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0年河東30年河西,看古人如何文雅的表達「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30年河東30年河西,看古人如何文雅的表達「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古人的詩作,大都遵循「詩緣情」的要求,以抒情為主。尤其是詩人因為本身境遇發生的變化而發生的感慨,往往在詩中能夠讀出很多的韻味。

可以說,這些詩詞就像是詩人的日記,記錄了詩人的喜怒哀樂。有些詩篇時隔千年,依然讓人讀出新意來。

比如本文要寫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寫古人如何文雅的表達「我胡漢三又回來了」。而且這個詩人還是大名鼎鼎。先看這首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題目是《再游玄都觀》,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詩豪,唐代詩人劉禹錫。

14年前,劉禹錫因為受到排擠,被迫離開京城。14年後,詩人重返舊地。故地重遊,寫出了物是人非的感嘆,更表達出了詩人個人際遇的慨嘆。在詩中,「種桃道士」顯然指的是當時以宦官、權貴為代表的政治勢力。14年前自己受到他們的排擠,14年後自己回歸,而那些惡勢力早已消失不見。

開篇兩句寫詩人所看到的景色,同時也以「苔」、「菜花」來隱喻當時朝廷的沒落、畢竟在劉禹錫在外地被貶的十幾年當中,已經換了3個皇帝,朝局非常混亂。唐文宗即位,劉禹錫歸來,之前玄都觀里的桃花等都早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一片破敗。

後面兩句則是赤裸裸的諷刺了。「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以種桃道士來比喻扶持新貴的權臣,自然地道出了朝廷上人事的變遷,暗喻世事變幻,權貴失勢。詩人在這裡投以輕蔑的嘲笑,從而表現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

劉禹錫被譽為詩豪,仕途一度受挫。但是即便是在遭遇不公的時候,依然安貧樂道寫出《陋室銘》,在遭遇不公的時候依然能寫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已經顯示出了他本身的品性。

而今天劉禹錫忍辱負重,終於回歸朝廷,對於昔日的政治勢力,內心充滿了蔑視和調侃,也顯示出了其本身磊落的品格。雖然用「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來表達劉禹錫的這首詩有所不敬,但是在他的內心,有一份得意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唐代文學史上,有這樣的詩人,實在是唐詩之幸。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30年河東30年河西,看劉禹錫如何文雅的表達「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