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讓這些書提升你的藝術品味

2018年,讓這些書提升你的藝術品味

懂不懂藝術都能看懂的象外

杉本博司,《世貿大樓》

本文圖片均由理想國提供

部分書籍在象外微店有售

時至今日,很多詞都被用壞了。比如說「品味」,今天你稱讚一個人有品味,搞不好會得到這樣的回答:「你有品味你們全家都有品味!」聽起來就像是「你有狐臭你們全家都有狐臭」一樣,很讓人不知如何接話。

但「品味」曾經是個很好的詞,就像英文的"Taste",它意味著咀嚼、品嘗而非囫圇吞棗,意味著對「美的」、「好的」、「對的」東西有所判斷和堅持,也意味著——當我們說一個人有好品味的時候,他/她身上還保留著我們曾經珍視的某種品質和能力。

如何獲得好品味呢?我的想法是,慷慨地用自己手機的流量看三分鐘視頻恐怕是不夠的,「教你月薪5萬」的課程恐怕也於事無補,實際上,品味是「養成系」,是長期自我學習、訓練、環境熏陶加上一點點好運氣才能得到的非必然結果(有些人什麼都做了,但品味還是很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所有的「養成」好品味的手段中,閱讀仍然是一個不過時的、不可或缺的方式——不是看一篇兩篇微信文章,而必須看一本接一本的書,因為好的書多半具有系統的知識和觀點,而系統學習可以讓效率和效能變得更高。也就是說,讀書看起來花的時間長,但卻是性價比更高的一種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遲至今日推出這個小欄目的原因。本期書目甄選自理想國,有一些是最近出版的,有一些則已經有些年頭。但沒關係,總體上,它們都沒有過時,而足以給非專業讀者好的藝術滋養。另外打個廣告:部分書目在我們微店有售,當是對理想國這個好品牌的一點小支持吧。

附贈德國學者康拉德·費德勒(Konrad Fielder, 1841 - 1895)的一句話:

「人們通常認為,沒有藝術(幾乎就如同沒有宗教以及其他精神和道德力量一樣),生活將遭受一大損失。不過,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無藝術的世界觀將是不完整的。」

康拉德死的那一年,大清國剛好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句話恐怕還是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踐行。

《現代藝術150年》

[英] 威爾·貢培茲 著 王爍、王同樂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65元

稍微對藝術類書籍有所了解的人,恐怕都已經看過或聽過貢布里希那本著名的《藝術的故事》。但今天我們首先要推薦的,是這本《現代藝術150年》。

貢培茲曾任英國泰特美術館媒體主管,並擔任BBC藝術頻道第一任主編,被紐約的《創意》雜誌評為世界上最有創意的50位思想家之一。

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它用非常清晰,同時非常輕鬆的語言,提綱挈領地講清楚了現代藝術150年的歷史。注意,是現代藝術,而不是當代藝術,所以書的副標題是:一個未完成的故事。

陳丹青為中文版作序:

「這本書的水準剛剛令我夠得著而看得懂:貢培茲證實了我自以為早就懂得的藝術家(果然如此),也教會我如何解讀難以弄懂的另一群人物(原來如此)。倘若在美術館再度遭遇他們,我會心想:哈,老兄,現在我明白了你的花招。」

要知道當代藝術的意思和意義,你得先去了解現代藝術。而與教科書式的寫法不同,這本雅俗共賞的現代藝術史,可以說是我個人近年來最喜歡的一個版本了。

Ps:多說一句:書雖然略厚,但紙張和裝幀都很好,翻起來手感非常好,而且很輕。

《觀看之道》

[英]約翰·伯格 著 戴行鉞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7月

42元

什麼是「觀看」?這個看似很愚蠢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中國古代的卷、軸、扇面、石刻、壁畫,諸如此類,都有不同的觀看方式。但藝術的「觀看」不止於此,它與更廣闊的世界相關,也有更為廣義的內涵和外延。

1972年,由約翰·伯格主導的BBC電視系列片《觀看之道》,影響了西方一整個時代的觀看方式。這本書,就是與之配套的同名圖文書。它是藝術入門的經典,而作者約翰·伯格既是藝術評論家,又是小說家、詩人和畫家,西方著名的知識分子蘇珊·桑塔格對他評價至高,認為「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並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

重複一遍:經典,經典,經典,不容錯過。

《碰巧的傑作》

[美]邁克爾·基默爾曼 著 李靈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4月

45元

「最出色的藝術作品讓死亡不得近身。「

能寫出這樣論斷的,肯定不會是一個遜色的作者。作為《紐約時報》的首席藝術評論家(相當高的段位了)和《紐約書評》特約撰稿人,邁克爾·基默爾曼的評論作品曾入選普利策獎。通過對藝術、藝術品和藝術家的深入觀察和感悟,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段關乎生命的藝術之旅。

藝術家小野洋子說:「這本書也告訴你,你可以成為一名藝術家,即使你並不了解藝術。「

這樣的推薦語似乎已經足夠了。

《葡萄柚》

小野洋子 著 梁幸儀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11月

48元

這是一本出版於1964年的書,半個世紀後才被引進中文版。在這本古怪的、活潑的、顛覆的「指令與圖畫書」里,小野洋子用精短的語言引導我們學會做夢、期盼、想像和思索,是她關於音樂、繪畫、詩歌、電影、藝術的聲明和闡釋。這也是一本充滿童真的藝術執行手冊——不信你看下面的圖片。

如果你還不知道小野洋子是誰,她著名的丈夫約翰·列儂曾經這麼描述過:「她是這個世界上久負盛名同時又不為人知的藝術家。每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卻沒有人知道她在做些什麼。「

《陌生的經驗》

陳丹青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11月

98元

好像寫不出比下面兩段官方簡介更好的推薦語了,所以大家直接看下面吧:

「陳丹青的私人美術史——陳丹青首次將自己的觀看經驗結集成書,我們得以通過畫家的視角來觀看藝術作品。全書擺脫了傳統的美術史框架,沒有術語和理論,只講故事和感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藝術普及書。」

本書插圖

「本書是網路視頻節目《局部》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梵高的初習作品,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齊奧,從舞女出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家,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才與作品,雖經歷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家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家,才是主角。

只是額外說一句:在畫家裡,陳丹青真的是最會寫的人之一了。

《畫語錄》

《被遺忘的真跡》

《南畫的形成》

這三本,我們放在一起推薦,因為作者都是徐小虎。

小虎先生的觀點,乃至她可愛的性情,都在下面的這篇文章中有所體現,想必部分讀者已看過:

所以只是補充說幾句:這三本的性質,可以大概區分為:《畫語錄》是給所有人看的;《南畫的形成》是給大部分喜歡中國傳統繪畫的人看的;《被遺忘的真跡》是給少數對吳鎮和徐小虎的學術方法有特定興趣的讀者看的。

再次感嘆一下:小虎老師有童真,而她一輩子也是在求真,也不憚於說出自己的真話(當然背後有她自己的方法論和論證過程),哪怕哪些話非常受爭議。單單就這一點來說,這三本書便值得一看。

《傅山的交往和應酬(增訂本)》,白謙慎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16年3月,54元

《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白謙慎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16年6月,62元

白謙慎的這兩本著作,也放在一起說。

前者是他的代表作,是研究藝術社會史的經典。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和分析,作者描繪了傅山與當時官員以及藝術贊助人的密切交往,並從「應酬」的角度出發,探討藝術的創作、周轉和使用。

後者則討論一個問題:什麼是書法的經典?甚至可以說,什麼是好的書法?

白謙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1982年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攻讀比較政治博士學位,1990年獲碩士學位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中國藝術史,1996年獲博士學位,此後的論著多以藝術史研究為主。

當下很多中國人對書法的態度,頗有一種「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的謎之自信,實際上,我們很多人(包括我在內),既不會寫書法,也並不真正懂得怎麼看書法,更別談了解歷史上的書家與他們的時代、社會和同代人的關係了。看白謙慎的這兩部通俗易懂的著作,有助於理清我們對書法的很多淺薄看法,因此一一推薦。

《照夜白》

韋羲 著

台海出版社

2017年1月

78元

本書的副標題是「山水、摺疊、循環、拼貼、時空的詩學「,看不懂吧?沒關係,同為藝術家的韋羲會用漂亮的文筆告訴你。

陳丹青和楊飛雲都不吝推薦,認為作者獨抒己見,以及有文采,有性情,陳丹青更是說,「韋羲此書,處處由唐宋經典而觀照山河,時時以山水畫盛世而審視今朝,他對西南鄉邦的眷愛,宛如沈從文,他的遣詞和語鋒,時見胡蘭成的影子」。

難得一見的青年藝術家寫的如何看藝術的書。

《中國美術史講座》

李霖燦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0年1月

59元

曾任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李霖燦先生所寫的中國美術史。以歷代繪畫為主調,亦兼顧對玉石、雕塑、書法、銅器、陶瓷等領域的介紹和論述。

雖然是老書了,但活潑生動,優美易讀,旁徵博引,精闢獨到,是很好的入門讀物。非要說有什麼缺點,可能就是:台灣文人腔稍微有點重,大陸讀者可能看多了會覺得有點甜膩。

《打回原形》

朱新建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2月

49元

又是一本畫家之書。被認為「新文人畫」代表的朱新建,是「畫壇中的神仙,文人中的精怪「,最大的特徵就是好(四聲)玩,所以好(三聲)玩。這本書,就是這個已逝的畫家的」世說新語「,有見識,有膽識,讀起來,爽。

《攝影小史》

[德]瓦爾特·本雅明 著 許綺玲、林志明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7年12月

39元

現代攝影理論的思想之源,與《論攝影》《明室》齊名的「攝影聖經」。

我覺得,有了「本雅明」這個名字的加持,應該不用再多介紹書的亮點(因為字字珠璣,挑不出額外的重點),但似乎也意味著:這是一本需要沉下心來讀的有分量的小書。

《聚焦:攝影在中國》

巫鴻 著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18年1月

88元

作為一個重量級的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巫鴻著作等身,幾乎值得為他單獨寫一篇文章,推薦他本本精彩的學術大作。

不過這本書不是通史,而是中國攝影史的個案研究,通過對攝影形式、圖像、技術和社會語境的研究,巫鴻以一貫的跨學科視野和手段,讓讀者對中國攝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直到長出青苔》

杉本博司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2年5月

68元

日本國寶級攝影師、亞洲當代攝影拍賣紀錄保持者杉本博司的唯一一本攝影評論集,收錄了他自1974年以來所有的代表作品,包括「海景系列」、「肖像系列」、「劇場系列」、「建築系列」、「博物館系列」、「布景系列」等。

《直到長出青苔》書中插圖

《大國志》

嚴明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5年11月

66元

裝幀精緻,紙張精良,印製精美,是一本高性價比圖文書。

嚴明學的是中文,畢業後做過中學老師、搖滾樂手、雜誌編輯、唱片公司企宣、報社記者,最後卻做一個自由攝影師。他的攝影耐看,就如他的文字一樣引人共鳴。

《大國志》書中插圖

《灰色的狂歡節》

朱朱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3年11月

128元

詩人、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朱朱對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的評述。

本書介紹了數百位優秀當代藝術家,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行為等各種藝術門類,基本上,要了解中國當代藝術近況,看完這本就會有一個框架了。

《木心畫集》

木心 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0年8月

360元

難得推薦本畫冊,就推木心先生的吧。

很多人是因為「從前慢」知道木心的,但好多人可能不了解,或沒條件了解,他還是一個好畫家。如果你去烏鎮的木心美術館,就能看到他那些精微的原作。這本畫冊,可以說木心藝術的一個縮影。

當然,木心先生的其他著作,理想國也早已出版,大家自行搜索就好。

《便形鳥》

朱贏椿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9月

138元

著名設計師朱贏椿轉型為藝術家的見證,創作四載,三易書稿,五改裝幀,出版社說,積累的速寫薄,有書桌那麼高,印廠做的樣書,多過已出版的作品。

《便形鳥》集三種翻閱方式於一書,影像部分,是一部觀念藝術的攝影畫冊,要在圖像的多義性中發掘作者留下的蛛絲馬跡;圖譜部分,是一部聽說過,未見過的畫譜手稿,珍本還是地攤貨,要自己判斷;揭秘部分,被採用拉鏈刀工藝的手撕線封住,讀者要揭開封條,才能看到內容。作者在這裡向讀者開誠布公,但答案要讀者自己尋找。

聽起來還挺有趣的,是吧?

嚴明攝影作品

好了,理想國專輯的書目推薦完了,再次強調:這些書,不是給專業讀者的,而是與藝術愛好者的共享。它們肯定各有各的瑕疵,但若能完完整整地讀出它們的好來,那益處顯然不可小覷。

希望這些書,能讓我們成為藝術上的同道人。

.

END

.

好了,大家好,我是來賣貨的刀娘。

改爺把文章寫成這麼……走心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插入廣告。

本來只想快快樂樂過個年的……

隨便賣賣書,

順便推出我們的好朋友藝術家文那今年新創作的新年大禮包:

誰是

文那呢?

一個長得漂漂亮亮

卻不擦防晒不化妝

把自己曬得黝黑髮亮,露著一口白牙

穿著不知道從哪淘來的古怪衣裳

提著個竹編的包就去世界各地的牆上——畫神仙的北京姑娘

文那喜歡造神仙

她在世界各地畫的壁畫都是她根據不同牆所在的空間、歷史或者主人的愛好,創造的專屬神仙

她為新年也造了兩個門神:

擊香入意

寓意

吉祥如意

擊香,將香氣像鼓聲一樣,用力而熱烈地,一聲聲地擊打出來,新年裡,濃烈喜慶的氛圍如宣天鑼鼓一樣洋溢在空氣中。諧音吉祥。

入意,用你的意念飼養的瑞獸,會在你的身邊,助佑新的一年事事遂心,意不需言,無論你身邊萌寵物什,心隨念轉,都將化為你的善人良事。諧音如意。

文那的巧思中,他們身上帶著對方的面具,只要帶上就能變成對方,因此他們在每一張畫中既是擊香(入意)又是入意(擊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寓意團團圓圓,永不分離。

今年,她更是將它們做成了新年套裝:

(對聯、年畫、紅包和筆記本)

可能是全網顏值最高的年畫和紅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象外 的精彩文章:

金絲鐵線,殘破之美

TAG:象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