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箭與被俘:細數那些令人同情的御駕親征故事

中箭與被俘:細數那些令人同情的御駕親征故事

1、周昭王征楚

周昭王是周代的第四任君主。周昭王十六年至十九年為了征服南方不臣服荊楚,他三次親率大軍御駕 親征。然而在第三次親征中,周昭王的軍隊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卻在軍隊班師渡過漢水的時候,遭遇到了楚軍的埋伏,全軍覆滅,周昭王自己也身死陣中。民間還有一種說法是,荊楚一方為了顯示臣服之心,打造了一條大船獻給周昭王,周昭王興沖沖坐船過漢水,卻沒有想到他們在船上做了手腳,很多關鍵部位是用膠粘合的,遇水則化,大船行至水深處則四分五裂,昭王自己也溺水身亡。

2、周桓王攻鄭

周桓王是東周的第二任君主。東周是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代,提及這段歷史,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詞就是周天子式微,甚至淪落到自身的地位還不如諸侯。在這個地位滑落的過程中,周桓王攻鄭的失敗,是一個很不好的開始。

東周遷都之初,鄭國借著救駕有功,加之地理位置毗鄰東周都城,鄭武公、鄭莊公父子長期在朝中擔任要職,把攬朝綱。周平王過世後,桓王即位,他無法容忍這一切的發生,親率大軍並召集了陳、蔡、衛三國諸侯的軍隊,發兵攻鄭。但是周與諸侯聯軍卻在鄭國軍隊的面前一敗塗地。這是周朝的軍隊第一次在諸侯的面前吃敗仗,鄭國軍隊的一支亂箭還射中了桓王的肩膀,在其他諸侯中產生十分惡劣的影響。大敗的現實也逐漸導致東周君王話語權一點點的衰弱。

3、漢高祖白登被圍

相比以上的周朝二王,漢高祖此次御駕親征要幸運一些。公元前200年,匈奴軍南下攻漢,剛剛建國不久的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北上抗擊,本以為這戰爭會像對戰項羽一樣順利,卻不料在行軍途中中了埋伏,被匈奴軍隊圍在白登多日。多虧謀士陳平想出了向匈奴單于的妻子求情的辦法,這才幸運的闖出了匈奴的重圍。雖然史書中記載劉邦並未受傷,但是這次御駕親征的敗仗也極大的打擊了漢軍的士氣與劉邦自身的判斷,此後的漢朝不得不使用「和親」緩和與匈奴之間的矛盾。

4、宋太宗攻遼

宋太宗即位後,為平定割據,公元979年,親率大軍征討北漢政權,三軍用命,一舉成功。宋太宗希望趁著軍隊士氣正旺,順勢北上攻遼,收回被遼侵佔的幽雲十六州,完成他的心愿。可是他卻沒想到宋軍連年征戰都盼著這次征討北漢過後可以迎來休整的機會,所以出征前就存在著軍心不穩的危險。在這次宋遼戰爭中,儘管開始宋軍出其不意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隨著遼軍增援部隊的到來,雙方在高粱河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宋太宗為鼓舞士氣親自督戰,卻沒有想到被一支弓箭射中了屁股,消息傳開,本就軍心不穩的士兵落荒而逃。宋太宗第一次的攻遼戰爭也告失敗。民間傳說射中宋太宗的弓箭還有帶有毒藥,這次箭傷多年未愈,困擾的宋太宗的餘生。也給他的兒子宋真宗帶來了消極的心理影響。

5、明英宗征瓦剌

和之前幾位親征失敗的帝王相比,明英宗無疑是最失敗的一位,這位明朝的第六位君主,親自率兵北上抗擊瓦剌,卻不料不但吃了敗仗,自己還被瓦剌抓獲,做了俘虜。這階下囚的生活一做就是多年。而明朝的朝廷思量的不是瓦剌的對手,不但沒有發兵救英宗歸來,反而立他的弟弟朱祁鈺做了皇帝。明英宗就這樣成了太上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隻身入秦,最後竟餓死宮中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