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點菜市人文

這點菜市人文

◎ 陳友忠 (深圳)

鵬城巷陌

習慣每周兩到三天走路下班之後,回家前都會順便拐進新街市場。這個老市場,我1991年來蛇口就有了,那時與它比翼齊飛的花果山市場,地頭早已蓋起商品樓,就它,一如既往地地道。

這天我買好了兩條泥猛和潮州人叫黃牆的黃鰭鯛,正準備去買和泥猛滾湯的芥菜。全市場我認為最美最純的鰻魚妹突然出現在我身邊,指著左後方向跟我說她的攤檔被調整到那頭了,請我以後記得還是要找她買魚。我說那是必須的,她開心道謝然後飛奔回她的檔口。敢情是看見了我特意跑過來跟我打招呼的。其實上周五我就發現原來的檔口換了別人,還特意四周瞧了瞧,可惜沒發現。話說一周基本上三趟市場的我,買什麼基本都有固定的點和人。從來不問價,一來二去也都熟了,我覺得他們也都從不騙我從不缺斤短兩。所謂將心換心,看好的就更別計較,人家待你必定也大方。顧名思義我跟這個鰻魚妹買得最多的是鰻魚,因為我有一拿手菜就是酸菜鰻魚湯。每次她幫我把魚切塊都特別合我心水,並且我甚至可以先去買好別的東西再回去提貨,特別穩妥,特別放心。

買泥猛和黃牆的這個檔口也熟。公秤就在他們對面,小夫妻從來坦然。秋風未起,他們就改賣大閘蟹,9月底我第一次光顧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每年最賺錢就這三個月。這天他們還賣已宰殺的大斑魚,要了黃牆和泥猛之後其實還看中已經切出來的一小圈。女主人毫不猶豫地跟我說還是不要了,因為是昨天殺的,雖然沒壞,但怕不夠鮮甜不合我胃口。

買芥菜時,隔檔的草菇姐笑眯眯對我說,剩下這麼點草菇給你留著你不要啊。草菇這東西不能隔夜,每次我就只買5塊錢。有一次她說剩的沒幾顆不夠5塊錢,送我了。受之有愧又卻之不恭,我只好跟她買10塊錢被我稱為子彈菇的不知名的黑菌子。

草菇或子彈菇,加上5塊錢腳趾肉滾湯是好味道,但再加上5塊錢沙白或者其他蚌類,會格外地鮮美。貝殼弟的檔口在路口,每次必經,每次都看見他微笑,以至我覺得他可能每時每刻都是微笑著。有時候不買又被他瞧見,他會遠遠拋來一句,今天不滾湯啊。買的時候根本用不著我自己挑,他會非常專業地幫我選取最合適的,害得我有時候都覺得5塊錢的幫襯實在太少太過意不去。

還有紅杉魚嬸、剝皮魚姆、草魚嫂、龍躉兄……突然間,這個市場熟悉的眾生相,一股腦兒都眼前跳動。

人老就是這麼嘮叨。貌似風花雪月才是文章,才有流量。曾經覺得我還可以筆下拈花惹草,卻一天天知道不行。或許主觀上已不太想寫,或許年輕時已被寫膩。越發人生荒涼虛無也越發生活簡單明了的老人,還真就愛這種市井的地氣,甚至一邊啰嗦一邊還兀自感動。就是覺得,社會和諧就該是這樣的。索爾仁尼琴說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而這點菜市人文,也許微不足道,也許不過是冬日裡一絲暖陽,但它所折射的人間煙火,簡直是一方土壤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特區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將繼續推動全面對外開放

TAG:深圳特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