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景濤別咆哮了,那是有病

馬景濤別咆哮了,那是有病

這兩天,「咆哮帝」馬景濤因為在綜藝節目上情緒失控的尷尬表演被頂上熱搜。

這期節目的主咖是劉嘉玲,作為多年前曾經合作過的演員,馬景濤作為嘉賓出席。

按照該節目的慣例,每個嘉賓發言完畢要去和主咖擁抱以示禮貌,而到了馬景濤這裡卻畫風大變。

他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上來就熊抱了劉嘉玲,到這裡我們還可以理解為老友見面有點激動。然後他突然把劉嘉玲抱起來轉圈,抱完還不撒手,一手緊摟著劉嘉玲,一邊大喊:「節目組要我剋制克制再克制,可是我剋制不了啊!」

更誇張的是,摁著劉嘉玲的臉,吧唧親了一大口。主持人張紹剛忙勸道:「馬哥,你稍微平靜下。」

在接下來的吐槽環節,他也完全沒有按照編劇寫好的段子發言,而是進行了一場不知所云的即興演說。相比其他嘉賓表演時觀眾的熱烈反應,他發言的時候全場尷尬到寂靜無聲。

事後,馬景濤在微博發文道歉,稱在配合節目方突出自己「咆哮帝」的人設的時候沒有把握好尺度,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咆哮帝」第一次情緒失控了。

和寧靜上節目,兩次在節目中強吻人家擠到鼻子變形。

面對多次合作的陳德容,馬景濤更是說:「為了紀念難得的緣分,應該好好抱著她好好地親一下。」

更是在頒獎典禮上強吻周海媚。

在拍戲的時候甚至會因為情緒太激動,導致合作的女演員受傷。

演員陳紅曾說與馬景濤合作的時候,胳膊被晃的青一塊紫一塊,都不敢穿短袖的衣服。

和他多次合作的陳德容,更是說被他搖的覺得自己胳膊要脫臼了。

種種案例數不勝數,失控一直咆哮帝標籤。

馬景濤的失控行為不僅讓節目氣氛尷尬,更引髮網友熱議:「這麼大人了,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有情緒是件好事

情緒,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似乎一直是一個負面辭彙。

小時候我們,就總是被教導「生氣是不好的,不要總是哭」;在我們初入職場的時候,也總是被要求「說話做事要理智,不能帶情緒。太過情緒化的人會被打上不夠專業的標籤」。

那麼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既然情緒不好,那麼為什麼沒有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被淘汰呢?

首先,有情緒並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所有的情緒,尤其是被人們嫌棄的負面情緒,甚至有關鍵時刻保命的作用。

著名科學家達爾文說,負面情緒是千百年來,生物進化中產生的自我保護和對相對弱勢的保護。

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華爾街的女強人由於長期在男性為主導的公司上班,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包裝成一個理智的、沒有情感波動的人,長期以往她的婚姻出現了問題。

在與心理醫生交談的時候,她說到,在和丈夫的爭吵中,她壯碩的丈夫會用玻璃杯攻擊她。談到當時的感覺,她說,她感到生氣,但是並沒有害怕。

情緒的釋放,跟過去的經驗和記憶有緊密的關係,所以在長期的壓抑之後,她已經忘記了害怕的感覺。忘記恐懼,對人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因為生氣和憤怒會讓你試圖攻擊對方,而害怕會讓你選擇暫時的躲避或者尋求幫助。

一個女性在與成年壯碩男性的對抗中,選擇報警當然是比硬碰硬的打鬥更明智的想法。

所以,保持自己情緒的多樣性,尤其是重視負面情緒,在很多時候可以保命。

人們之所以這麼不喜歡負面情緒,宣揚控制情緒,其實是搞混了情緒的辨識和調控。

情緒會主導行為,決定行為的後果是根據情緒調控能力而決定的。

像節目里的馬景濤,因為想要表現自己的熱情而失控,人們不僅沒有感受到他的熱情,還覺得很尷尬。

又或者是那些喜歡在公共場合大聲說笑的人,他們表達的其實是喜悅的正面情緒,但是因為表達方式的錯誤,也會被認為是沒有社會公德的表現。

根據對台北監獄暴力犯罪的犯人和台北大學生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那些暴力犯比大學生的情緒辨識能力更強。

當問到,你為什麼要犯罪的時候,他們明確的說明:因為不爽。那麼你怎樣做能好一點呢?我扁他一頓就好了。

但是當你去問大學生,他們為什麼不開心,要如何才能開心起來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也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解決辦法。

我們可以生氣,也可以憤怒,所有的情緒都有理由存在,我們無需去控制產生這種情緒的念頭,真正需要控制的是產生這種情緒之後行為的調控。

這也解釋了暴力犯之所以比大學生更容易衝動犯罪的原因,因為他們的情緒穩定性低,無法對辨識出的情緒進行控制,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強烈,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差。

如何面對負面情緒?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情緒問題,有時抑鬱有時憤怒。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由於長期被倡導要壓抑情緒,導致人們在面對情緒問題的時候,遠遠不會像重視身體問題時那樣認真。

而這些被壓抑的情緒是不會自己消散的,只會慢慢累積,這些累積的情緒一旦爆發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歌手黃子韜昨天發出了這樣一條微博,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黃曉明轉發了這條微博進行安慰。

其實黃子韜和黃曉明的做法都是處理負面情緒的好例子。

首先,在面對負面情緒不斷累積的時候,黃子韜沒有選擇任由負面情緒累積下去,而是說出來,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

近幾年,年輕演藝人員因為抑鬱症去世的新聞屢見不鮮,作為公眾人士的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又不能過度的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能選擇默默承受,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慘劇。

而黃曉明的安慰也值得稱道。他並沒有單純的進行「感同身受」的安慰。

研究證明,所謂感同身受並不能緩解負面情緒帶來的傷害。面對受到負面情緒影響的朋友,陪伴式的語言才是最好的安慰方法,也就是黃曉明說的「搭伴兒活著」。

負面情緒要儘早解決,因為他們產生的影響是很長久,持續的。

根據普魯奇克情緒鏈,每一種情緒都有確定的刺激源,都有固定的走向。

那麼我們在管理情緒的時候,就要通過清楚和充分的表達自己,來減少誤解,並且把注意力的焦點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上。

情緒控制最後要做到的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積極的改變,既要完成要做的事情,也要把情緒的宣洩限定在當時的場景下適當的方式里。

情緒研究的應用

我們為什麼這麼重視情緒?

除了傳統的個人情緒影響家庭和社會氛圍的理由之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情緒的研究還有著更加重大的意義。

通過情緒研究,可以幫助視力受損的人讀懂他人的面部表情,也可以幫助患有自閉症的人們解讀情緒。

另外在教育方面,這種情緒研究的科研結果還可以被應用在學習軟體上,當軟體檢測出你又困惑的時候,程序會放慢速度;當你無聊時它會相應的加快速度。這會使教育軟體更接近教室里經驗豐富的老師。

對於肥胖人士來說,情緒管理程序的普及意味著當你的冰箱意識到你的情緒不對勁,它可以自動上鎖來防止你暴飲暴食。

以後想減肥,皺皺眉頭就好。

千百年來的進化歷程中,情緒一直沒有離開人類。它保護弱者,也給人一個宣洩的窗口。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必要,腦內有一百個馬景濤都不可怕,釋放出一個馬景濤才可怕。

參考文獻:

[1] 劉立峰. 馬景濤強吻劉嘉玲 網友:他總愛親別人[Z]. 環球網. 2018-01-24

[2] 白學軍,岳鵬飛. 情緒標註對負性情緒的抑制:來自自主神經活動的證據[J]. 心理學報. 2013-07-15

[3] 張輝華. 個體情緒智力與任務績效:社會網路的視角[J]. 心理學報. 2014-11-15

[4] 李常洪,高培霞, 韓瑞婧, 宋志紅. 消極情緒影響人際信任的線索效應:基於信任博弈範式的檢驗[J]. 管理科學學報. 2014-1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汶川地震少年尋救命恩人,請回答你的2008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