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可妞兒愛學習
請注意:
需授權轉載;
轉載時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
在剛剛過去的聖誕期間,我回國短暫地休息了一下。在美國生活了一年多的時間,很多事情已經習以為常,這趟回國才又體會到差別。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和中國在生活上的一些不同吧。
GIF
1. 熱水/暖氣/空調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長江以南的冬天是沒有暖氣的……
我身為一個廣州人,第一年在北京上大學的時候徹底被暖氣征服。
GIF
要知道,南方的濕冷真的是透心涼心飛揚,只要氣溫降到10度以下就很難熬。
而在加州這個常年溫度都穩定在10-25℃的地方,美國卻是家家戶戶有暖氣,以至於我一個冬天都可以只穿短袖+外套。
此外,我最喜歡的一點是,美國的所有水龍頭都是左邊熱水右邊冷水(包括所有廚房、淋浴、家裡的廁所、公共廁所……)
再也不用擔心冬天刷牙、洗手的問題了。
2. 洗衣服
美國人通常是一周才洗一次衣服。
GIF
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洗衣機,如果住的是公寓大樓,一般是有專門的洗衣房,洗衣房裡面有很多滾筒洗衣機還有乾衣機。
《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里很多場景都在公寓的洗衣間。
GIF
乾衣機真的是太好用了!!
要知道,來自廣州的我最怕的就是回南天衣服不幹,住校多年,濕漉漉帶霉味的衣服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極深的陰影……
洗完直接送進乾衣機烘乾,還不用晒衣服、收衣服,簡直不要太方便!!
GIF
3. 交通
美國真真是地廣人稀,公共交通不發達,如果沒有車簡直寸步難行。
比起國內,美國的路很寬,車距也很大,稍微離得近點就會被人響喇叭。
高速公路不用交路費,嗖的一下就衝上去了
GIF
加州的司機飆起車來真的不要命。但最快的卻不是汽車,而是摩托車…遇到飆車的摩托隊還是讓著點的好,太嚇人了。
美國的交規和中國差不多,最特別的是有個叫Stop Sign的東西。
GIF
不管前方有沒有人和車,只要遇到Stop Sign,車就一定得在線前面停死。
美國沒啥攝像頭,主要是靠警察蹲點。違規罰款很厲害,如果沒停Stop Sign就要罰200多刀,還要上法規課。
3. 垃圾回收
在美國,生活垃圾要簡單分類,主要是把可回收的垃圾挑出來。
GIF
很多書都是用再生紙來印製的,這樣的書頁面偏黃而且很輕,但是一點也不影響閱讀。
3. 塑料及BPA
我在美國見到的所有一次性飯盒都是紙盒子(顏色偏黃,不知道是不是再生紙)。
而國內幾乎所有的一次性飯盒都是白色的泡沫塑料,這種塑料飯盒含有很多危害人體的成分,如BPA。
有許多項研究(主要是動物實驗) 顯示,孕婦及嬰幼兒即使接觸到低劑量的BPA,也可能影響到嬰幼兒的大腦和內分泌系統的發育。
美國人真的特別注意塑料含不含BPA,在亞馬遜上,只要是塑料包裝的物品就有人在下面問塑料是不是BPA-free。
4. 超市
美國的蔬菜都是洗好包裝好放在超市裡賣的,肉類也是切好包裝好,在超市裡幾乎見不到整條的整隻的…
美國超市的商品種類細化到令人髮指,一個類型的果醬、麵包可以輕輕鬆鬆擺滿一整排的貨架。
奶製品的種類更是千奇百怪:不同脂肪含量的牛奶、不同脂肪含量的酸奶、不同脂肪含量的乳酪、不同脂肪含量的奶油。
垃圾食品簡直是又多又大,我感覺所有的包裝都是國內的1-2倍。
我最不喜歡的是美國的東西都是大包大包地賣:比如你想買單個夾子,經常就只能買50個包裝的;買一捆衛生紙可以用到天荒地老;一瓶奶喝到吐都喝不完……
這大概和美國人逛超市的頻率有關。
美國很少小便利店,一般是半個多小時車程內只有一個商業區,所以美國人一般是一周全家開車去採購一次蔬菜食品。
而在廣州,幾乎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超市檔口,我家裡也是每天都買菜做飯的。
5. 有機/無轉基因/草飼/無麩質/無乳糖
美國人在食品上的等級、標籤很多很多。
最高級的就是Organic(有機食品),只要打上了這個標籤,價格一般就高出20%-50%。有機意味著沒有加化學肥料、不喂人工飼料、沒有打激素等等……
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對有機的標籤很是不屑,但呆久了才知道很多非有機的食品加工生產過程「慘不忍睹」,尤其是肉蛋奶類的激素問題。於是現在也學著用高價買個放心。
6. 消費稅/小費
這可能是我最不習慣的一點。
美國所有的「人工服務」都是要給小費的:餐館吃飯、酒店住宿、搭計程車、理髮店、按摩店……
GIF
在餐館,只要你坐下來吃飯,就得多給15%的小費。
GIF
美國的所有商品在結賬的時候都會再加一重消費稅,也就是說你看到的商品標價不是商品的最終價……
7. 機械化
由於美國人工很貴,所以幾乎能用機器就用機器。
最讓我開眼界的是美國人清理落葉,不是用掃的,而是用吹的。
環衛工人拿著一根空氣噴槍,輕輕鬆鬆就把滿地落葉吹成一堆……
如果是平地,還有專門撿落葉的小車,開著車嘟嚕嘟嚕兜一圈就把葉子都撿完了。
8. 信用社會
歐美國家都是信用社會。刷卡然後支付賬單來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這樣在買房買車的時候就能比較容易地申請到貸款。
GIF
這種信用社會其實就是文明社會對人的自律、慎獨的信賴與要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
例如退款退貨,幾乎只要你開口,商家就會同意。哪怕你這件衣服已經穿了一年,甚至已經快用完了的化妝品……
GIF
9. 禮貌
美國人似乎時時刻刻都是開開心心的,在路上經常會看到陌生人微笑著跟你問好:How are you doing?
GIF
在收銀台、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都是笑眯眯的,在結賬或者借還書的短暫間隙,和你問問好、嘮嘮嗑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在超市、路上不小心擋了別人的路或者碰到別人,大家都會很不好意思地說Sorry。
當你滿手是東西的時候,在電梯間、門口總是會有人主動幫忙hold住門。甚至當你離得很遠的時候,對方都會一直站在那裡等你過來。
GIF
在路上開車,如果看到有行人,車遠遠地就會減速,做個手勢讓你過去。
這種謙讓和禮貌的氛圍確實是很影響人,在這種環境下呆久了,我自然而然地也會學著去做。
相互尊重的感覺確實很好。
一點點感悟
出國以前對國外的認識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出國之後有機會體味一點一滴的生活文化差別。
或許發達國家都像如此:物質豐富、生活舒適、文明禮讓。但也的的確確缺乏了一點活力與生機。
這趟回國,感覺中國真的是充滿活力與生機。
短短一年,我就看到自己家附近又冒出了許多新的商鋪和餐館,移動支付全普及了,共享單車到處都是……
看到如此景象,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GIF
其實,國內生活的物質上已經和發達國家差不多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咱有萬能的淘寶。
「發達國家」發達的不僅是物質享受,還有文明和修養的積澱。
當我們奔了小康、填飽了肚子,下一步更多的是要想方設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生活得更快樂幸福。


TAG:可妞兒愛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