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念梁左和那個時代的迴響《我愛我家》

懷念梁左和那個時代的迴響《我愛我家》

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

來源:網路

編輯:小文

1

再一次將作家梁左的文字細細品讀,驀然意識到這位「中國情景喜劇之父」已離開我們十載有餘了。梁大師用細如針、巨如椽的筆將歡樂無私地奉獻給大家,自己卻透支了生命,英年早逝。

梁左

梁大師主創的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橫空出世時,年幼的我錯過了第一時間內的收看。於我而言,他的《閑人馬大姐》、《馬大姐和鄰居們》等「馬大姐系列」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深,那些京味兒十足的詼諧台詞,至今令我津津樂道。然而,文學科班出身的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竟然不知道,「馬大姐系列」是梁大師的絕唱!

出於對情景喜劇研究的興趣,近來,我將《我愛我家》連視頻帶劇本一字不落地看了個遍。近二十年的時間間隔沒有給我帶來疏離感,那些幽默的話語、溫情的畫面、鮮明的人物,在我心中一遍遍盪起歡樂與感動並存的餘溫。

這部中國情景喜劇開山之作前無古人,後乏來者,它一反中國傳統電視劇的套路,讓人民公開表達他們的感情。說不好是思想解放了嘴巴還是嘴巴解放了思想,作為一種舶來品,情景喜劇用密集的俏皮話,把市井生活中人民對嚴肅與官方的解構搬上了熒屏。不得不佩服梁大師超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一本正經的話語經他之筆,立刻變得輕鬆、詼諧、精妙。

劇中,老幹部傅老說:「獎券就是舊社會上海灘的彩票,就是變相的賭博,跟跑馬賽狗沒什麼兩樣,就是鼓勵一本萬利,不勞而獲的思想,就是培養寄生蟲嘛!」(《我愛我家·獎券的誘惑》);

忙於家長里短的兒媳和平在「走穴」時侃了一系列「大腕兒」:「也就是阿敏、阿玉、阿英、阿東、阿歡、阿慶,說相聲的阿昆、阿鞏、阿文,演小品的阿宏、阿山、阿丹……說大鼓的,腕兒最大的就是你媽了。」(《我愛我家·瀟洒走一回》);

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賈志新在被誤認為是見義勇為者時竟然眉開眼笑地接受著採訪:「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我腦海中刷刷刷刷刷刷——閃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我想起了董存瑞炸碉堡,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邱少雲焚烈火,熊熊火光照亮了我;黃繼光堵槍眼,我用青春賭明天;歐陽海攔驚馬,你用真情換此生……」(《我愛我家·電視採訪》)這些經典語錄,一本正經中不著邊際,讓你發自肺腑地捧腹開懷,卻不僅僅只是讓你一笑了之,不經意間,一種叫作「懷舊」的美好情愫便伴著靜靜的時光流淌出來。

也許,終有一天,這些帶有時代烙印的人與事會漸漸散淡,但那笑對生活的閑適愜意感卻成了永恆的經典。我們在發自內心的笑聲中,忘卻了苦惱和悲傷,心忽然就晴了。

2

有人說,「梁左走了,喜劇哭了」、「梁左走了,相聲死了」。或許這些說法略顯誇張,但梁左在中國喜劇和相聲界的不可替代性可見一斑。他的相聲作品,如《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等,給中國傳統相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聲頓時邁入光芒四射的輝煌期;他的《我愛我家》、「馬大姐系列」兩部情景喜劇創造了兩大歷史——前者是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後者則是篇幅最長的情景喜劇。梁大師在光鮮的熒屏背後筆耕不輟,他雖不如姜昆、英達、梁天、蔡明們大紅大紫,卻以幕後英雄的優雅姿態,締造了一個個奇蹟。在他去世前的幾個小時里,他依舊孜孜不倦地寫著未完成的「馬大姐系列」。

梁左

我獨愛梁大師那一如他謙謙君子性格般「溫和的諷刺」。別林斯基說,諷刺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被深刻悲哀之感壓倒的喜劇性的興奮」,即「含淚的笑」。這種「含淚的笑」被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他的作品中。在他自編自導的室內幽默劇《臨時家庭》中,廣播主持人周星星插科打諢地抱怨人們越來越輕視廣播;在《我愛我家》中,志新與青梅竹馬的艷紅天天鬥嘴卻架不住還是喜歡她,最後的擁抱讓我們不禁笑著笑著眼裡泛起了感動的淚花;到了《我愛我家》的最後一集,他甚至借賈志新之口調侃起了自己:「(梁左)寫相聲混不下去了,想寫電視劇弄兩個錢花」。社會的變遷讓很多人惶然不知所措,面對挫折,揚起嘴角的弧線,堅強面對,或許就是梁大師教給我們的處世之道吧。

王朔和梁左(右)

燕園多才子,我說不上樑左究竟屬於「怪才」還是「鬼才」,不可否認的是,他在創作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天才。當許多寫手為尋求賣點移花接木地粗製濫造荒誕時,梁左獨自投身冷僻的相聲創作領域。他放棄了在北京語言大學的優厚待遇,轉入中國戲劇研究所,將滿腔才情注入傳統文藝相聲的創作中。當英達從美國學成歸來,決定終結中國沒有情景喜劇的歷史卻苦於無人承擔如此重任時,梁左卻創造了奇蹟,並且在這一領域孜孜以求,用王朔的話說,梁大師幾乎是「獨自一人開拓情景喜劇的領域」。僅僅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中國的優秀情景喜劇優秀作品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遍地開花,成果可人。

梁左(左)和弟弟梁天

當一種新的事物出現時,人們質疑、困惑之,正如《我愛我家》剛在北京台開播時,便因如潮如浪的質疑而被迫停播。然而,金子始終不怕塵埃的掩蓋,它必將煥發出熠熠光彩。有人曾認為梁左創作的相聲屬於「俗文化」,梁大師則像拂去蛛網一樣淡然拂去流言。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文化沒有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的是對待不同文化的態度。

本文來源:《懷念梁左》

林哲,女,1989年生,天津大學文學碩士,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辦公室副主任科員。自2000年起在《辦公室業務》《名作欣賞》《天津大學學報》《福建日報》《天津日報》等核心CN刊物上發表作品200多篇60多萬字,獲得中外散文邀請賽一等獎、第十五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比賽一等獎、教育部「推廣普通話 推行規範漢字」全國徵文比賽一等獎等國內外文學大獎30多項。參編《中國共產黨福州市鼓樓歷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鼓樓年鑒》(海峽書局,2015、2016),碩士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碩士論文,並成功出版。

投稿須知

聲明:本文來源人文在線原創作者林哲,圖片源於網路,轉載者請聯繫平台客服授權。

人文在線

專註於學術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人文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