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倍施政演說希望對華友好,真心實意還是「兩面人」?

安倍施政演說希望對華友好,真心實意還是「兩面人」?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研究員

1月22日,在日本國會2018年度的開幕儀式上,晉三以首相的身份發表了本年度的。由於演說中出現了「日本和中國擔負著維護地區和平與繁榮的重要責任,日方將與中國發展穩定的友好關係」的說法,因此有媒體把安倍的發言解讀為日方在向中國釋放希望能改善兩國關係的信號。自安倍上台以來,中日關係遭遇了種種問題,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但從去年開始,安倍卻提出要重新審視日本在「一帶一路」上的消極政策,而現在他又想發展兩國的友好關係。沒有學過川劇中「變臉」的安倍,這次是不是變臉變得太快了?中國人最忌諱斷章取義,通觀安倍施政演說的文本,就會發現一些端倪。

首先,演說關於中國的部分是放在其中「俯瞰地球儀外交」的段落里。而在以往,「俯瞰地球儀外交」和「自由與繁榮之弧」並列,被認為是日本在外交上圍堵中國路線的象徵。現在安倍對「俯瞰地球儀外交」擴容將對華關係也納入其中,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外交政策是有所調整的。但就在該部分的上一段,也就是日美同盟的有關段落中,安倍旗幟鮮明地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的基軸。過去是這樣,將來也必將如此。」這也就是說,與作為日本外交主幹的日美關係相比,包括中日關係在內的其他對外關係仍處在一個枝葉的地位。日本對華政策的調整,也不能脫離其外交的主線——日美同盟。只要以此為前提,日本能在改善對華關係上做到何種地步就可想而知。

即便兩國關係在政治上面臨一些困難,但在經濟上中日仍然有很多互利互惠的基礎,這也同樣顯而易見。比如同樣是在安倍施政演說中提到的「觀光立國」政策中,中國的作用就不可忽視。根據日本觀光廳的統計,2017年1月至9月間訪日遊客數累計為2119.64萬人次,而來自中國的遊客數量位居第一。尤其隨著中國遊客訪日的常態化,其訪問行程也從傳統的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向其他地區延伸。中國遊客的日本深度游對一直困擾日本中央政府的「地方振興」難題起到了積極作用。如何辦好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日本在接下來幾年所要面臨的又一課題,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場舉世公認的成功盛會,相信中國經驗對於解決日本問題也能有很大幫助。

從前面所舉的幾條來看,改善與中國的關係無疑有助於安倍向日本民眾兌現他在施政演說中所許下的承諾。筆者認為,這也是安倍對華釋放友好信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演說的其他部分,又存在「引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推動在2018年內修改防衛大綱」等容易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疑慮的內容。再結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安倍發表演說的同時宣稱:「日方不能接受任何改變東海現狀的做法」,日本的政策似乎呈現出一種自相矛盾的不確定性。

筆者曾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即便中日關係在安倍執政後遇冷,也不能證明安倍是一個故意破壞中日關係的攪局者。其實,安倍晉三從不避諱在外交問題上展現出柔軟姿態,2006年他第一次執政時首次出國訪問的目的地就選擇了中國,這在當時還被稱為」破冰之旅」。只是安倍所奉行的「修憲強軍」等保守主義理念,把他眼裡的中日關係推到了一個「零和」的地位,也就是認為中國的強大必然會影響日本的發展空間,這也使得安倍的很多政策看起來都是在針對中國。換言之,「改善中日關係」、「帶動日本經濟發展」是安倍政府的真實心愿,但「參拜靖國神社」、「在東海問題上搞小動作」等破壞中日關係的行徑也是安倍本人的所作所為。歸根結蒂,這都是安倍執政理念內在邏輯矛盾的表徵。

只要安倍晉三的執政理念不徹底改變,圍繞對華問題他就難免成為王毅外長所說的「兩面人」。所以,判斷中日關係的未來走向,不能僅看某人口中的善意,更要看他的實際行動。正因如此,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才會一方面強調「改善和發展中日兩國關係」是中方的一貫立場,同時又義正詞嚴地指出:「我們希望日方言行一致,將改善中日關係的積極表態切實落實到政策和行動中去。」畢竟,言行合一才能取信於人。(責任編輯 王 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市值6500億前,馬斯克領不到薪水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