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琅琊榜》悲情太子原型:悲天憫人有好報,後代出八個宰相

《琅琊榜》悲情太子原型:悲天憫人有好報,後代出八個宰相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12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從唐初到唐末出現過八位姓蕭的宰相,史稱「八葉宰相」。這八個人實際上都是南梁後裔,南梁滅亡後,蘭陵蕭氏不但沒有衰落滅亡,反而繼續昌盛繁榮,在混亂的南北朝和大一統的隋唐繼續發光發熱,站在國家權力最頂端。而這八個人都出自同一先祖,即南梁昭明太子蕭統,《琅琊榜》中太子祁王殿下的塑造便參考了他的。

《琅琊榜》劇照

一、悲情太子

蕭統,字德施,是梁武帝蕭衍長子、簡文帝蕭綱之兄。公元502年,蕭衍稱帝,同年十一月,年僅一歲的蕭統被立為太子。蕭衍的兒子們都繼承了他身上優良的文學基因,蕭統更是其中佼佼者,除了太子身份,他還是個文學家。

蕭統三歲開始學習《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從小就是個愛讀書的好孩子。長大後,與蕭衍一樣喜歡和讀書人一起吟詩誦詞,為此還專門出了一本《昭明文選》,記錄這些詩詞,「於時東宮有書籍三萬卷,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另一方面也是受蕭衍的影響,蕭統好佛學,經常請一些名僧講學,參與編輯過著名的《金剛經》。

蕭統寬仁富有同情心。十二歲就參與案件審理,總是對罪犯寬大處理,「平斷法獄,多所全宥,天下皆稱仁」。手下犯了錯,也只是讓他們及時改正,從來不打小報告。《南史》中記載了許多蕭統愛護百姓、悲天憫人的故事,這對當時相對安穩的南朝政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與蕭衍修生養息的政治策略也是契合的。不過可惜的是,蕭統死得太早,沒有熬到繼位的那天;或者說他比較幸運,沒有經歷後來的侯景之亂和兄弟殘殺。

蕭統的母親丁貴嬪死的時候,蕭統為她選了個墓地下葬,結果有個道士看了墓地就說:這個墓地對你不利啊,你得埋點東西禳災。於是蕭統聽從道士建議,埋了一些臘鵝在地下。

禳災去禍屬於巫蠱事件,在古代宮闈中是很敏感的事情,漢武時期的太子劉據、南宋時期弒君的劉劭都捲入過巫蠱事件。臘鵝事件後來被蕭衍得知,蕭衍大驚失色,你這是和妖人為伍啊!想從嚴處理這事,後被大臣勸阻,只殺了道士一人。蕭統沒有獲罪,但此後一直羞慚不已,「至死不能自明」。此事不僅影響了蕭統,還成為蕭統死後、蕭衍不立嫡孫而立三子蕭綱的重要原因。

公元531年,蕭統與愛姬在湖中蕩舟,不小心摔傷大腿,傷勢嚴重,但是蕭統一直瞞著蕭衍,不想讓父親知道。一個月後,蕭統病情加重,不治身亡,蕭衍大哭一場,謚其為昭明太子。

蕭統是一個悲情太子,死前被蕭衍疏遠,死後兒子不得嗣位,讓三弟蕭綱白白撿了個便宜。從為人上來說,蕭統以仁愛著稱,是個善良的好人,死後也得到百姓愛戴,「都下男女……號泣滿路。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聞喪者哀慟」。

或許是好人有好報,蕭統的這支蘭陵蕭氏在隋唐時期也一直繁榮昌盛。

二、子孫繁榮

蕭詧是蕭統第三子。蕭統死後,蕭衍沒有立蕭統的兒子,心裡過意不去,再加上朝臣們的支持態度,所以對蕭統的幾個兒子格外優厚,長子蕭歡被封為豫章王,次子蕭譽被封為河東王,三子蕭詧被封為岳陽王。公元546年,蕭詧任雍州刺史,鎮守襄陽。

襄陽城是軍事戰略要地,當年蕭衍就是從這裡發家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蕭詧本人也心懷大志,因蕭衍不立嫡孫而心懷怨恨,後來在與叔父蕭繹的內鬥中失敗,尋求西魏幫助。再後來江陵城破,梁元帝蕭繹被殺,蕭詧於公元555年建立西梁政權,向西魏稱臣。西魏在江陵一帶劫掠人口財產,加上鬧得不可開交的侯景之亂,江南經歷了一場浩劫,蕭詧地盤小、人口少、經濟落後,還要依附於西魏(北周),這個皇帝做得很不爽。公元562年,蕭詧憂憤悔恨中死去。

在《北史》中,蕭詧被稱作「僣偽附庸」,他的西梁是宇文泰立的傀儡政權。

蕭詧死後,蕭巋、蕭琮相繼即位。公元582年,蕭巋的女兒嫁給了楊廣,後來成為隋唐時期著名的蕭皇后;公元587年隋文帝楊堅廢除西梁,以蕭琮為代表的蕭氏在隋朝依然受重用,其中就有蕭巋的七子、蕭琮的七弟蕭瑀;而蕭詧第五子蕭岩等人不願入隋,而是投靠陳國,陳國亡後蕭岩被殺,其孫子蕭銑被赦免。

蕭銑是蕭詧曾孫,與蕭瑀、蕭皇后這支比較遠,再加上蕭銑的爺爺蕭岩之後投奔了陳國,與隋朝為敵,所以蕭銑在隋朝大一統後混得比較慘,只當了個羅縣縣令。

公元617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蕭銑因為是南梁後裔而被推舉為主,自稱梁王,開始割據一方。次年,蕭銑稱帝,遷都江陵,恢復祖先榮光。但是蕭銑手下多是桀驁不馴、出身底層的將領,蕭銑鎮不住這些人,這也導致了蕭銑的梁國君臣猜忌,日漸衰弱。再加上蕭銑將兵馬遣散各處,只在江陵留下數千將士,所以當李孝恭和李靖率軍打來的時候,救兵不至,蕭銑被俘虜,後被李淵所殺。

在隋朝有蕭皇后撐腰,蕭氏外戚自然很風光,「諸蕭昆弟布列朝廷」,在隋唐時期最有名的是蕭瑀。另外蕭瑀的妻子是楊堅的獨孤皇后的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后的外甥,蕭瑀與李淵、李世民是親戚,關係十分密切。所以在李淵攻下長安後,蕭瑀順理成章地前來投靠。

唐朝建立後,蕭瑀多次在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任要職,擔任宰相。因性情耿直急躁,不講私情,多次被罷免起用,李世民稱之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蕭瑀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子侄後代在唐朝都官居要職,蕭嵩、蕭華、蕭復、蕭俛、蕭仿、蕭寊、蕭遘都在唐朝任宰相,加上蕭瑀號稱「八葉宰相」,其實在朱溫的後梁還有一個宰相蕭頃。「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好物推薦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鐵腕女人能與呂后比狠辣,她卻造就中國黃金時代

TAG:我們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