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終獎只有現代有?其實古代一直都有年終獎,北宋的宰相年終獎太誇張了

年終獎只有現代有?其實古代一直都有年終獎,北宋的宰相年終獎太誇張了

若說每到年底大家最期盼的是什麼,除了回家和家人們團聚之外,最期待的就要數領取年終獎了。而每個公司不僅有不一樣的文化,就連發年終獎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一些「奇葩」的年終獎分發方式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比如用手抓現金,抓多少領多少。老闆們也腦洞大開,用各種各樣有趣的方式既讓員工拿到屬於他們的年終獎,還可以很好地和員工們互動。

其實年終獎這一獎勵制度並不是只在現代才有,其實中國古代就有年終獎的制度。而這一制度最早始於東漢。在東漢時期,年終獎不是屬於平民百姓的獎賞,而是屬於達官貴人們的福利,被稱為春賜和臘賜。那麼春賜和臘賜有什麼不同呢?春賜實際上就是在立春這一天皇帝賞賜給文武百官禮品作為獎勵,而臘賜則是在年終的時候皇帝發的福利。

在漢代,領年終獎的武官要比文官領的都很多,像大將軍這樣的武官可以領錢多達30萬,粳米可領200斛,牛肉可領200斤,還有其他很多封賞。有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民間百姓領不到這臘賜,但是達官貴人們的臘賜還是很豐厚的。

古代的帝王在對待發「年終獎」這件事上絲毫不吝嗇,出手十分大方。在東漢,百官的工資是很低的。即使官至大將軍,每個月也只有7000元的月收入,都不及我們現代隨隨便便一個老百姓月薪多,而他們領到的臘賜摺合現在的人民幣差不多10萬元左右。這對於月收入極少的大官們來說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到了清朝,皇帝依然在這件事上毫不吝嗇,據記載,乾隆嘉慶這一時期,每一年皇帝都會賜予王公大臣們賞賜,而百官們每一個人都會收到一個荷包,這種荷包被稱為「歲歲平安」。而其中則裝著金銀玉石等價值不菲的珍寶。

相比漢代和清朝,北宋的「年終獎」可就相差太多了,即使官至宰相也只有5石面,2石米和5隻羊的寒酸賞賜。不過你要是單純的以為北宋官員不幸福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雖然北宋的「年終獎」不多,但是文武百官的工資卻是超乎想像的高。當時的大清官包拯包大人一年的工資加上朝廷各種各樣的補貼加在一起一年會有超過600萬人民幣的超高收入。所以對於北宋的官員來說,他們根本沒有必要貪污,也沒有必要在乎年終獎這一點「小錢」。

而給百官們發賞賜也是按他們的官職地位來發的,皇帝得到寵臣,王公大臣都有很多受賞的機會,有時候哪一位大臣深得皇帝喜愛,皇帝甚至不會動用國庫的錢財,而是自己掏腰包給他發「年終獎」。而那些中下層的官員們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他們辛苦奮鬥一年,卻得不到國家和上級一點慰問和賞賜。

在唐朝和宋朝,朝廷為了讓官員們潔身自好都想盡了一切辦法,而官員們不僅拿著很高的工資而且享有各種各樣的福利,比如可以向民間發放高利貸。那個時候的高利貸不僅不是非法的,而且是朝廷默許的,而很多官員沒錢發高利貸,朝廷就會給他們提供本金。

在這樣的規定下,百官們紛紛在民間放高利貸,而他們的對象大多是有償還能力的商人們。而收上來的利息一部分上交給國家,而另一部分朝廷會以年終獎的形式發給官員們,作為對他們一年來辛苦放貸的獎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他憑著一張假文憑進入黃埔軍校,立功無數卻被蔣介石稱為無恥之徒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