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嗎?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被一款「旅行青蛙」的遊戲,刷爆屏幕,如果您還不知道這款遊戲,那麼可以說,你OUT了!
《旅行青蛙》是去年11月份在日本上線的一款遊戲,在今年1月份刮到了我國。
說實話,筆者乍看到這個圖片時,並不以為然,但是慢慢發現,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朋友圈裡幾乎都被這隻呆萌的青蛙刷屏了!速度之快讓人震驚,彷彿全民進入了「養蛙」時代。
《旅行青蛙》這款遊戲機制非常簡單,用戶只需偶爾摘些三葉草,給蛙換些吃的,再無別他。這隻蛙每天除了吃飯、睡覺、看書,也會出去旅行,然後發回一些在外面的圖片,但這一切活動均不受用戶控制。也就是說,「旅行青蛙」出不出門、什麼時候出門、什麼時候回來,全都是隨機的。
就是這麼簡單的遊戲,卻認很多人感受頗深,她們從這隻蛙身上看到了自己成長的影子,體會到了當父母的不易(以及嘮叨),她們從對蛙的牽掛,想到了遠方的父母,加之此時又是春節臨近,看著這隻自己吃飯、睡覺、旅行、寫信、讀書的蛙,思家之情不免愈加濃烈,情緒上的共鳴極大地符合用戶的精神需求。
寂寞的人,巴望著蛙去蛙回,苦等著那無厘頭的明信片與土特產。有人扮演「蛙爸爸」有人扮演「蛙媽媽」,他們都對任性的「蛙兒子」掛肚牽腸,卻又絲毫無可奈何。一片「兒大不中留」的嗟嘆中,所有人都在扮演著為人父為人母的苦情角色。
但是筆者覺得,這款遊戲不會持續火太久,畢竟遊戲節奏很單一,只需靜置等待,連三葉草都不用自己親自種植,只需給青蛙準備好吃的,用的,它便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獨自旅行。
並且遊戲自身並沒有社交賬戶體系,用戶粘性極低,很多人都是跟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離蛙而去。當然,除非遊戲方會有更加突出的更新。
但是,說到底,這還是一款養成類遊戲,養走了青蛙,養大了自己。朋友圈裡,那些長吁短嘆的人,那些曬蛙念蛙的人,終將懷著不一樣的心態,回歸瑣碎的生活。
放置的是遊戲,玩的是牽掛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這款遊戲喚醒了人們心中的溫暖,更激發了用戶的「母性情懷」。
青蛙每場旅行都是乘興而去,興盡而返,毫不功利,可以稱得上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也有許多玩家說,蛙兒子讓玩家們看到了自己。當你放假在家,父母總是催你多出去走走;但當你出了遠門,又是他們一遍遍問你什麼時候回家。
許多沒有當父母經歷的玩家,卻在這款遊戲中體會到了父母曾經對自己的那份感情,我們就是父母眼中的「小青蛙」。
所以,旅行青蛙,打了一個溫情的主旨:親情,是很成功的!
希望我們在玩遊戲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身邊或者遠方的父母,要記得常回家看看。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