主題,以古典歷史名園為線索,挖掘和體現揚州特有的花卉文化的區域,具有花事、博覽、觀奇、體驗、智趣、休閑、教育、生態、娛樂、審美十大功能。

萬花園強調與瘦西湖沿線景點的融合、銜接、過渡;強調空間的整體性和瘦西湖發展脈絡的延續;強調「萬花」主題,在塑造群芳競秀氛圍的同時,多方位展示花與國家、花與城市、花與名人、花與詩詞、花與民俗、花的寓意等花卉文化。本期我們鎖定「花卉與民俗」,看看中外各地都有哪些與花相關的民俗文化吧。

相關推文>>>

1、揚州·萬花園の花卉文化之國花百態

2、「萬花園裡有花苑,萬花苑裡有奇葩」 | 經典創意策劃

3、世界最美麗的花園 |《揚州·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萬花園景觀創意與市場運作概念策劃案》(節選)

一、中國民族花卉節日風俗

1、愛伲族

愛伲族的男女青年把花當作情書傳遞。因此,他們忌諱在長輩和姑娘面前玩弄花朵。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男的先送一束花給姑娘,然後,姑娘回送一束花。送回的花束中的花朵如果是單數,表示她沒有男朋友,如果是雙數,表示她已經有男朋友,他們相互傳遞的花,一般都是紅花黃花,扎花束的線都用黑線,扎繞的線圈數都是雙數,以寄寓美好的祝願。

2、白族梨花會

雲南大理是白族同胞聚居的城市,白族同胞能歌善舞,更喜歡用當地豐富的花卉資源來美化裝飾環境。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四日是大理花朝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把自己的花拿出來,在街道兩旁搭起彩棚,在十字路口搭起寶塔形的花山。豐富的奇花異卉,把這座古城打扮得花團錦簇,分外妖嬈。四野鄉村的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都來「趕花街」。分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地的白族,在他們的民歌中有許多以花名編成的作品。如《數花名》、《百花曲》等等,總是一口氣能數出上百種花來。

白族崇尚白色,相傳這事惹惱的黑魔鬼,它施妖術把世間白色的東西全變成了黑色,梨樹也枯死了。有一位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歷盡艱險取到了老君山白龍潭裡的龍乳。他把龍乳噴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馬上變成一塊石頭,枯死的梨樹重新開出了耀眼的白花。從此以後,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梨花姑娘,人們每年都要舉行梨花會。

3、崩龍族和傣族

在中國雲南居住的崩龍族和傣族同胞,在歡度傳統節日「採花節」時,總要興高采烈地上山去採摘鮮花。戀人們互贈丁香花,表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4、基諾族

基諾族女青年到了求偶年齡,母親便給女兒縫製一套美麗的衣服,讓女兒漂漂亮亮地去談情說愛。當姑娘選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準備一朵最美麗的鮮花,托一個小姑娘轉交給小夥子。如果小夥子也鍾愛那位姑娘,他收下鮮花,就可以直接找姑娘對歌,提出訂婚,然後向雙方父母公開他們之間的愛情。在基諾族,最好的紅娘就是鮮花。

5、滿族

滿族的農曆五月有「年息花節」,年息花就是杜鵑花。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聰慧、善良、勇敢,名叫年息的滿族少女。節日里,人們用年息花上的露水清洗眼睛,據說這樣可以使眼睛更明亮。

6、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小夥子向姑娘贈送花束,以表達愛慕之情。如果在玫瑰花(月季)中再插上一根麥稈則示意十分相愛,麥稈表示小夥子因思念姑娘而身體消瘦,如同麥稈。

7、壯族花婆節與花朝節

(1)花婆節

壯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與花卉結下不解之緣。古老傳說中,有位叫花婆的女神,主宰著人間生育與健康。相傳她有一座大花園,園中開滿了各種鮮花,每一朵鮮花象徵一個生命。花婆每采一朵花,人間便會有一個新生命誕生,人去世後又還原為花回到花婆園中。如此循環往複,生生不息。這種花卉的傳奇色彩反映到壯族的風俗中,便產生了花婆節。

花婆節亦稱「聖母節」,是壯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相傳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是花婆的誕辰。屆時,壯族村寨殺豬宰牛,虔誠地舉行祭祀儀式,載歌載舞歡娛達旦。在壯族傳說中,小孩是花婆恩賜人間的禮物。因此,壯族青年男女結婚前,必須帶上供品去花婆廟進行禱告,請求花婆保祐,早日生兒育女。壯族老人去世後,出嫁的女兒要趕回來,在老人的靈柩上插上一束紙花。過後,再把紙花帶回自己的家,插在花婆的神龕前,謂之「女兒受花」,表示死去的父母已還原為花回到花婆園中,得到了安寧。

(2)花朝節

在壯族的風俗傳說中,生命的過程始終與花相依相存,密不可分。人類的生生息息演化為不斷花落花開。這種以花喻人的心理,反映了壯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農曆二月初二舉行,是廣西寧明、龍州一帶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花朝節是紀念百花仙子的節日,傳說她降於這天。她喜歡木棉樹,因為它長得挺拔粗壯,春來滿樹紅花,鮮艷如火。所以她常棲木棉樹上,佑護大地百花燦爛,人間安寧。

節日是選在有高大木棉樹的地方過的。男女青年們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他們穿著民族盛裝,懷揣五色糯飯、糍粑或粽子等食品,帶上為情人而備的頭巾、千針底新鞋等禮品,尤其不能少了精心綉制的繡球。人倦綠叢中三五成群,對唱山歌,贊情侶,誇對方,求連情,同時歌頌百花仙子的佳潔、美麗。唱到情深意醉,繡球便帶著無限的柔情,象彩虹一樣飛向自己的心上人。一時在綠叢中綵球飛舞,給歌場增添了無限的趣意。夕陽時分,人們按照傳統習俗,從四周把繡球向木棉高枝拋去,於是一道道彩色的「閃電」,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拋擲過後,木棉樹上綵球累累,宛如仙子霓裙。 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祈求百花仙子降福。

8、苗族花山節

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湧向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桿」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誌,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樹,扎以鮮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桿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一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桿豎好。

9、彝族「插花節」

插花節是彝族的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彝族人民會集中到雲南大姚縣的曇華山歡渡傳統節日——插花節。此時正值初春,冰雪還未完全消融,而一朵朵絢麗的馬櫻花卻競相開放。節日這天,人們身著盛裝,來到山上採摘馬櫻花。把採回的鮮花插在門上、窗戶和房子周圍,在彝家山寨的主要道路上還要搭起彩棚,插滿鮮花。人們還要在牛頭上插上馬櫻花,並把牛趕上山,跟著牛群在馬櫻花樹旁載歌載舞,插花節這天,整個彝家山寨成了花的海洋,人們手持鮮花,互相祝福,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對幸福的追求。

在彝族同胞中,對插花節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曇華山上有個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咪依魯,她勤勞勇敢,能歌善舞,與青年獵人朝列若相愛。當時,曇華山有個殘暴的土官,她在山上蓋了座「天仙園」,強迫老百姓按時將自家姑娘送進「天仙園」。咪依鯉不忍一個個姐妹受蹂躪,毅然前往並與土官共飲毒酒,為曇華山人民除了害,然而自己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朝列若得知咪依魯進入天仙園,趕去營救,但咪依魯已離開人世。朝列若悲痛欲絕,哭幹了眼淚,哭出了鮮血,潔白的馬櫻花被血染紅,從此變成紅色。

當地彝族同脆餅為紀今勇於獻身的姑娘,每逢這一天,便採集鮮紅的馬櫻花慶祝抗暴除魔勝利,懷念勇敢獻身的咪依魯。他們把一束束火紅的馬櫻花插在家門上,表示吉祥如意;在老人鬢髮上,祝健康長壽;插在情侶的髮髻上,願永結同心;插在田頭、拴在牛角,示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彝族同胞在插花節用這一形式表示美好祝願和對生活的熱情追求。插花節還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節日。小夥子在這天會采來山茶花插在姑娘的頭上,而姑娘則把馬櫻花插在小夥子吹的蘆笙上,互表真情。

10、花腰傣花街節

在新平,有一個美麗而多情的民族——花腰傣,花腰傣有個傳統而富有風情的節日——花街節。花街節原是傣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日子。這天,傣家小卜少、小卜冒們早早起來,穿上節日盛裝,打扮一新來趕花街。小卜少們還準備好了秧籮飯。吃秧籮飯很有講究,有鹹鴨蛋、干黃鱔,在花街上,傣家青年男女如果互相鍾情,就會相約著到樹林里吃秧籮飯,小卜少一口一口餵給小卜冒吃,私訂終身。但最讓人耳熱心跳的是夜幕降臨後,傣家情侶照電筒找情人,然後一對對相約到河邊的林子里,互唱山歌。原始、神秘的花街節為花腰傣增添了一抹多情的色彩,被稱為「東方情人節」。

二、國外花卉節日

1、阿爾薩斯花節

法國東北部的阿爾薩斯花節,把人們帶入一個五彩繽紛的鮮花世界。節日里,無論是在公園,還是在街頭廣場,都會看到用鮮花、綠葉組成的動物造型和其他造型,許多居民家中、庭院或房舍外擺放花盆。節日里用各種鮮花裝扮的花車多彩多姿,伴隨著悠揚的樂曲聲,沿著城鎮的街道緩而行,吸引遊人駐足觀賞。

2、俄羅斯的花節

俄羅斯一年有3次花節,除"三八婦女節"這天是俄國的花節外,在5月有兩次花節,一次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人們以鬱金香和石竹花互贈,表達友情和祝願幸福。第一次花節是在5月9日,此日是蘇聯人民打敗法西斯德寇的紀念日,人們用紅鬱金香、紅石竹花、紅玫瑰紮成花環、花籃,敬獻在烈士墓前,寄託哀思。

3、厄瓜多的「媽媽節」

厄瓜多有個「媽媽節」。節日清晨,從城市到鄉村,所有已婚婦女都要戴上面具去遊行。其中有一名婦女裝扮成黑媽媽,頭上戴滿玫瑰花,臉上塗滿油彩,嘴唇高興得向兩邊咧開,一副快樂的表情。未婚男女單列一隊,男孩向姑娘懷中投紅石榴,表示愛慕之情。

居住在厄瓜多的印第安人,在新人結婚時,親朋友好友將鮮花撒入河中,表示祝新婚夫婦的生活像鮮花一樣美好。

4、菲律賓的的五月花節

茉莉被譽為愛情和友誼之花。菲律賓語把茉莉稱作「山吉巴達」,意思是「我們發誓」,這是青年男女之間表達愛情的話語。所以茉莉在菲律賓又叫「誓愛花」。菲律賓的五月花節是這個國家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因它在百花盛開的5月份舉行,所以叫五月花節,並選出花後。

5、吉卜賽

吉卜賽人對花有各種獨特的解釋。如以向日葵表示對某人的敬慕,則用大葉玫瑰作為愛情天使來傳遞。茉莉表示和藹親切,紅玫瑰表示幸運、美麗。他們用黃百合諷刺別人虛偽,用杏樹表示輕佻,而蝴蝶蘭為大喜之兆,紫羅蘭為永遠美麗,波斯菊表示愉快。而用鳳仙表示詭詐多變,一品紅表示懦弱無用,繡球花表示勤奮成功。而野丁香則有勸戒朋友謙遜一點的含義。

6、美國的母親節

美國的母親節,在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在這天,美國人佩戴石竹花,並向健在的母親獻紅石竹花,向已故的母親獻白石竹花,母親節也成了石竹花的盛大節日。美國夏威夷花環節,在每年5月1日舉行,節日里人們佩掛著象徵美麗和友誼的花環互相致意問好,舉辦饒有風趣的花環比賽,為被選為「花環皇后」的姑娘舉行加冕禮。

7、歐洲

歐洲人送給新婚夫婦的鮮花,多選用五爪龍長春藤、麥櫱等組成的花束,以祝願新娘、新娘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探視病人,選用紅罌粟與野百合組成的花束,其含義是願你早日恢復健康。送別親朋好友多選用杉枝、香羅勤、胭脂花組成的花束,表示一路平安,萬事如意,友誼長在。歐洲人認為石南花象徵思念,風信子象徵永恆,白櫻花代表真切,雛菊意味讚美,木蘭代表深沉,蒲公英含義勇敢。珍珠花和千曲菜被稱為調停之花,人們相信,吵了架的夫妻,若把珍珠花的嫩枝放在枕下睡一覺,就會一夜間重歸於好。

8、日本

在日本,花圈寫作「花輪」人們用於喜慶活動的花圈是「祝花輪」,用五顏六色的花和葉編織,樣子美麗鮮艷。用於悼念的是「祭花輪」,用黑色或白色的花葉編製,樣子莊嚴、肅穆。

9、「薩巴基他」花節

「薩巴基他」花節,是菲律賓人一年一度的傳統花節。「薩巴基他」為菲律賓的國花,它的形、味酷似茉莉花,潔白而芬芳。人們常把它作為純潔愛情的象徵,好客的主人也常把它獻給尊貴的客人,以表示真摯的友誼和美好的祝願。

10、英國

11、保加利亞玫瑰節

12、荷蘭鬱金香節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每年暮春時節,鬱金香盛開,整個大地像是鋪了絢麗的地毯。最接近5月15日的那個星期三是荷蘭鬱金香節。節日里,人們用五顏六色的鮮花紮成形態各異的花車,車上坐著「鬱金香女王」;歡樂的人們頭戴花環,揮舞花束,簇擁著花車,浩浩蕩蕩,穿街過市,形成鮮花的長河。

13、斐濟紅花節

14、加拿大楓糖節

享有「楓葉之國」美稱的加拿大,盛產楓樹,用楓樹熬制的楓葉糖果甜度適中,清香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年3月,全國各地都要歡度傳統的楓糖節。節日期間,各地生產楓糖的農場都要接待國內外的遊客,有些農場還用各式各樣的楓糖製品供人們免費品嘗。加拿大人還為遊客們表演精彩的民間歌舞,帶領來賓們去欣賞美麗繁茂的楓林、楓葉。

15、巴特奧塞水仙花節

每年3月下旬,在奧地利的巴特奧塞要舉行一屆水仙花節,花節期間選出當年的「水仙皇后」和「水仙公主」,氣氛十分熱烈。巴特奧塞的水仙花節是奧地利規模最大的花節,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專程到該地觀賞奇妙的花節。

16、墨西哥仙人掌節

素有「仙人掌之國」之稱的墨西哥,在每年8月中旬都要在米爾帕阿爾塔地區舉行盛大又隆重的仙人掌節。節日期間,當地政府所在地張燈結綵,四周搭起餐館,專做仙人掌食品出售。同時,還展出各種仙人掌食品,如:蜜餞、果醬、糕點及以仙人掌為原料製成的洗滌劑等生活用品。

三、國內外有關花卉的風土人情及趣聞

1、中國:春節與年花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古老而隆重的傳統節日。因此,人們最重視用花卉來裝飾廳堂,增添節日喜慶的氣氛。在我國廣大的地區,由於這一季節開放的鮮花種類並不多,因此,習慣上主要用花期正好在傳界前後開放的春梅、臘梅、水仙來點綴家庭。其中,在我國民間以水仙是最為流行的年花,它的花色素雅,清香宜人,清供几案,十分典雅。只要提前一個月雕刻水仙,便可如期在春節開放。

隨著花卉園藝事業的發達,人們已經可以通過人為的控制花期,使許多艷麗的花卉種類在春節供應市場了。近些年來,在上海、廣州、南京、北京的春節花店裡,照樣有菊花、唐菖蒲、康乃馨等美麗的鮮花出售,價格雖然比平日高出不少,但十分暢銷,說明人們對年花的需求更為重視和講究了。

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也十分重視春節年花,而且還流傳著不少有趣的習俗。如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新春期間就有給公雞鮮花的風俗。侗族同胞過春節時,姑娘們的頭一件大事就是邀集女伴到山上去採摘映山紅,回到家中,把最美麗的一朵插在雞籠頂上獻給公雞,然後才把其餘的花插到房中,插到桌上的花瓶里,把里里外外都打扮得火紅火紅的,讓春天的氣息充滿人間。這一用花風俗,源於一個優美的傳說:遠古的時候,公雞是沒有冠的,卻有一對威武的角。那時候,天地間魔怪很多,弄得人們不得安生。東海的老龍想去為為民除害,但那時的龍卻沒有角,公雞便慷慨地借給它。老龍收服了魔怪之後,不願把角還給公雞,就躲到東海里去了。公雞很痛心,整天叫喚:「角打角打,角、角、角!」太白金星為了安慰它,采來一支美麗的映山紅,戴在公雞的頭上,於是公雞才有了紅冠。後來,人們為了頌揚公雞的這種慷慨助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就在每年新春上山採摘映山紅獻給公雞。這一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姑娘們敬慕英雄,熱愛美和生活的一種象徵。

2、國外趣聞

瑞典的農村流傳有這樣一個習俗,未婚的少女把七種野花放在枕頭底下,據說在晚上的睡夢中可以夢見未來的丈夫。南太平洋島嶼的年輕女子,習慣在耳邊戴朵鮮花。不過戴花是有講究的:若是一朵鮮花戴在左耳根,則表示她正待字閨中,可以交往;若是把鮮花戴在右耳根,則表示已是「名花有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匠工營國 的精彩文章:

《「鄭和寶船八下西洋」全案全程策劃》·節選

TAG:匠工營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