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授公開3招:圖文詳解,除濕通絡,祛寒止痛,根治頸椎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薛承瑾教授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見證了物質條件的快速提升,但同時也見證了很多疾病的發生。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慢性骨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且越來越趨於年輕化,尤其是久坐伏案的白領、辦公一族。
頸椎病被稱為「百病之源」,會引起70餘種的併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眩暈、猝死!所以,一旦患上頸椎病,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康復治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健康長壽,「煲湯」是我們冬季最常用的養生食療方法,中醫講究「葯食同源」,下面這4種食方,經常喝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
「葯食同源」,2粥2湯,除濕通絡,祛寒止痛!
1.川烏粥
適用於經絡痹阻型頸椎病
生川烏12克,香米50克,慢火熬熟,下薑汁1茶匙,蜂蜜3大匙,攪勻,空腹啜服,可散寒通痹。
2.木瓜陳皮粥
適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除濕,通絡。
3.天麻燉魚頭
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天麻10克,鮮鱅魚頭1個,生薑3片。天麻、鱅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
4.姜蔥羊肉湯
適用於經絡痹阻型頸椎病
羊肉100克,大蔥30克,生薑15克,大棗5枚,紅醋30克。所有原料加水適量,做湯1碗,日食1次。可益氣,散寒,通絡。
4個頸椎操解析動作,輕鬆恢復頸椎活力
1.旋肩疏頸
GIF
鍛煉要訣:雙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後往前旋轉,再由前往後,各30次。
注意事項:運動時頸部肌肉一定要放鬆,舒適為度。
鍛煉效果:活動頸椎關節和肩關節,保持關節的靈活度,緩解肌肉痙攣和疼痛。
2.仰頭望掌
GIF
鍛煉要訣: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頭盡量往後仰,仰視手背。
注意事項:手臂盡量伸直向上,否則達不到效果。
鍛煉效果:舒緩肩頸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3.頭頸相抗
GIF
鍛煉要訣:兩手交叉貼於頸部,頭向後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項:動作宜緩慢協調,切勿盲目追求速度與力度。
鍛煉效果:增強肌肉韌性,使頸後肌肉力量得到加強。
4.左右伸展
GIF
鍛煉要訣:頭部緩緩向左肩傾斜5秒,返回中位;再向右肩傾斜。
注意事項:雙肩、頸部要盡量放鬆,動作以慢而穩為佳,切忌用力過猛。
鍛煉效果:促進頸椎血液循環,恢復關節、肌肉彈性。
正確的飲食調理和日常的保健,對於頸椎病的緩解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對於頸椎病比較嚴重的患者,也不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康復治療,避免病症的進一步惡化。
頸椎病嚴重,如何治療?
頸椎病的治療原則是以保守治療優先。90%以上的人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達到康復的目的。臨床中使用最多且效果顯著的方法是膏貼外敷。
中草藥的藥物成分很複雜,經過熬制後,藥性得以加強,可以直透皮下,對軟組織的損傷進行修復,消除無菌性炎症,松解軟組織粘連,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解除對神經的壓迫,恢復組織功能。
前些年常常出現很多人驅車數百里,只為求一貼的盛況。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足不出戶就可以購到,很方便。但是國外是比較難以郵寄的。
在保守治療無效或合併症出現時,可視情況考慮手術治療
常用術式有兩種:
1.前路手術:即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椎間植骨融合術。
2.後路手術:即頸後路椎板切除術或單開門、雙開門椎管成形術。其目的為解除對椎動脈、脊神經根、脊神經、脊髓、食管等的壓迫,達到治療的目的。 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複發率較高,恢復不好容易造成永久性創傷,並且手術治療最多只能進行兩次。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