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男人就要被割,想不到非洲比印度還要反人類
隨著社會觀念的不斷進步,LGBT作為一種相對特殊的社會群體逐漸被接受。
作為了解LGBT群體生態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性題材的電影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也出現了不少經典。
李安的《斷背山》中用襯衫擁抱襯衫,催下了無數人的滾燙熱淚。
王家衛的《春光乍泄》,兩位哥哥也成了人們心中無法超越的夢想CP。
不過隨著同性題材的作品越來越多,大家多少有點審美疲勞,畢竟究其本質,也只是愛情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珠玉在前,超越經典向來是人們想做卻很難做成的事。
下面毒藥君要給大家介紹的,或許不能說超越經典,但絕對是2017年度最佳同性題材電影之一。
《傷口》
The Wound
相傳這是一部能讓人獲得真愛的電影。
因為本片的導演,約翰·特倫戈夫在這部電影的前期籌備過程中,遇到了自己的真愛。
哦對了,這位導演也是LGBT中的一員。
手捧獎盃的這位小哥就是導演
主演是宣布出櫃的南非創作歌手納肯·圖雷,在LGBT議題上不遺餘力地發聲。
從主創陣容來看,影片關於LGBT的深度絕對值得信賴。
事實也證明了作為導演約翰·特倫戈夫的處女作,《傷口》的確沒有讓人失望,不僅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提名,去年12月份還入圍了奧斯卡9部最佳外語片提名。這足夠說明《傷口》是一部相對優秀的作品了。
老規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故事。
在遙遠的南非,科薩族是最大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它始終傳承著割禮的習俗。
科薩族的割禮也是男子的成年禮,象徵著從男孩到男人的轉變。意義雖然重大,但形式卻相當簡單粗暴。
男孩們赤身裸體裹上毛毯,張開雙腿露出手術部位,行禮人拿出刀片手起刀落,割完後再說上一句:「我是男人!」,第一步的儀式就完成了。
說實話,當時看的毒藥君忍不住一哆嗦。據說在南非還沒有普及鐵器的時候,是用石刀執行割禮的,你們自己想像一下,反正我是不敢多想。
割完之後,男孩們要在荒原待上兩周,一方面用部落的土辦法治傷,一方面鍛煉自己獨立生存的能力。部族會為男孩們安排看護人,在這段時間內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成人禮。
索拉尼是科薩族選定的看護人之一。
科薩族每兩年舉行一次割禮,每逢這個時候索拉尼都會暫時放下自己的工作返回家鄉。
索拉尼曾經放棄了去大城市發展的機會,不是因為離不開家鄉或者將帶領男孩子們完成割禮當成自己的使命。
他是為了一個人。一個跟他一樣的看護人——維嘉。
維嘉是索拉尼的少年玩伴,兩人曾一起參加割禮宣布自己正式蛻變成男人。在長時間的相互陪伴中,索拉尼和維嘉產生了特別的情愫。
但科薩族的傳統不可能接受這種同性關係,索拉尼和維嘉也都缺乏挑戰傳統的勇氣,於是兩人轉向深櫃。維嘉結婚娶妻,並生了三個孩子。而索拉尼選擇到離維嘉不遠的城市工作賺錢。
每次的割禮儀式,也是同為看護人的他們秘密幽會的時候。
這種關係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都盼望著割禮的舉行,能夠度過短暫又難忘的幾天。
但這次似乎跟他們想像的甜蜜時光不太一樣,因為這次分給索拉尼看護的男孩寬達有點與眾不同。
寬達家庭富裕,從小就在城市中長大。家裡有游泳池和衛星電視,手機用的是iPhone,出門坐的是賓士。
這些事物對生活在部落里的人們來說很陌生,生活條件產生的觀念差距讓寬達和這些老鄉格格不入。
一同參加割禮的男孩子們都因為寬達的特別而疏遠和嘲諷他。
但在寬達看來,這些嘲笑只是他們愚昧和幼稚的表現,寬達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自己的看護人索拉尼身上,因為他發現這位看護人似乎跟自己是同一類人。
心思細膩的寬達看穿了索拉尼和維嘉的關係,但並沒有將秘密告訴任何人。
寬達對索拉尼不敢承認事實的行為很不理解,在他看來,大方承認自己的性取向並沒有什麼不好,何苦一直帶著面具生活。
索拉尼被寬達的話打動,和維嘉坦白希望能能跟他真正在一起,不再偷偷摸摸的幽會。
但維嘉有妻室有兒女,不可能拋棄一切和索拉尼真正在一起。在他眼中,索拉尼更像是自己的情人,偶爾用來發泄一下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正慾望。
兩個人談崩了,索拉尼決定這次割禮結束後遠走他鄉不再回來。
割禮結束的前夕,索拉尼忍不住找到維嘉,兩人恩愛後赤身裸體躺在草地上,卻被寬達「捉姦在地」。
維嘉害怕自己的秘密泄露,想要抓住寬達讓他永遠閉嘴,被索拉尼阻止。追逐中慌亂的寬達腳踝扭傷在叢林中過了一夜。
醒來時索拉尼就站在自己面前,表示要送寬達回家。一路上寬達仍然在表達自己對同性愛情的看法。而索拉尼希望寬達能夠保守自己和維嘉的秘密。
寬達對索拉尼的話不置可否,卻不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選擇。在懸崖上,索拉尼在背後襲擊的寬達,並將他推了下去。
影片的最後,索拉尼坐上離開的卡車,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故事其實很簡單,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一對同性戀人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殺人滅口。
這麼看來好像這部電影好像也沒什麼值得稱道的。的確,故事本身並不出彩。出彩的是電影中包含的其它東西。
《傷口》算是舊酒裝新瓶,同性是舊酒,裝在了南非科薩族這個充滿著原始氣息的新瓶當中。
相對俗套的深櫃情節,發生在南非這個文明邊緣地帶,加上割禮這個相對愚昧的傳統習俗,都會讓人重新審視,傳統習俗是否適合當下生活?
南非是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裡的大部分部落都保留著原始落後的文明傳承,比如科薩族對於生殖器的崇拜。一方面是文明落後導致的粗鄙和愚昧,另一方面也是男權的象徵。
放眼全球做比較,南非的生存環境比那個一向以傳統習俗的名義用來歧視女性權利的印度還要可怕。
另外,同性這個對於文明社會就已經足夠敏感的話題,放在擁有男權崇拜的落後文明當中更是屬於禁忌。
索拉尼和維嘉就是這種落後文明和人性對抗的扭曲產物,愛情本該是美好的,擁有愛情卻讓他們更加痛苦。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人,傳統觀念的束縛更加強大,人的性格在感性和理智的交鋒中愈加扭曲,悲劇的發生自然也就無法避免了。
而寬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現代文明和傳統之間的碰撞,生長在現代文明的他擁有挑戰傳統的勇氣。索拉尼也確實在他的勸說下動心了,但是一種文明的變革和突破不可能只靠年輕人的一時血勇。
任何一種文明的變革往往伴隨著犧牲和鮮血,寬達的結局在開頭其實就已經註定了。但他存在的意義,更像是一顆火種,埋在索拉尼心底的火種。
影片最後以悲劇結尾,寬達墜崖,維嘉回家和妻兒團聚,索拉尼坐上開往遠方的卡車。
同性題材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比如壓抑克制的基調、哀傷或者哀而不傷的結尾。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社會對LGBT這一群體的態度和接受程度。
儘管現在網路和輿論全部大唱「理解接受」,但更多人仍然抱著鄙夷和嘲諷的態度。每一位拍攝同性題材電影的導演,都想通過電影去表達一些看法和態度,並寄希望於能夠改變現狀。
希望他們能夠成功,希望有一天LGBT和社會或者文明傳統之間,不再是變革和對抗的關係,而是能夠水乳交融,真正成為文明社會的一部分。
最後毒藥君想用寬達對索拉尼說過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本 月 熱 點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