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見的人,懷念不如相見
相見不如懷念,是說給有些人聽的;而對於真正想見的人來說,懷念不如相見。
相見不如懷念,是自古便流傳世間的俗話。有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對於真的很想見的人,為何要總是忍住不見呢?
旅記《我從印度活著回來了》中有一句話:活著的時光不過百年,而你會死很久很久。作者用此話是為了表達「因此,我們活著的時候,一定要活的不一樣」,而筆者想藉此表達的是,既然活著的時光本來就短暫而可貴,那又何必總是隱忍呢?對於想見的人,去見便是,不管路途遙遠,有陽光正好,有微風作伴,何苦委屈自己。
突然想到「懷念不如相見」,是在最近與J君的一次微信聊天中,我與J君是大學同學,所謂「大學密友者,不足四,汝為其一」的好朋友。J君現在省城,而我在大學所在城市,兩地之間相隔也不過兩個小時左右的大巴車距離。我問J君什麼時候結束實習,回來一起吃個飯,J君忽然玄乎的來了一句:「相見不如懷念。」我頓時磨拳擦掌開始互懟,J君鬥不過,道歉說:「哎呀,相見不如懷念是開玩笑的,對你嘛,當然是懷念不如相見咯。」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所在地相隔不遠的朋友,當然能夠經常見面,可是對於相隔甚遠的朋友,見面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是,對於相隔較遠的朋友,見面受時機、金錢、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前者,見一面並不容易。但筆者想表達的是,如果想見並且克服一些可戰勝困難也能見的,就不要再以「不如懷念」為借口。路途遙遠,那就好好規劃,早些協調空出彼此的時間,少下幾趟館子存點路費,見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如果覺得協調時間節省花費太麻煩,只能說明你們並不是真的很想見。
例子有很多,偶爾出門旅趟游,常住青旅,經常見到背個大包出來玩的背包客們,他們大多是情侶或朋友。你問他們出來玩何苦要背這麼多行李在背上,十有六七會告訴你,因為相隔太遠或是工作繁忙,一年之中相見的次數太少,好不容易才能約個時間出遊,就多帶點行李好好玩幾天。
你瞧,人家出遊背個山一樣的大包都不嫌累,只因身邊陪伴的是自己想見的知音之人,你還在提前顧慮與對方見一面得多麻煩,如此多慮,怎能見到想見的人呢?


TAG:幽悠說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