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痹湯,筆者治療四肢麻木的專方專葯

血痹湯,筆者治療四肢麻木的專方專葯

導讀:

「這是我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結晶,是我在臨床除麻祛木的「殺手鐧」,也是我在當地醫務界之所以能爭得一席之地的少有的幾張「看家處方」之一。」

血痹湯治四肢麻木

作者/楊承岐

四肢麻木在臨床非常常見,它的癥狀和中醫學所說的「血痹」非常相似。是腦血管病、頸椎病、周圍神經系統病變的主要癥狀。對其治療,現代醫學多採用營養神經、神經松解術等方法,中醫多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但驗之臨床,往往效與願違。筆者根據「氣虛得麻,血虛得木」的原理,宗《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陰陽形氣俱不足,勿施與針,而調以甘葯」之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基礎上,擬「血痹湯」治療此證,療效滿意。

擬名血痹湯

【藥物組成】黃芪30克,党參15克,白朮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烏梢蛇10克,雞血藤15克,甘草6克。

【功效】補氣生血,通絡治麻。

【主治】腦血管病、頸椎病、腰椎病、神經炎所致的四肢麻木。

【方解】「氣虛則麻,血虛則木。」實際在臨床很難將麻木截然分開,往往麻木同病。本方以黃芪、党參、白朮、甘草健脾益氣。「氣行則血行」,氣旺則可鼓舞血行;而「氣血同源」,同樣氣旺則可以培植血液生化之源。當歸、白芍補血。桂枝辛溫通絡,鼓舞血行,與白芍同用,調和營衛,疏通絡脈。烏梢蛇搜風活絡,興奮神經,治頑麻血痹。雞血藤活血通絡,配當歸活血補血,使血流暢通而不傷新血。諸葯相合,氣血旺盛,經絡通暢,血流通利,營衛調和,麻木自除。

典型病例例一

宇某,女,53歲,農民。1998年3月17日就診。

患者自述右上肢麻木,夜間為甚,時常麻醒,尤其是側卧右上肢在上面時更為厲害,影響睡眠,白天活動時也感疼痛,但能忍受。在縣醫院拍片診斷為頸椎骨質增生。多方求治,未見成效而痛麻更甚。患者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語怯聲低,食欲不振,右上肢活動受限,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證屬氣血不足,右上肢痹阻。

黃芪30克,党參15克,白朮12克,焦三仙各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羌活10克,威靈仙12克,秦艽12克,烏梢蛇10克,甘草6克。服藥5劑而麻痛皆輕。繼以血痹湯原方,服藥5劑,麻木消除,食慾旺盛,面色好轉。

典型病例例二

王某,男,50歲,醫生。

患者患腔隙性腦梗死後左半身麻木,每日靜點脈通、曲克蘆丁、脈絡寧、血塞通等,持續一個多月,療效甚微。因系本院同行,我向其介紹血痹湯一試,他半信半疑,沒有服用。又過一周,輸液還不見成效,才勉強一試。沒想到才服藥3劑,麻木感明顯減輕。繼服5劑,豁然痊癒。他如獲至寶,臨床每遇肢麻一證,便欣然以此方治之。皆獲效驗。

體會與結語

「血痹湯」是筆者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結合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教訓,在古方「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基礎上,經反覆篩選藥物,千百次臨床實驗,因繁就簡,去粗存精而總結出的一張治療四肢麻木的「專方專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篇說:「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症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這是我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結晶,是我在臨床除麻祛木的「殺手鐧」,也是我在當地醫務界之所以能爭得一席之地的少有的幾張「看家處方」之一。它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將中醫學的「氣虛得麻,血虛得木」「氣行血行,氣滯血滯」「舒筋活絡」「調和營衛」「活血祛風」和西醫的「營養神經」「松解壓迫(神經)」「(神經)機能代償」等醫理揉合在一塊,蘊藏著無限的玄機。臨床上只要遇到四肢麻木的病人,且以麻為主,不管是神經炎、腦血管病、頸椎病、腰椎病還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只要放膽應用,皆能取得理想的療效。

登場書籍

《三十年基層臨證得失錄》

《三十年基層臨證得失錄》作者楊承岐是河北省石家莊地區的基層醫生,曾任職鄉鎮中心衛生院院長。作者十二歲學醫,十六歲懸壺鄉里。雖然因小兒麻痹症奪去了左腿的健康,但為了診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舊自行車的幫助,走遍了方圓百餘里大小村莊的千家萬戶。作者將其三十多年臨證得失傾囊寫出,毫無保留。所有的觀點和方法都源於臨床又驗之臨床,是他後半生攻病克難的「百寶囊」。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全家人的健康日活動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