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找廟子的傳說之一

尋找廟子的傳說之一

洞 頂 村

從青州市廟子鎮楊集管區的一個村莊開始了進山的路程。土石修築的簡易公路高低不平,汽車一路巔簸著慢慢爬行。山路順著山勢向前延伸,一會兒沖向這座山的山谷,在刀劈斧削的山澗中穿行;一會兒又爬上那座山的山腰,彷彿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間飄搖。一會兒高山擋道,一會兒深淵在前。當你正在心驚膽戰之時,卻發現早已別有洞天。山脊上、山凹里,一塊塊或長或短、或寬或窄、大小形狀無一相同的麥田和煙地,鑲嵌在綠色的背景下,形成了一幅幅奇形怪狀的黃色圖案,使人不禁想到經常出現在英國的怪異麥田圈。汽車左衝右突、盤旋上升,最終停在了海拔870多米的皇姑山山頂——洞頂村村主任家的打麥場上,一塊能容納三輛小型車車的地方。

洞頂村管轄兩個自然村,總共50戶人家、110口人,因位於昭陽洞所在山峰的峰頂而得名。洞頂村村民的的房屋全部用石頭壘成,用泥漿抹縫,屋檐也幾乎見不到瓦片,整齊的薄石板充當了瓦片的功能,房頂則用麥秸草覆蓋。正房之外再用石頭圈出一個小小的院落,不過大多沒有院門。雞在院子里覓食,狗在院門口打盹,一派恬靜和諧的田園景緻。

雖說全村有50戶人家,但卻只能看到隱沒在樹叢中的三五座房屋,有的房屋已經塌陷了房頂,看來已棄置不用多時。房屋一律蓋在山坡上,出門就下坡,回家就爬坡。因為土地金貴,村民們但凡能利用的土地都種上了莊稼。村裡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收了小麥再種蘿蔔、土豆等蔬菜。前些年村民要把山上產的蘿蔔、土豆挑到山外的鎮上去賣,這幾年到了收穫季節,山外面的人都趕著來收購,說是這裡的蘿蔔土豆品質好、無公害,因此山裡產的蔬菜不出門就能賣個好價錢。

洞頂村村民人均收入大約在2000元。除了種地外,農閑時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年輕人乾脆就在外地安了家。洞頂村和道溝村的學齡兒童現在總共只有5個,在海拔較低的道溝村小學讀書,由一位姓董的老師一人教著。這5個孩子小學畢業後,這所學校因為生源枯竭可能要撤掉了。

當我們問起年輕人為什麼都走了時,支書老許說了句令我們吃驚的話,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現在村裡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電視,但收入和外面比起來還是偏低,加上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單調,年輕人要麼上學走了,要麼打工走了。

昭陽洞

從洞頂村所在的山崮子向西,穿過一小片山楂林和幾塊巴掌大的麥田,再沿著山坡上的小徑逶迤向下,就會看到北面如刀劈般一片壁立的石峰,隱隱見到石壁上有兩個石洞,那就是在當地久負盛名的昭陽洞。

雖然昭陽洞看起來近在咫尺,走起來卻並不輕鬆。山路崎嶇狹窄,在陡峭的山坡上蔓延,如果不是茂密的植被織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恐怕再借我們幾個膽也敢在這僅容一人、稍不留心就會跌落萬丈深淵的陡坡上行走。立根坡岩橫卧斜生的樹木不僅是我們攀援的好幫手,而且許多地方與我們身旁的樹木絞合為一體,搭建起一條長長的天然綠廊,阻擋了六月灼人的陽光。山路上長滿了沒膝的野草和叫不上名字的灌木,一簇簇、一片片不時出現在路旁和崖畔。這種當地人叫做六月雪的植物,遠遠望去像飄蕩在山間的白色雲彩;走在近旁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用手一碰,米粒般大小的花瓣就會像雪片般飄落一地。道旁還有紅透的野櫻桃、野草莓,只是味道不敢恭維,要麼酸得讓人呲牙咧嘴,要麼淡而無味沒有一絲甜的感覺。

昭陽洞位於皇姑山的上半部,海拔約在700米左右,是天然形成的上下兩個石洞,洞的面積都不是很大。下面的石洞供奉著三尊頭戴鳳冠的女神像,設有香案和蒲團。上面的石洞也供奉著三尊神像,峨冠博帶,氣宇軒昂,神像前懸掛著一些善男信女朝拜時留下的功德綬帶。走出洞口舉目望去,整座山峰峭壁到頂,松柏從山壁的岩縫中生長出來,一團團綠色嵌滿了懸崖,更增加了大山的雄偉和秀麗。

洞壁與深谷間有一小塊平整的地面,據說是一座廟宇的遺址,廟在文革期間被毀。昭陽洞的右側石壁上至今仍保留著一塊不大的石碑,是清代嘉慶四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淄博市石溝村民建立的,記述了「潭溪山昭陽洞」新建觀音堂一座,刻有眾多出資人的姓名,還有主持道人高合雲、董沐的名字。聯想我們看到的昭陽洞的下洞應當是觀音堂了。可「潭溪山」名稱的由來,我們雖多方打聽,終究不得其詳,如今的洞頂村村民只是籠統地把這座位於村西的山稱為西山,是否是因為昭陽洞周圍有水潭、有泉水的緣故,也未曾可知。但據《博山縣誌》「方輿志·山脈」中記載:「岑山,鎮志名潭溪山,在縣東八十里,極高峻。中有昭陽洞,在萬仞石壁中。」由此看來,潭溪山應當是淄博當地百姓對皇姑山的不同稱謂罷了。

在昭陽洞的左側不遠處我們見到了甘露泉。下面凹進、上面如屋檐狀凸出的山壁,長年滲出汩汩清流,成為不可多得的飲用水源,如今甘露泉下方的蓄水池仍保存完好。老許說,前些年村裡人還從山頂把甘露泉蓄水池裡的水引上去吃,現在家家都在自己的院里建了飲水池,也就不再費時費力地長途跋涉了。

昭陽洞背依峭壁,前臨深淵,沿崖壁前的小路繼續西行,有將軍祠一座。現在裡面只是一座空空的小石洞,據說石像在文革時被推入了腳下的深谷。從將軍廟折轉向北,幾乎找不到行進的路徑,兩手扒開茂密的灌木和藤條,深一腳淺一腳地摸索前行,人相隔五六步就看不到彼此的身影。枝葉拂掠著臉面,藤條刮傷了手臂。腳下是險象環生的小道,頭上是風化裸露的岩石。感受著少有的驚險與刺激,到達了一個天然形成的巨大山洞——高門洞。洞深約十餘米,高40餘米,似一巨鍾由天而掛。洞內壁掛鐘乳,姿容萬態。許志同介紹說,來看的專家認為,此山可能有溶洞,但到目前尚未發現。這裡又是鳥的天堂,洞底的石板上滿是鳥類的糞便和脫落的羽毛。據說這裡棲息著成千上萬隻山雀,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很少有人前來打擾。可能不歡迎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到訪,許多鳥糞從天而降,我們趕緊匆匆離開了鳥的世界。

鳴謝:齊魯拍客團,濰坊車友會提供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薌味 的精彩文章:

TAG:左右薌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