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氣血,氣血不足有何表現
GIF
中醫認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氣血是否充足。那什麼是氣血,氣血不足有何表現。
俗話說「補足氣血,健康大吉」。中醫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張景岳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營養作用。氣是運行在人體內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極強的能量活力,激發和推動機體器官的功能活動,因此也代表五臟之氣和經脈之氣。
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故又稱血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血液必須在脈管中循行,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效應。血的功能有兩個方面。其一,即調養臟腑形體經絡和骨竅。血盛則形健:表現為面紅潤、皮膚光滑、毛髮潤澤、關節靈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盛則神清氣爽、思維敏捷。
冬天是大家認為的進補的絕好時機,所謂「冬令進補」。冬令進補是符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冬藏之性的。於是,補益氣血就成了冬令進補的關鍵,氣血對於人體十分關鍵,《醫學真傳·氣血》說:「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氣血失調的人冬天會特別怕冷,精神不振。一個人只有氣血旺盛才能精力充沛,百病不生,有些人認為補氣血是女人的事,甚至認為是產後婦女的事,其實,男女都存在氣血不足的人,特別是老年患者,久病虛證,先天不足,熬夜過度,煩勞緊張,飲食不節等等,都會導致氣血虛弱。
氣血不足有何危害
中醫認為,氣和血是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氣血不足的往往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抵抗力下降,引起早衰。
氣血不足的臨床表現非常廣泛,氣虛和血虛可單獨出現,也可合併出現。
氣虛則人體陽氣的溫煦及推動作用不足,表現為畏寒肢冷、疲倦無力、心悸氣短、發育遲緩等。
血虛則器官缺乏濡養,可見面色萎黃無華、皮膚乾燥、毛髮枯萎、指甲乾裂、視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如果一個人的先天體質虛弱,或因為後天勞累過度,或病後調養不當,或失血過多等,均可導致氣血兩虛,引發各類疾病。此時,會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食慾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動後加重,甚至心慌氣短等表現。
氣血不足的表現
1看眼睛—是否有神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
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炯炯有神,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是否有光澤
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髮—是否烏黑濃密柔順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摸手的溫度—是否常年溫暖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5看手指—是否有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
6看牙齦—是否萎縮、牙縫變大
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就要注意了。
7看睡眠—是否沉穩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8看運動後—是否胸悶氣短
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鬆的人就很好。
三招教你補氣血
洗熱水澡
作為女人,無論何時都不建議洗冷水澡,至少也得是溫水。因為:
按 摩
俗語有云「民以食為天」,脾胃好則營養充足。人吃五穀雜糧,總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情況,怎麼辦呢?
古人向來推崇通過按摩來養生,調理腸胃最常用到的就是摩腹。從中醫角度來說,摩腹通上下,和陰陽。摩腹時手掌按住肚臍(神闕穴),臍與百脈相通,故按揉這個部位能調和脾胃,使上下通順。
簡單來說,摩腹是通過外力的刺激,加速腸道蠕動,而使人體通暢,氣血活躍,從而達到防病的目的。
搓臉
搓臉也是很多老人常用的養生方法。我們的五官七竅跟五臟六腑都有對應關係,按摩這些部位,也就是對五臟六腑進行按摩。
所以,時常搓臉對身體的益處非常大。不僅能促進面部的血液循環,讓臉部的氣血活躍,起到美容防病的效果,而且還能讓五臟六腑更加強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