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浩蕩的上古氣息,在這裡撲面而來……

浩蕩的上古氣息,在這裡撲面而來……

所謂「晉城」系指原晉城縣域,現設一市、一區、一縣。晉城位於華夏文明的搖籃之中,又扼山西高原聯繫中原地區的咽路,歷史深邃而燦爛,沿革紛繁以迷亂。

縣域歷為郡州治所,郡州之興廢盛衰同縣運休戚與共,而澤州縣實承之縣,名源於州,晉城市名源於縣實承之州,縣市郡州更息息相關。《澤州府志》(下稱府志)亦稱「輿地沿革」,他州郡亦多有,而未有澤之繁多也。今州也,而郡之、縣之、州之,倏郡而州、倏州而縣。方數百里而變易廢置為舉棋不定。」這為我們的控究增添了莫大的難度,莫多疑量,也反彈得莫大動力,莫多樂趣。是敢奮無知之勇,小心求證復加大膽推斷,衍為漫話。

為敘述簡便而定義清晰,愚封盤長考,擬就《公告》如下:凡前後綴予以限定,則以「澤州」指現晉城市域,「晉城」指晉城市縣域。

先晉傳說

1、蚩尤治鐵

對於晉城市而言,歸屬晉國之前沿屬傳說階段。由此上溯,將視野放到整個澤州,才足讀懂自己的前半部文明史(舊中國而不僅點及各縣)。

炎帝、黃帝從關中共同向東發展,黃帝族治汾河北上,然後東出太行;炎帝族沿黃河東出,然後北上太行。遭遇向西發展至晉冀豫交界地區的九黎部落,雙方發生軍事衝突。這是部落融合中的一個重大事件,註定要有一方為歷史的進步付出沉重的代價,最終炎黃聯合戰敗九黎並擒殺其首領蚩尤。

傳說蚩尤於晉城發明冶鐵技術,鍛造農具兵器。冶鐵始於春秋,但這個傳說除可說明晉城冶鐵之早,足證斯土斯民還是蠻敬重蚩尤的。從「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的記述來看,蚩尤在東夷上下具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甚或以為華夏族初為炎、黃、蚩三族融合面民,蚩尤應與炎黃並稱「中華三祖」。筆者深表同情與支持。不過勝王敗寇,民族心理恐怕難以接受。何況此例一開,四祖、五祖、六祖的都會找上門來,不可收拾。——傳聞某老永垂,多有領著孩子來爭「郭夫人」的名份的,怎麼會給呢?

2、炎帝故國

當初炎帝族不敵能征慣戰的九黎,向黃帝求援,建立了以黃帝為首領的炎黃聯盟,或者說黃帝趁機吞併炎帝族,這便是華夏族的「基因」。近年在高平、長子、長治一帶發現了豐富的炎帝族活動遺迹,如羊頭山上的神農城、五穀畦和高平莊裡的炎帝陵。炎帝族長於農耕,在此嘗百穀、興農事合乎情理。《府志.雜著》載《羊頭山新記》雲,「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

炎帝陵最聞者位於湖南。設若炎帝族一支徒於湖南時,炎黃早已融合,炎帝族作為一個整體並不存在,即使還有號為「炎帝」的首領,也僅是拉大旗而已。在這一種可能之處,合理的解釋應是炎帝族後人奉祖以祀。「舜耕歷山」就是這種情況,舜部後人四方散布,遂到處有舜的傳說。炎帝族遷徒之處,也應當多少不一地留下炎帝的「遺迹」與傳說。

3、女媧補天

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為太行山三大神話,盡展民族精神,皆結緣於澤州。太行王屋其名迄今,為愚公之鄉。炎帝之婦游於東海淹死,遂化為精衛鳥,銜西冊木石去填東海。西山即長子、高平、沁水交界這發鳩山。高平羊頭山亦有「銜木處」。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天,本不似前二可考正源,其傳說地遂多多矣。晉城亦有一處,浮山「北谷有媧皇窟,中空如囊,傳為鍊石補天處。」宋人崔公度因有《感山賦》,並還由這文章混得一官半職。

4、舜耕歷山

至原始社會末斯堯、舜、禹三代,雖文獻不足,但大致可信。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晉城均屬「帝都畿內」。《禹貢》劃天下為九州,不過一種大略的地理區劃而已。似今所謂「長河片」,實際上並沒有一位什麼「片長」來領導全域。

大禹治水是這一時期的天字第一號大事,澤州自非重點,奔波留跡或然。對澤州而言,較重要的傳說當為舜耕於歷山,漁於獲澤了。那蒲坂雖不太遠,想舜日理萬機,怎會常來漁耕?未人政前乃「東夷之人」,以魯之歷山為是。至於天下有歷山必有舜跡,顯為舜部後人徒居後,命名了許多歷山,衍生出無數故事。

晉城以一座文廟就演繹得千古流傳的「孔子回車」,何況又早出遼遠的舜呢?

5、桀居「高都」

夏只是作為各部落的盟主,其域並不甚廣,主要為豫西北到晉西南一帶。從吳起所言「夏王之國,左天門之險,右天峪之陽,盧澤在其北,伊洛出其南」約略可見。《縣誌》引曰「夏桀居天門」,「桀始遷於垂」。「天門」即盛名之天井關,「垂」即高都垂棘山。垂棘洞產生垂棘玉,後人刻有「夏桀王遷都處」。桀之所以離開統治重心臨此,當然只能是成湯伐夏敗退中的一處據點而已。

6、湯禱桑林

殷商五遷其都,多在豫北太行山前,一年在山西河津。可知澤州必仍「帝畿之內」。相傳成湯時曾七年大旱,祈雨不至,湯縱身蹈火,大雨沛下。河南偃師有「桑林」之地,當為禱雨正傳。但各地傳說繁衍。

伊侯山即以伊尹曾有湯王桑 林祈雨路經而得名(別說伊尹生於此),有伊侯廟和湯王祠。《府志.古迹》雲,「桑林在城北伊侯山,程明道遺書澤州北望有桑林,」又於陽城縣雲,「湯二十四年大旱,王禱於桑林,雨。......桑林大獲皆湯之樂。」可見均為附會。但其傳說及廣建湯王廟的深層原因卻是晉城十年九旱,常望雲霓。尤其「元皇慶年間大旱,詔天下立成湯廟,隨時祈禱。」更使晉城湯王廟達數十年之盛。

7、箕子創棋

殷末名臣箕子放逐陵川,於棋子山發明圍棋,跡近史實,決非隨處「爛河」傳說可比。大略放逐或隱居的心情浸透了黑白世界,這「手談」倒是蠻適合隱士的。另一方面,圍棋又布滿了太多的陷井與蒙面大漢,不是曾處於政治漩渦中心的智者,但靠卧觀天象的隱士決難憑空創出。箕子具備這兩種身份,他的專利應當支持。

8、穆王博局

西周政治中心西移,上黨一帶炎帝族後人早已破落,「蓋以國小無綱紀禮法而民俗鄙陋頗同夷狄,然以火王猶知尚赤,故謂『赤狄。」——不讀這《羊頭山新記》,真想不到上黨地區的「赤狄」竟如此顯赫的淵源!位於「四塞之國」,終於落伍太遠,唯余「尚赤」這一炎帝族本色。味之澀如十九世紀的大清帝國。赤狄各支不相統屬,晉城一支稱「鐸翟(通「狄」)。

周穆天子性愛遊山玩水,最遠曾至瑤池,與西王母是戀愛著的了。「瑤池阿母綺窗開......穆王何事不重來?』痴痴相望。——此番出行,路線為由洛陽上晉城到太原再出塞折西,也就是說,我們的太洛公路走向,那時已是一條大道了。據《府志》,穆王五十五年,「命駕入駿之乘,赤驥之駟,造父為御,南征翔行,逕絕翟道,升開太行。」過天井關,「井周有井伯,穆天子與井公博。」雖然勝負不得而知,但能夠始則棋逢對手,終而人對緣份,這都是宮內「寡人」所難體味的,不虛此行。

晉城市擁有炎帝陵與棋子山兩塊「聖地」,想一想十數億炎黃子孫與上億棋迷,這是多麼富饒的旅遊金礦!筆者雖然忍痛將歷山與舜分開,但它不僅自然風光奇秀,還有距1.6--2.4萬年國內外聞名的下川古人類文化遺址,同樣是不可多得的富礦。僅此可見,晉城市發展旅遊業,前景不可限量。

二 戰國風雲

9、文公霸業,高都入晉

入晉年代,《縣誌》大略曰「春秋中」,《府志雲「春秋時鐸翟所居,及士會滅之而後入晉。」《史記》亦云景公七年(前593)。「晉使隋會滅赤狄」。長治一帶無疑此時入晉,但赤狄各支既然興滅不一,高都近晉,應當略早。晉獻公時國力初盛,影響已及。五年(前672)伐驪戎,得驪姬姐妹,雙納寵宮。可見陽城出美女,自古已然。

文公二年(前635),「襄王避昭叔之難,晉文公納王。行賂於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翟,以求東道。」此時高都一帶尚為翟戎所據,所謂「東道」大略即今晉韓公路走向。文公勤王不僅始振霸聲,而且得襄王之賜,始啟南陽(今沁陽一帶)。是冬即取原國(濟源西北),拓開了本土至南陽的通道。為求唇齒相依,河山共固,下一步必然要打高都獲澤的主意。

《呂氏春秋》載「襄王二十八前(前624)晉侯西伐巴蜀(今汾陽),遷巴子於高都。」這便是巴子城、巴公的來歷。此時為晉襄公四年。由是而觀,高都入晉當在前635——前624年間,推測應在文公時。

至春秋末期,澤州地面大略為高都、獲澤、端氏、泫氏四邑。

10、三家分晉,高都屬魏

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晉,晉公成為附庸,僅有絳、曲沃二城。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前376年,三家滅晉,遷晉公子端氏。——三晉突起,揭開了戰國時代的扉頁。高都先屬魏,繼易韓,再歸魏,後秦取,終入秦,風起雲湧五部曲,恰好緊扣戰國時代的五個主題。

東齊西秦,北燕南楚,七雄逐鹿,良禽擇木。魏文侯(前424——前396在位)任用李悝變法,首先強盛起來。當時外有吳起、西門豹、樂羊等,人才濟濟,脾睨六國。魏首先強大是戰國時期的第一個主題。

這一時期三晉之間亦互有攻伐,上黨地區成為三方力量消長的要地,正式走到了歷史的前台。據《史記正義》,上黨版圖瓜分基本穩定之後的格局是:「趙得沁、儀(今和順)二州之地,韓猶有潞州及澤州之半,半屬趙、魏。」高都為魏縣。——晉首置郡縣,但互不統屬,以邊地置郡,內地置縣。故有「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之賞。高都置縣,言魏確鑿,言晉待考,總之要先於所謂「秦置」。

11、魏韓易地,高都歸韓

三晉歷經六卿分祁氏、羊舌氏,四卿分范氏、中行氏、三卿分知氏,分晉,又大舉攻掠別國,故其疆域多犬交錯。趙有山西中北、河北西南部,尚較連貫。而韓有山西東南、河南中西部,魏有山西西南、河南東北部,之間便扭作「X」形。

為使兩大片國土較為成塊並取得較便利的聯繫通道,魏韓達成了交換部分土地的協議,即以魏之上黨部易韓之南陽部。周認為這場交易於已不利,以利害說動楚趙,出兵止易。但易地「整形」既然於韓魏雙方自利,過後還是很快做到了交割。這樣,高都、獲澤二縣又歸韓國。韓有上黨,魏有南陽,各自成塊,便於管理。然而,局部的改善難以補救兩國國土根本性的缺陷。韓兩塊國土相隔,魏僅以垣曲——濟源一線相系,是以日後秦能輕取魏之河東,韓之上黨。

雖然易地「年月莫考」,推測應在魏惠王時。魏歷文侯,武侯至惠王,國力達到極盛。惠王遷都大梁,自對聯絡安邑老窩的通道格外關注。其時也是魏盛極而衰的轉折點。齊用孫臏兩次大敗魏,從此一蹶不振。魏齊爭霸是戰國時期的第二個主題。

12、高都與周,張冠李戴

《縣誌》謂「據史記郝王十六年韓以高都與周」。想周至高都,涉水翻山,魏居其間,得之何益?《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分別注曰:今河南新城縣高都城也;高都,韓邑,今屬上黨也;高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闕縣北三十五里。——一、三實為同一處,應是此鄰周之高都。——片言而攫實利,戰國縱橫家的功夫可見一斑。

13、信陵寵論,韓歸高都

當魏衰弱之時,經過商鞅變法的秦日益強盛,相繼伐取了魏河西、河東之地。以後多次進逼大梁,遭遭滿載而歸。秦齊雙強是戰國時期的第三個主題。

魏安厘王(前276——前243年在位)初年,因齊、楚攻魏,秦曾求之,「欲親秦而伐韓,以求故地」。王弟信陵君(魏公子無忌)以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的眼光加以諫止,指出秦「有虎狼之心」,「非盡亡天下之國而臣海內,必不休矣」。堅持主張與楚、趙結盟,共同救韓,存韓以為安魏屏障。並提出歷史上最早的商品道路的創意:開闢一條由韓都新鄭經魏之修武、輝縣一帶至韓上黨的捷徑,使韓德魏。且可「出人賦之」,收一筆過路費「足以富國」。這一精避見解有力地扼制了秦對六國的蠶食,惜墨如金的太史公給予大段篇幅,足見讚賞之至。韓感以高都歸。果如信陵君所料,「此士民不勞而故地得,其功多於與秦共伐韓,而又與強秦鄰之禍也。」

14、相如全玉,趙國跡存

前307年以後,趙武靈王、惠文王通過軍事改革和整頓內政,國力大增,成為三晉中唯一可與秦抗衡者。今義城、魯村一帶趙國傳說多系此時。莒山傳系藺相如故鄉,存廟及衣冠冢;固山傳為廉頗堅壁拒秦地,有廉將軍廟。《縣誌》載壇嶺頭「傳雲舍人懷璧由間道歸趙路經此,以地理考之或然。」民間亦有舍人失璧於強人,相如索還的故事。地名因曰「全玉嶺」。還傳廉頗曾攻一強人山頭,百姓獻言有「不成功,難成功」而得「北城公、南城公」二村名,演為今之上下城公。甚至上城公村丹河對岸還有「孤兒洞」,傳為程嬰藏趙武處。義城如系「長平之戰」前韓上黨守馮亭所獻十七城之一,則屬趙時日甚短。甚至趙可能還不來得及接收,就亡之於秦了。雖然較可信者唯完璧歸趙之途,但何以會有如此豐厚的趙國傳說,確是一種值得探究的歷史文化現象。

15、秦取高都,信陵退敵

秦奪天下的既定方針是取上黨而後臨中原。「長平之戰」(前260)使趙實力大損,此前樂毅掃齊,齊已元氣大喪,秦成為唯一強國。齊趙削弱是戰國時期的第四個主題。

前259年至前257年,秦乘勢烏黑邯鄲。信陵君作出了他一生中光芒四射的壯舉——竊符救趙,有力地陰遏了秦軍的擴張勢頭,一定程序上維持了秦與六國的均勢。但六國積弱,魏公子又居趙,秦仍加緊蠶食。前247年,秦將蒙驁攻取魏高都、汲,其勢甚銳。

國勢危急,安里王幾請信陵君。各國聞魏公子還國,紛紛出兵。信陵君率五國之兵大破秦軍,乘勝追殺函谷關,蒙驁龜縮河外。隨之儘管魏王畏信陵君賢能,兼秦施反間,解除了他的兵權,秦兵仍然不敢再出關。

16、秦滅六國,高都縣擴

無所作為,英雄消磨。前242年,信陵君悲憤辭世。秦再無所忌憚,大舉攻伐六國,展開了戰國時期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主題。前230年滅韓,前228年滅趙,前225年滅魏。前221年,秦統一中國,置高都縣屬上黨郡,轄境當晉城、高平、陵川三縣地。

另外,置獲澤縣屬河東郡,當陽城、沁水二縣地。——這個二分格局日後曾三次閃現:一是北周的高平、安平二郡,二是唐初的建州(後為蓋州),澤州二州,三是大躍進時的晉城、陽城二縣。

遙想魏事,感慨良多。初於七雄中首先強盛,威焰中天,何其壯哉!後如信陵君所不願見,水淹大梁,何其悲哉!魏之盛衰存亡,無不繫於人才之得失矣!文侯師田子方曾語驕太子(武侯):「一言不合,則去吳越。」可以想見,戰國時代人才流動、雙向選擇提供了怎樣空前絕後的歷史機遇。戰國有三次影響了歷史進程的變法,繼李悝大展韜略之後,吳起受排擠而走楚,衛鞅遭冷遇而入秦,魏何以不滯!至親一忌賢妒能之龐涓,去一神機妙策之孫臏,何以不衰!最後天賜一信陵君,而不敢任,何以不亡!

三 漢唐變遷

17、高都陽河,漢魏無改

由漢迄唐,晉城地區行政區劃史可分為三個階段:漢魏基本穩定,北朝變動劇烈,隋唐趨於新的穩定,奠定後之基礎。從分郡、移治、並縣,到設澤州和晉城縣,一路留下了五座里程碑。

西漢由高都縣析出今高平、陵川這地置泫氏縣,另於縣西北分高陽河縣,屬并州上黨郡。獲澤縣則析出端氏縣,均屬河東郡。東漢改陽阿獲澤縣為「侯國」,魏復改為縣。這一階段晉城基本穩定為高都、陽阿二縣(侯國),其縣治偏北,除便於聯繫郡治外,也說明當時所開發者僅限於盆地、河谷條件較優地區。

陽城士曾引經據典:《辭海》「陽河」條:「古縣名。漢置。在今山西衛陽城西北。」認為其治位於陽陵村。顯然大謬。漢時陽阿、高都屬上黨郡,獲澤屬河東郡,在獲澤之西有上黨轄縣不可思議。新《陽城縣誌》已予辯駁。不過流謬仍廣,似《山西縣市簡志》(1990年版)就獲澤、陽阿並列然後衍生陽城縣,可見任何權威都不會絕對正確。

18、西燕分郡,「太行斷裂」

西晉初年經過短暫統一,便陷入了「八王這亂」。上黨地區成為民族大激蕩的舞台中心,漢(前趙)、後趙、冉魏、北燕相繼走馬。370年,前秦大將王猛取上黨,統一北方。淝水之戰後,五胡貴族紛紛擺脫前秦控制,建立起獨立政權。西燕經過幾度傾軋,慕容永於386年在長子稱帝。394年為後燕所滅。

西燕雖祚運數年,卻做出了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分上黨置興郡。同時復置晉初裁省的陽阿縣,為郡治。一般而言,郡治應設於縣城,基礎較好,防務較簡,財力較省,但大抵因陽阿甫復,其這四縣嫌偏,「治陽阿」並不在陽阿縣城,而是在去城四十里許另擇適中形勝之地新建。今猶存「建興村」已僅是川底鄉焦河村轄下的一個自然村了。——裴允中先生考證「前建興」即治陽阿(參見下節),姑存兩說。

置建興郡略似今本市西巷、後河之分村,主觀動機應在於西燕國狹,想增加幾個管轄單位,聽來郡多勢眾。客觀上正好切合上黨南部為一相對完整的地理單元,舊中國時即有「兩上黨」之稱。這漫不經心的一筆,聳起了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南上黨從此出現了統縣政區。——設地級晉城市時,有好事之徒僅為安土重遷,就大驚失色疾呼「太行山斷裂」實幼稚可笑,殊不知「斷裂」已「往事越千年」矣!

19、北魏高都,始治今城。

395年,後燕攻北魏大敗,次年魏兵南下,盡有山西、河北之地,439年統一北方。448年省建興改置高都郡 。是歲北魏對轄下行政區作了較大調整。

《縣誌.沿革》,太平真君九年省建興改置高都郡在今縣治,非漢之高都也。」

移郡而名高都,說明當時高都縣已先遷來。高都之興,緣於地處盆地中心,但東西漢以來,其偏離交通要道的缺陷日益突出,同時位置亦嫌偏僻,管轄中南部多有不變,縣治遷移在所難免。北魏興於塞北,大同至洛陽的南北大道更形重要,移郡顯然是在選擇一個足以控扼中原的據點。北後1500餘年郡州縣治基本穩定於此,足見為深謀遠慮之舉,縣郡移治這座里程稗的份量也在所不輕。

464年高都郡又改為建興郡,這樣便有了「前後建興」之分。隨著建興而復的陽阿縣又隨後建興而省,真乃「成也蕭,敗也何」。這可能也是一次涉及面較廣的政區調整。《縣誌》認為僅復舊名、未移郡治;而生活於後建興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所記建興郡治與沁水、陽阿水(今長河)的相對位置,均為今建興村。裴雞允中先生經過潛心考證,確認應為後者。

建興東踞桃固嶺,西臨河阿水,主要為一軍事要塞。既可以策應高都、獲澤兩翼,又扼出沁河下洛陽的要道——一條毫無經濟意義而極富戰略價值的小路。而向北,則過陽阿、泫氏人上黨,聯絡郡內亦稱便。總之,移郡仍然是在選擇控扼中原,聯絡南北的據點,它由郡治建興和縣治高都共同擔當。此時,魏都仍在平城。

20、魏升「建州」,齊省「陽河」

北魏末(529)建興郡改置「建州」,領四郡十縣。其中高都郡領高都、陽阿(又復),長平郡領泫氏、高平(新置),安平郡領端氏、獲澤。另一郡為數年前剛由建興等郡析置的仄寧郡。此時北上黨各郡仍屬并州,南上黨設州無疑是行政地位的提升,表明朝延對其屏翰京題的倚重。也因此第一次有了澤州和晉城地區的人口統計數字:據《魏書.地形志》,建州,戶18940,口75300;高都郡,戶6499,口27635。所謂「建州治高都城」,當然是指高都縣治,並非漢之高都。不過這兩高都也確實造成一千多年的公案,「剪不斷,理還亂」。

基於州郡縣三級制大量出現「百室外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循名督實,事歸烏有」的弊端,北齊文宣帝於天保七年(556)對行政區划進行了全面的治理整頓,「並省3州153郡589縣」,冗官稍裁。

建州首先是撤掉戶僅千餘、縣竟為四的泰寧郡,西獲澤縣並歸獲澤,東永安縣改為永寧縣,西河、高延二縣西隸另組,基本確定了以後澤州的西界。另外省陽阿入高都,省泫氏入高平。建州領高都、長平、安平等三郡。——人們總多疑惑,郡怎麼會僅領一縣?事實上北朝郡這一級經常唯有名義,並無郡守視事,幫州越郡而領縣。——陽阿歷三浮三沉終入高都,基本形成後之縣境,豎起了第三座里程稗。

21、周廢「高都」,「建州」為縣

齊、周(連帶前之東、西魏)常於建州兵戎相見,一段時期雙方都委有建州刺史。不過山西絕大部分屬齊,周只能是「敵後武工隊」。北周統一北方,自然先取安平郡;及取建州後又未將安平還隸,是以建州僅領二郡二縣。宣政二年(579),撤建州並高都、長平為高平郡。郡域為秦高都縣域,郡治也順理成章地選擇了高都故域。同時撤高都縣,以「建州」轄縣域。千年輝煌的「高都」從此僅為村鎮名,而「建州」由統郡反為郡統,遂令人起「河東河西」之嘆。

效區改為澤州縣後,或作俏皮語:「過去澤州管晉城,如今晉城管澤州,真是皇帝老兒輪流坐。」建州為澤州前身,已有此經歷,何必多怪?「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統治者一時興至,曷不可為,孰奈之何

塞翁失馬。這次政區調整,雖然留下了「建州」為縣、「高平」名郡 (已有高平縣,而郡治不在該縣)兩大敗筆,但由於廢「高都」縣名卸下了歷史包袱,不合理的極致成為黎明前的黑暗:為「澤州」與「晉城」的噴薄準備了充分的氛圍。

22、隋文裁郡,「澤州」出世

隋開皇三年(583),隋文帝在全國正式推行州縣二級制,這是行政區劃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州」取代「郡」成為統縣政區,是州、郡越劃越小的自然結果,僅轄一、二縣的郡已失去了繼續存在的理由。儘管日後還有兩次短暫的反動,但「郡」畢竟「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是歲裁高平、安平二郡置「澤州」成為第四座里程碑。十八年改「建州」為「丹川」,理順了上下級政區名稱。同時改永寧縣為沁水縣,加之十六年從高平分出的陵川縣,形成了澤州六縣的格局(另二為獲澤、端氏)自此穩定了近八個世紀。----澤州之得名,迄無確論,推測澤州初期仍高平郡治(今高都),以南臨源澤水(今巴公河)得名。隋受周「禪」,衙門官員相沿,加之裁郡設州又是全國性的,驟變不易 ,必盡量利用舊有基礎。至於何徙時治今治,當以改「丹川」縣至改長平郡時較為合理。

隋煬帝一高興,又改州為郡,大業三年(607)澤州為長平郡,治丹川。命名所據推測有二:一是「長平」知名度高且曾為郡名;二是丹川縣、長平郡名稱相宜。丹川以丹河名,丹河傳系「長平之戰」秦坑趙座四十萬而血染得名(應為以源出丹朱嶺得名)。----雖然理由挺充足,但事實證明行不通。

23、唐初州顛「晉城」脫穎

唐初行政區劃劇變,《縣誌》、《府志》自身也覺迷離。隨義寧二年(618)年李淵改長平郡為澤州,同年五月稱帝改武德元年,又分為建、澤二州。建州在丹川,以故治復故名;澤州移獲澤,亦自相宜。一年兩變,惹得後人生出唐初澤州究竟「本隨長平郡治」還是「治獲澤」之煩惱。武德三年於長平置蓋州。這似戰爭時期行政區劃的一種便宜設置,未幾建、蓋、澤三州並為大澤州:首先,六年撤建州入蓋州,而蓋州來治;然後,八年澤州徙治端氏;最終貞觀元年(627)省蓋州入澤州,而澤州來治。

當州狂顛,縣焉得寧?武德三年析丹川置晉城縣,九年又省丹川入晉城。以三晉曾於高都而得名的奉祀晉君「晉城」,一躍龍門成為第五座里程碑。初置時具體操作為於高都新置一丹川縣,原丹川縣治改為晉城。之所以新縣老治、老縣新治推磨半圈,蓋不忍丹川名背其實。這般處理顯見唐祖為黃明領袖。

太宗登基於武德九年,並省州縣是「新官上任」的「頭把火」,此後,「澤州」及「晉城」其域其治其名各安其位。志載澤州城建於貞觀初,其實北魏高都即已有城垣。確切地說法應是,復大澤州後修起了青磚城牆;鳥槍換炮,褐色的「土圍子」完成了歷史使命。

雄才大略的唐明皇竟然隋煬同好,一時高興就改州為郡。天寶元年(742)年澤州又成了高平郡。(同時改獲澤為「陽城」)。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楊某改我澤州而送大隋,李某復起郡稱而葬盛唐。看似笑談其實卻也有些道理:第一,從「州」取代「郡」的演變進程來看,廢州復郡當屬逆流而動;第二,從復用的郡名「長平」、「高平」來看,極易混淆,喪失了地名的指位功能。昏君誤國,大可一葉知秋。——開元盛世是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到渠成,竟有人奉花花太歲為英雄,弄出一部煌煌巨片來。嘻!

24、梁主雅興,「丹川」回光

僅僅過了16年,肅宗就改回「澤州」。並設澤潞軍節度使駐潞州,曾增領過北、東、南三方數州。大曆元年(766),代宗又賜號「照義軍」。唐賴我上黨屏拒「河朔三鎮」,得以苟延殘喘一個多世紀。晚唐會昌四年(844)依李德裕所奏,澤州改隸河陽節度(駐孟州),以割太行之險,共護兩都。這一段特殊插曲可稱之「太行山崩塌」,或早生千年當須頭撞不周了。

唐末至五代前期,澤州地區以其舉足輕重的戰略價值,成為梁王朱全忠、晉王李克用兩大軍事集團爭奪的「大場」,史稱「梁晉之爭」。其間征戰不斷,得失無常。天復元年,澤州為朱全忠所得。天佑二年(905),已挾天子的朱全忠改晉城為丹川縣,同時還陽城改獲澤、黎城改黎亭地大發了一回雅興,大呈一通文采,成為凡頑主必亂改地名的一大佐證。

李克用子李存勖滅梁號「唐」自然要來一番「撥亂反正」,同光元年(923)又復稱晉城。志稱天佑復置丹川,五代沿之,宋初省人晉城。——後唐撥亂而獨漏過爭奪甚烈的丹川,以梁晉世仇似不可能。

紀觀千年變遷,縣及郡州又均可以齊、周之間為界,分為實與名兩個演變階段。實的演變主要是治所的確定與幅員的穩定,至齊基本完成。後雖有小的波動,但時日甚短,往往是名的演變的催化條件。「倏郡而州,倏州而縣。」實際就主要指這一單元。儘管沿革繁多,但「北魏高都即齊周建州、隨丹川、唐晉城,統在今治。(《縣誌.沿革》)」的主線仍然清晰確鑿。

變的動機在優化,效果卻並不皆然。從對待行政區劃與地名這般「小事」,也可看到英主昏君判若霄壤。當然,演變的總趨勢,必定是優化。於是,我們就有了高度吻合自然人文基礎的區劃,選擇了優越區位的城市,以及具有歷史地理淵源的嘉名——「澤州」、「晉城」的形庄義雅音琅,達到了十分完美的高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山西的國寶片段,卻代表了整個五千年輝煌!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