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陝川藏游第六站:過三江匯聚巴塘、入西藏聖地芒康

陝川藏游第六站:過三江匯聚巴塘、入西藏聖地芒康

從稻城到巴塘再到芒康,才算真正踏上藏地,也就是說海撥也會越來越高。今天的路程比較緊,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去用心體會巴塘的文化,光坐車就要四個多小時才能到。巴塘地處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是康巴地區的歷史重鎮、大香格里拉的明珠,中國的弦子之鄉。這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山川形勝,風光旖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古往今來,一直被人們譽為「上有天堂,下有巴塘,內有蘇杭,外有巴塘」。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獨具風韻的民間文藝,構成人們觀光、探險、旅遊、渡假的理想境地,是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自然生態與康巴文化有機結合的一塊人間聖地。

巍巍橫斷山脈,縱橫南北,著名的金沙江、瀾倉江、怒江奔騰於深山峽谷中。三江大峽谷就像撕開了青藏高原東南斜面的幾個巨大裂口,使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溫氣流沿江而上,經裂口向上游輸送水氣。由於巴塘和臨近地區的谷底海拔和緯度都較低,從而形成垂直農業氣候和立體生態環境。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特徵,決定了這一區域雄偉、壯麗、險峻、奇特的自然景觀;巴塘就位於這個被稱之為世界地理奇觀「三江併流」的標誌地帶。路過溜溜的康定城,翻越4700米的海子山,很快就進入較為暖和的山谷里。巴塘境內的金沙江峽谷地帶平均海拔2300米,所處緯度還略低於省會成都。由於受暖溫氣流的影響,這裡四季溫暖如春,非常適宜栽植各種果樹和經濟作物,農作物能一年兩熟。

一首膾炙人口的弦子詞唱道:「富繞美麗的巴塘,一年五保兩熟,佛法興盛的寺院,古柏香檀五市。」人們稱這裡是「高原的江南」。巴塘栽植蘋果、梨子等始於20世紀初,是美國傳教士從國外引進果子苗和種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青藏高原上著名的水果之鄉。巴塘同時盛產優質核桃。來到巴塘,呈現在眼前的好象是一幅江南山水畫卷而不是藏地。特別是每年的三月,當神秘的高原還被冰雪覆蓋,大地一片蒼涼,但進入巴塘卻能感受到春風佛面,「忽入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境。田野里到處是綠油油的麥苗,滿山遍野的桃花、蘋果花、梨花,綴滿繁枝,千姿百態,襯托出像繁星一樣散澆在大地上的紅色藏房的壯美。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出如此無以倫比的姿色於人間,在桃紅柳綠,百鳥啼鳴的明媚春光中,讓人們盡情享受大自然這豐厚的恩賜,感受「高原江南」的美景。

巴塘的人間仙境措普溝東起毛埡壩與理塘接壤,西至海拔4860米的亞素高山,南從列衣、沙溪鄉以上至扎金甲波神山與白玉相鄰,方圓九百平方公里。 措普溝景區由華山、雪山、湖泊、森林、河流、峽谷、瀑布、溫泉、草原、野生動物和寺院等人文景觀組成。巴塘境內有一百多個奇姿異色的湖泊撒落在大地上,這些湖泊中有川西高原最大的措拉湖,也有深邃莫測的亞莫措根湖,而最秀美的要數松耳石般碧翠的措普湖。它四面環山,緊靠峭壁嶙峋、山體裸露、山型奇特無比的扎金甲博神山,它的正面是5833米的尼特崗日峰,周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翠綠草坡環抱;湖區景色秀麗嫵媚,波光粼粼的湖面,清碧亮麗的湖水,平靜無語地置於燦爛陽光下。湖邊的森林裡有很多珍禽異獸棲息,湖裡成群的魚兒自由穿梭,但人們從不捕殺這些動物,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原始生態,環境十分幽靜,猶如世外桃園。站在插有許多嘛呢經幡的湖邊,向湖裡發出「嗚、嗚……」的叫聲,隨著這有節奏的聲波,鱗光閃閃的魚群會蜂擁而至爭搶投下的食物,當你把手放入水中,便會有許多魚來「親吻」你的手指,讓你充分感受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在湖邊的一塊平地上,有座被林莽掩映的廟宇,廟宇粉牆黛瓦,森嚴的大門銅環鋥亮。棲息在原始森林中的藏馬雞與盤羊,跟寺院的喇嘛和尼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相處得非常融洽。每年11月至來年5月,高山被茫茫大雪所覆蓋,大地披上了銀裝,這時候成群的動物到低處覓食,寺院利用這個機會,派人定時定點撒鹽巴和食物予以餵養,漸漸使野生的動物們不再怕穿紅色袈裟的人,到後來居然無所顧忌地進入寺院覓食。

措普溝一帶牧民精湛的馬術在康巴藏區頗有名氣,享有「藏族馬術之鄉」的美稱,相傳起源於藏族英雄格薩爾時代的一年一度的措拉區賽馬會,於藏曆六月在措普湖畔的草原上舉行。節日期間,除舉行全區四個鄉的賽馬活動外,還要進行由措普寺主持的祭山祭湖活動,舉行各鄉村鍋莊舞比賽。屆時,人們身著艷麗的服飾,騎上肥壯的駿馬,帶上豐盛的食品,馱上帳篷和卡墊,從四面八方彙集到綠草茵茵,百花盛開的草地上,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過上一段古樸、浪漫的節日生活。

巴塘是四川省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巴曲河與莫曲河邊的溫泉比比皆是,距查洛鄉2公里,去措普湖公路邊的熱坑溫泉就是其中的一處。只見那山巒懷抱的峽谷中,足有一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公路旁、森林中、田野里、懸崖下、河水邊、甚至人家戶的牆角邊,到處升騰著一股股熱氣,遮蓋了半個天空。那熱氣忽淡忽濃,忽明忽暗,在陽光的照耀下,不停的變幻著迷人的色彩,其景象蔚為壯觀;各位遊客,你們身在輕煙繚繞中,我想一定感受到了仙境一般的飄然了。

巴塘的特色食品有糌粑、牛羊肉、酥油、奶子、奶餅等,還是讓人不能接受,風味小吃有「團結包子」、「手工金絲面」、「猴子耳朵」、「麵疙瘩」等,還是不錯的味道。

從巴塘出發,很快就到了金沙江邊,那便是四川與西藏的分界線,在這裡檢查了身份證之後便開始繼續上路。芒康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橫斷山脈,自古就是西藏的東南大門,東接四川巴塘,南接雲南德欽,是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芒康旅遊自然豐富,境內有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濃郁淳樸的民族風情。芒康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曬鹽方式,鹽井鹽田,和西藏唯一的天主教的千年古剎,迷人的高原湖泊—莽措湖等。芒康的「鍋莊舞」、「弦子舞」被譽為「古道神韻」。

距芒康縣城120公里的鹽井古鹽田,位於瀾滄江的東西兩岸,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傳說唐朝以前這裡就開始製鹽,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鹽井目前產鹽的有納西鄉和曲孜卡鄉,從事鹽業生產的有320多戶,共有2700多塊鹽田。在沿瀾滄江兩岸近300米的狹長地帶,綿延分布著從江邊排列到山上的數千塊鹽田。登高俯瞰,鹽井熱氣騰騰,鹽田銀光閃爍,二者與瀾滄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相互映襯,美不勝收。這裡不僅可以觀賞到其製鹽的全過程,還可以看到獨特而原始的勤勞、樸實的鹽民,純樸的民俗。鹽田下面鍾乳晶鹽千姿百態,彷佛進入了水晶宮世界。可惜我們走的不是滇藏線,就不會看到這美麗的鹽田。

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東南大門,是「茶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這是一片充滿神奇和靈性的土地,也許只是路過,但是只這麼一眼,就會讓你深深記住它。

莽措湖自然保護區位於芒康縣幫達鄉內,距縣城85千米。其地形呈盆地狀,盆地內地勢開闊,湖泊水域面積達2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為21米。湖中有堆確、堆窮兩座小島,常有珍禽異獸來往棲息。莽措湖區地勢較高,平均海拔為4000米。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冰凍期,湖的四周銀裝素裹,分外美麗;5至10月氣候溫和,湖的周圍山花爛漫,綠草如茵,鳥飛蝶舞,瑰麗萬端;湖中波光粼粼,魚兒游弋,倒影垂湖的藍天、白雲、小島、山峰、森林、神姿仙態,秀麗如畫,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整個湖區的湖光、山色、草地、森林、溪流、怪石、動物、景點相互輝映,融為一體,引人入勝,壯麗輝煌。遊人置身於這種巧奪天工的奇景之中,定會覺得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境界,感到意滿懷,情滿胸,遐想萬千,流連忘返。今天趕路,連日來的美景讓人有些視覺疲勞,除了路旁特別美的畫面偶爾讓人拍幾張照片之外,只想早點到趕到芒康,海撥更高了。4000米以上的海撥對於初次進藏的我們還是有些擔憂,芒康茶馬古道的重鎮成為川藏線上進藏的第一站而留下比較難忘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色玫瑰淺 的精彩文章:

TAG:桃色玫瑰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