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
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就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臨床上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見。十二指腸潰瘍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好發於球部;胃潰瘍的發病年齡較遲,平均晚10年,多見於胃角和胃竇小彎。本節內容是咱們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內容,希望同學們認真複習。
一、主要發病原因
幽門螺桿菌感染
二、臨床表現
消化性潰瘍病程特點為慢性病程、周期性發作、節律性上腹痛
.腹痛:上腹痛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
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在劍突下正中,疼痛常在進餐後0.5~1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後逐漸緩解,下次進餐後疼痛複發,其典型節律為進食-疼痛-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疼痛為飢餓痛或空腹痛,其疼痛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
臨床上少數潰瘍病人可無癥狀,這類病人首發癥狀多為嘔血和黑便。
.體征發作時可有上腹部局限性壓痛點。
.併發症
出血 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併發症,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易發生。
穿孔 常發生在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表現腹部劇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體征。
幽門梗阻 少數病例可出現,主要發生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管潰瘍。
癌變 少數胃潰瘍可發生癌變,尤其是45歲以上的病人,發生率1%以下。
三、輔助檢查
.幽門螺桿菌檢測 消化性潰瘍的常規檢查的項目。
.X線鋇餐檢查 潰瘍的X線直接徵象為龕影,是診斷潰瘍的重要依據。
.胃鏡檢查對消化性潰瘍有確診價值。
.糞便潛血試驗 若胃潰瘍病人糞便潛血試驗持續陽性,應考慮有癌變可能。
四、護理措施考點
.術後血壓平穩後取低半卧位,禁食、胃腸減壓、輸液及應用抗生素。腸蠕動恢復後,拔除胃管後當日可飲少量水或米湯,第2日進半量流質飲食,鼓勵病人術後早期活動。
.併發症
十二指腸殘端破裂是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後近期的嚴重併發症。一般多發生在術後3~6天。表現為右上腹突發劇痛和局部明顯壓痛、腹肌緊張等急性瀰漫性腹膜炎癥狀。
胃腸吻合口破裂或瘺 多發生在術後5~7日,吻合口破裂引起明顯的腹膜炎癥狀和體征,需立即行手術處理。
早期傾倒綜合征 多發生在餐後10~30分鐘。
相關試題
1.消化性潰瘍特徵性的主要表現是
A.反酸、暖氣
B.噁心、嘔吐
C.消瘦
D.貧血
E.周期性、規律性上腹痛
2.患者,男性,38歲。確診為「胃潰瘍活動期」,他的腹痛特點是
A.受涼後腹痛明顯
B.空腹時腹痛明顯
C.運動後腹痛明顯
D.餐後0.5~1小時腹痛明顯
E.進餐時腹痛明顯
答案 1.E 2.D


TAG:潰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