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你可以加餐嗎?
在以瘦為美的今天,在代謝性慢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血脂異常等)高發的今天,「我要減肥」、「我要少吃點」、「我還想再瘦點」基本成了大家隨處都能聽到的「口頭禪」了。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一波波意志不堅定者,邊喊瘦身,邊狂吃狂吃,吶喊著「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的口號;也可以看到一批自我控制力強的人經常「忍飢挨餓」,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還能看到一些「懂得比較多」的朋友,非常有信念: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這個隨便吃沒關係......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人保持了原樣,沒瘦也沒胖;少部分人反而更胖了;有部分人是真瘦了,但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感冒,或者身體因為需求「發出指令」,控制不住地食慾比以前更好,繼而你很快發現他/她又胖了,成功反彈;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健康地瘦下來了。
以上的現象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多為心理認知和方法問題。比如是否真願意減肥還是並沒有重視疾病危害,比如是否合理飲食,科學管理。
在眾多減肥方法中,「飢餓減肥法」很常見,也非常符合大家的認知,多吃就胖,少吃或不吃就能瘦嘛,沒毛病,而且只要有毅力,見效也很快。
但其實,這種方法除反彈也很快以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弊端,早就被許多醫學界人士或營養專家所詬病。
首先,長期飢餓會讓人抑鬱,並且需要極大的耐力控制力,難以堅持;其次大腦會誤以為你正處於「饑荒年代」,為「節約」能量而選擇降低身體基礎代謝率,減少能量消耗,並讓脂肪細胞囤積更多的脂肪,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長期忍餓,胃裡沒有食物可消化,導致慢性胃炎等疾病發生;第四,長期營養攝入不足,蛋白質被消耗,維生素等營養素缺乏,最終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營養不良等等問題。
超重或肥胖的人,往往還有這樣的心理:由於上頓吃的比較少或沒吃,下頓就會很輕鬆,認為多吃點沒關係,結果不知不覺地反而攝入比往常更高的能量,而且心安理得沒有包袱;另外,由於飢餓,人的進食速度會變快,食慾旺盛,於是吃下去的東西也會更多,自然攝入的能量也就更多了!
所以,我們提倡少食多餐,正確加餐!把一天的能量分成4~6頓。這樣不僅健康,而且有利於控制能量,平穩血糖。
加餐的好處多多:
1、不會因為害怕飢餓,而吃得過飽,每餐八分飽容易做到;
2、避免因太飢餓,而在下一頓進食過多;
3、即時補充能量,避免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4、食物種類更豐富多樣,營養更均衡;
加餐的時間選擇:
加餐一般選在兩正餐之間,大概餐後2~3小時或餐前1~2小時。比如早上10:00,下午4:00,晚上9:00(11點睡覺者建議8:00)
加餐的食物選擇:
牛奶、酸奶、乳酪、堅果(核桃、花生、開心果等)、水果(橙子、柚子、蘋果等各種新鮮應季水果)、麥片、饅頭等
加餐舉例:
早上加餐:1個蘋果
下午加餐:少量泡燕麥配堅果
晚上加餐:一杯牛奶
註:1、加餐量很關鍵,再健康的食物也不能貪多,加餐的能量是要計入一整天的能量攝入中的。當能量攝入剛好滿足人體消耗時,能夠維持體重現狀;當能量攝入>機體能量消耗時,則會超重,肥胖,繼而引起各種疾病;當能量攝入<機體消耗時,則能減重。
2、以上加餐推薦未考慮患有疾病等特殊情況,如有特殊情況或需求,可以後台留言。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The end-
廣告:了解更多,請識別下圖中的二維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