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李昂:弈史品讀——遇仙圖 劉仲甫遇驪山老媼

李昂:弈史品讀——遇仙圖 劉仲甫遇驪山老媼

劉仲甫 字甫之,籍貫有濟陽(今屬山東)、江西、江南諸說。居開封,北宋哲宗、徽宗時圍棋大國手,元佑至政和年間,獨霸弈林數十載,馳騁棋壇,所向披靡。任翰林院棋待詔,擅名二十餘年。時人稱其技藝較唐代王積薪高「兩道」。曾著有《忘憂集》、《棋勢》、《棋訣》及《造微》、《精理》諸集,今僅《棋訣》存世。

關於劉仲甫詳細資料,筆者僅見宋人何薳《春渚記聞》卷二「雜記」類中,曾有記載。:

「棋待詔劉仲甫初自江西入都,行次錢塘,舍於逆旅。逆旅主人陳餘慶言:仲甫舍館既定,即出市游,每至夜分方扣戶而歸,初不知為何等人也。一日晨起,忽於邸前懸一幟云:「江南棋客劉仲甫,奉饒天下棋先。」並出銀盆、酒器等三百星,雲以此償博負也。須臾,觀者如堵,即傳諸好事。翌日,數土豪集善棋者會城北紫霄宮,且出銀如其數,推一棋品最高者與之對手。始下至五十餘子,眾視白勢似北;更行百餘棋,對手者亦韜手自得,責其誇言,曰:「今局勢已判,黑當贏矣。」仲甫曰:「未也。」更行二十餘子,仲甫忽盡斂局子。觀者合噪曰:「是欲將抵負耶?」仲甫袖手,徐謂觀者曰:「仲甫江南人,少好此伎,忽似有解,因人推譽,致達國手。年來數為人相迫,欲薦補翰林祗應。而心念錢塘一都會,高人勝士,精此者眾,棋人謂之一關。仲甫之藝若幸有一著之勝,則可前進。凡駐此旬日矣。日就棋會觀諸名手對弈,盡見品次矣,故敢出此標示.非狂僭也。」如某日某局,白本大勝,而失應棋著;某日某局,黑本有籌,而誤於應劫,卻致敗局。凡如此覆十餘局,觀者皆已愕然,心奇之矣。即覆前局,既無差誤,指謂眾曰:「此局以諸人視之,黑勢贏籌,固自灼然。以仲甫觀之,則有一要著,白復勝,不下十數路也。然仲甫不敢遽下,在席高品幸精思之,若見此者,即仲甫當攜孥累還鄉里,不敢複名棋也。」於是眾棋極竭心思,務有致勝者。久之,不得已而請仲甫盡著。仲甫即於不當敵處下子,眾愈不解。仲甫曰:「此著二十著後方用也。」即就邊角合局,果下二十餘著正遇此子,局勢大變。及斂子排局,果勝十三路。眾觀於是始伏其精,至盡以所對酒器與之,延款十數日,復厚斂以贐其行。至都,試補翰林祗應,擅名二十餘年,無與敵者。」

此則記事雖近小說家言,然所述翔實生動,劉仲甫之棋藝水平,可見一斑。

載於《忘憂清樂集》中的劉仲甫《劉仲甫遇驪山老嫗弈棋局面》顯然是是文人附會的神話故事。當是劉仲甫與當時某棋手的實戰譜,因金庸在其小說《笑傲江湖》中有所描繪而廣為人知。其實驪山老嫗即傳說中的驪山老姥。

驪山老姥即女媧,亦稱無極老姥,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古女神而帝者」。她同伏羲、神農史稱三皇,是人類始祖。《說文》云:「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山海經·大荒西經》云:「女媧功烈,非僅造人,又兼補天,」「誠天地初辟摩肩盤古之大神也」。劉仲甫當然不可能真的遇到神話人物並與之對弈,但無論如何,本局的精彩之處卻真有些超乎常人的神來之招。

白方 劉仲甫

黑方 驪山老母

共112手黑勝

宋 元佑至政和年間

弈於江西入都旅次

李昂:弈史品讀——遇仙圖 劉仲甫遇驪山老媼

第一譜1-50

本局原載於《忘憂清樂集》。

黑2、4的下法,在古譜中很常見。

白5攔時,黑6在18跨,則形成「大角圖」變化,成為激戰。

黑6、8從外邊封鎖白,令人耳目一新。

白13、15斷吃黑6有問題,被黑16、18巧妙應接,至黑24得角,白不滿。

白25、27尋找頭緒,黑28跳,以下的棄子,可謂神來之筆。

黑40夾,手筋,白41以下,雖吃數子,但被黑48、50順勢棄子,白難言得利。

李昂:弈史品讀——遇仙圖 劉仲甫遇驪山老媼

第二譜51-112

至黑56轉換吃角,局面已優。

白65敗著,如在66扳吃一子,局面仍可繼續。

黑70頂二子頭,絕妙,神之一手,白再無機會,白以下著法,僅算作是困獸之鬥,已無力回天,至112手,白全滅。

通過欣賞本局,更感嘆圍棋之玄妙竟無止境 ,我們與圍棋至高境界差距遠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