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的孩子嚴重依賴手機怎麼辦!快用三招來解鎖!

你的孩子嚴重依賴手機怎麼辦!快用三招來解鎖!

我家寶寶能用電子設備嗎?我們都知道電子設備的壞處,可還是到處都能看到,家長在一邊忙著,寶寶自己拿著手機玩的不亦樂乎。為什麼會這樣呢?總有家長來訴苦了,她說:「我知道這些電子設備的環處,可是沒它實在不行啊。我跟孩子他爸都這麼忙,回家都累得不行了,就想趕緊體息一下,這個時候孩子再黏上來,也只有給他手機,能讓我歇歇了。」這個家長說得也很實在。確實,電子設備就像萬金油,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無論是你需要讓孩子不纏你,還是讓孩子安靜下來,只要你拿出手機來,都是特別管用的方法。

在現代社會,讓孩子底遠離電子設備不現實。

就連美國兒科學會,也修改了對兒童「熒屏時間」間的指導意見,這個「熒屏時間」就是看手機、電腦和電視等各種電子屏幕的時間。他們把「熒屏時間」改得更寬鬆,而且把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最小年齡,也從兩歲放寬到一歲半。電子設備,能不用就不用

那麼如果你家寶寶過了一歲半,就可放心地讓他玩手機了嗎?當然不是!首先,電子設音傷害寶寶視力。囚為小孩子的機覺系統運沒有發育完全,對顏色的處理然在一歲前就發育得差不多了,但追蹤物體、深度視覺等前刀,還遠遠沒有成熟。如果這時候你放縱孩子玩各種電子設備,對他們的視覺影響很大。

兩歲的孩子,是要通過各種感覺器官:比如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味覺等來一步步感知這個世界的。電子設備只有一個平面,孩子屏菜的互動很有阻。當孩子只能被動接受信息時,他們能「吸收」和「反饋」的東西都十分有限。當他的大腦接受到的刺激不夠時,也就不前充分發展,這就是我在前面反覆講過的神經可型性原理。

人腦最擅長從面對面的人際交互中學習,包括學習展么識別別人的情緒和意圖,怎麼恰蘭地與人交流而不產生衝突,怎麼在衝突中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些意圖,怎麼恰當地與人交流而不產生衝突,怎麼在衝突中調節自己的情緒。所以你一定要多讓孩子和真人互動,而不是和機器不光是真人互動。

現實生活中的交流超過電子設備的好處。比如在現實中,你陪孩子玩遊戲、給他讀故事、帶他去旅行,這就是在複雜環境中給孩子各種感官刺激來促進他們形成思考。這樣做確實比較耗時耗力,但是這樣才符合寶寶的認知發展規律。

我總結一下,大原則就是電子設備,能不讓孩子玩就盡量不讓他玩。電子屏幕後面對應的是一個虛擬環境,這個虛擬環境的刺激是有限的,是被特意設計成吸引人的注意力的,而真實環境能提供給孩子更多更豐富的刺激,特別是和真人的互動中得到的刺激。

我自己,只有在特殊環境下,比如在長途行的時候要獨自帶著女兒,而在她又比較煩躁的時候,才用pad幫我渡過難關,平時是會嚴格限制她用電子設備的。孩子經常不停地要求玩手機玩ipad。你要限制他玩電子設備,到底要怎麼限制呢?我在這裡給你三點建議:第一,限定時間;第二,限定場景;第三,提供替代方

1、限定時間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每次看屏幕的時間不準超過多少分鐘。這個時間限制因人而異,大原則是越短越好。比如說我自己我會嚴格限制女兒玩電子設備的時間,以前是5分鐘,到了5歲之後,我給她延長到了10分鐘,但不能再多了。規則定下來之後,千萬不能縱容。有的家長為了省事,直接把ijad給小孩,讓他們安靜地待一邊去玩,在我家是不可能的。這是家長偷懶的行為,絕對地不提倡。除了每次觀看的時間外,每天的總時間也要限定。

2,限定場景就是說在很多的情況下完全不允許使用電子產品。比如出去吃飯,大家在一起聊天,孩子覺得無聊,要纏著大人了,很多人會拿出手機,把孩子打發到一邊去。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玩具或者塗鴉本,讓他可以玩玩或者寫寫畫畫,就是不能給他手機玩。吃飯時一家人邊吃邊聊,相互說說當天的事情,這才是孩子應該有的家庭生活。還有就是睡覺前一個小時不可以玩,因為電子屏幕發出來的光線,跟自然的太陽光不一樣,會讓孩子的睡眠時間變短。所以睡覺前我是絕對不允許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我一直提倡育兒育己,你要想讓孩子遠離電子設備,那至少你要在孩子面前先遠離電子設備。

3、為電子產品找到替代品

這是最難的一條,但也是最有用的一條。電子設備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危害?這個問題的關鍵,恐怕不是他幾歲開始看電子屏幕,而是你在他生活中的角色。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給他提供其他更好的刺激?如果生活中有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給他玩手機,他也不會沉溺於其中。相反,如果你平時也不陪他玩,不帶他爬山、踢球、逛博物館,不培養他比較健康的愛好,那就算你禁止他看手機到小學畢業,到他上中學的時候,忽然接觸到電腦,你猜會怎樣?肯定立刻是上網成癮啊!所以,電子設備本身不是問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你能不能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健康的環境。

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運動能讓人產生多巴胺,也就是大腦里的「快樂因子」。無論是跟孩子打球、爬山、還是隨便瘋跑,都會讓他快樂起來。同時能促進他的大腦發展,還能保護孩子的視力。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你自我提升的過程。在孩子還不能自我控制之前,你一定要身體力行,從根本上說,你自己也可以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