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汀剪紙,「剪」出客家的文脈

長汀剪紙,「剪」出客家的文脈

長汀客家刻紙藝人在創作龍燈刻紙。

一把小巧的剪刀、一疊裁好的色紙,雙手默契地配合,折線與剪線交錯,刀鋒沙沙劃破薄紙,好似靈蛇遨遊水中。很快,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便誕生了。且不說那些花草樹木、魚蟲鳥獸、亭橋風景,光是一個「福」字,就有好些花樣。

在古老的閩西汀州文廟,一場別具特色的「長汀客家剪紙作品展」及現場剪紙表演正在進行。這些剪紙技法高超,作品內容繁多,構圖別具匠心,有人物、動物、景物及花卉、組字等,有展示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有展現風俗民情的……那「瞿秋白烈士紀念碑」高聳於層層台階之上,兩側翠柏肅立,碑後青山連綿;「雲驤閣」憑江而築,千秋月白;「文廟」莊嚴肅穆、古色古香;「丁屋嶺」的水車、瓦檐、美人靠、勞作的農人,皆生動傳神;「大夫第」的雕樑畫棟、門扇窗欞,無不惟妙惟肖;「惠吉門碼頭」的船隻穿梭,桅杆林立,客商絡繹不絕……這些作品形象逼真、異彩紛呈,且較之傳統的剪紙技藝更具創意,恰如一股清風在剪紙界吹過,令人耳目一新。

剪紙是漢族傳統民間美術的一種,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剛剛誕生時,人類還不會造紙術,我們的先祖就用樹葉和金、銀、帛剪成物象的剪影。最早被載入史冊的剪紙作者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時期的周成王,《史記》中載有其「剪桐封弟」的故事:有一天,周成王姬誦用梧桐葉剪成一個玉圭的圖樣(「圭」是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把它贈予弟弟姬虞,令其到唐國去當諸侯。君命不可違,姬虞只好拿著周成王剪的「圭」去了封地。漢文帝時,已有「漢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的典故。唐朝崔道融的詩中曾言道:「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其「宜春帖子」即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剪紙藝術作品。

李商隱在《人日》一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這裡的「剪綵」便是剪紙之意。而剪紙這個詞更是頻繁地出現於詩句中,如杜甫在《彭衙行》所寫的「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就直接用了剪紙一詞。明清,有更多的文人畫家、民間畫工加入到剪紙藝術的創作行列中來。一些文人逸士與民間藝人合作,把漢字書法與剪花圖案巧妙結合,剪出了比宋代更為精美的花字剪紙。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民間藝人和文人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下日臻完美。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一種充滿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其歷史淵源、思想內涵、美學價值,都令人著迷,引人探索。

福建長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設汀州以來一直是歷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地處「客家母親河」汀江的源頭,被尊為「客家首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國革命轉折之地,是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中央紅軍正規化的搖籃,有著「紅色小上海」之稱。如今,走在長汀的大街小巷,凝重的歷史街區、古建築和革命舊址,古老的客家民俗、民間文藝,蕩滌心靈的紅色記憶、紅色故事,都使人駐足流連,彷彿有種他鄉即故鄉的感覺,外鄉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鄉愁」。

無論是歲時節氣習俗、民間信仰,廟會、趕圩,宗祠禮儀,民間文化藝術,還是客家方言、客家飲食,無不忠誠地傳承著華夏傳統文化。在中原和其他地區找不到了的漢族傳統文化,在長汀還能找到。如長汀客家方言留著較多的漢語古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汀「公嫲吹」是嗩吶藝術中古老而獨特的品種。還有長汀刻紙龍燈、船燈、踩馬燈、十番音樂、九連環、長鑼鼓、汀州覡戲、講古、客家古樂等民間藝術,鬧春田、「打菩薩」、台閣、走古事、百壺宴、百鴨宴等客家民俗,白斬河田雞、麒麟脫胎等長汀客家美食,定光佛、嚴婆信俗、伏虎祖師、三太祖師信俗、蛤瑚侯王等神秘古老的信俗,玉扣紙、客家釀酒、豆腐(干)、手工米粉製作工藝等傳統手工技藝等等。

這些長汀客家傳統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古老。

古老的長汀客家剪紙是其中一枝鮮艷富麗的「牡丹花」。據長汀縣工藝美術師,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郭如淮老先生介紹,長汀客家剪紙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原漢民為避戰亂南遷,來到閩西汀州,形成了客家民系,締造了客家文化,且傳承和發展了中原剪紙技藝,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長汀客家剪紙,代代相沿,流傳至今。長汀剪紙的一大特點是,多不用描圖,打破傳統的對稱對摺形式,直接取材於現實生活,把日常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變成剪紙圖案,線條簡單明快,風格粗獷豪放,樸素自然,鄉土氣息濃郁。剪紙藝人經過傳承、勤學苦練,能隨心所欲地剪出豐富多彩的花紋圖案,通過發展提升又吸收了「刻、鑿、折」等手法,形成了「剪、刻、鑿、折」的多種技法,使得作品更加賞心悅目。

逢年過節,在街頭巷尾、農家小院、祠堂內外、市集攤點,陽光下、樹影里、廳堂內,常可看到客家人在剪紙。剪紙者多為客家婦女,長汀客家婦女在當地方言中叫做「布娘」,據說這稱呼源於客家婦女特別勤勞,圍著「三頭三尾」即「鍋頭灶尾」「針頭線尾」「園頭地尾」起早貪黑、勤儉持家,「布娘」即取「織布的婦女」之意。她們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卻心靈手巧、勤勞聰慧,為傳承客家剪紙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剪紙屬於傳統「女紅」中的必學技藝,以前女孩子六七歲就要學剪紙,出嫁時要熟練,也是世代相傳的規矩,因此民間還形成了剪紙的規範,誕生了專門的剪紙圖樣和存放圖樣的模板簿子,就像一本剪紙的「詞典」「工具書」。到現在,民間還有留存客家婦女「剪紙圖樣摺疊包」,摺疊包用整張長汀特產的玉扣紙,巧妙的摺疊出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各種形狀的紙盒,每個盒子里放一類圖樣。一個摺疊包打開,可以見到層層疊疊十來個小盒子,玲瓏精巧,摺疊包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了。

長汀客家剪紙昔日以城關剪紙和童坊剪紙最為出名。尤其是童坊鎮彭坊村的「刻紙龍燈」,更是享譽全國。這是用特製的數種尖刃斜口刻刀,墊著木盤在色紙上鑿刻出的「剪紙」,因此特稱「刻紙」。從藝術上看,彭坊刻紙是集美術、書法、繪畫、雕刻於一身的民間綜合刻紙工藝,分為「陽刻」「陰刻」兩種。用刻刀鑿紙,特別講究鑿刻的順序,必須從裡到外、由粗到細,再沿外緣鑿刻一圈,刻點多為細密而有立體感的小圓點、小三角和小長方。現今,長汀童坊鎮彭坊村刻紙工藝益加精湛,為閩西之冠。龍燈的紋飾多樣、生動,在剪紙藝術的基礎上,大量使用當地畲族服飾刀刻圖案。常見的有「雙龍戲珠」「獅子滾繡球」「喜鵲攀枝」「五穀豐登」「馬到成功」等圖案,表達了客家人祈求幸福、安寧、祥和的心愿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是民間刻紙工藝中的一朵奇葩。

每年的元宵節,當地村民家家戶戶都會動手刻紙、用竹篾扎制龍燈,晚上全村出動,有條不紊地將各家龍燈接駁在一起成為3條完整的龍燈,接駁的過程稱為「駁燈」,也有獨特的寓意,意思是全村人相互團結、凝聚成龍。刻紙在龍燈燭光映照下光彩奪目,美不勝收!

據傳,清代康熙年間,彭氏第十五代祖先彭景周將福建泉州的刻剪紙藝術與中原的元宵花燈藝術相融合,並加以創新組合,從而形成了閩西民間獨具特色的、融合龍圖騰文化、刻剪紙文化、花燈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種文化於一身的「刻紙龍燈」,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彭坊刻紙傳承完整,現在村裡的彭慕財和張廷玉兩位老人,都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刻紙龍燈的代表性傳承人。彭慕財老人15歲開始跟著叔父彭懷標學刻紙,至今已有40多年,其作品極富客家民俗文化內涵和濃烈的鄉土氣息。他從小扎紮實實學藝,數十年來從未間斷。談起剪紙,彭慕財老人容光煥發,自豪地向我們展示他的作品與證書,眉飛色舞地講述著刻紙的門道。他告訴我們,刻紙看上去簡單,其實裡面的工序、藝術可複雜了,並非一朝一夕能練成,非得下苦功不可。

張廷玉老人生於1953年1月。他也是十幾歲就開始學習刻紙,從藝41年,創作了無數作品。翻開他的作品集,只見飛禽走獸、人物建築、山川河流皆躍然紙上。他的作品造型優美、線條柔潤、富有裝飾性,尤其是表現客家民俗風情的刻紙更為出彩,可謂「圓如滿月、彎如弓弦、缺如梳齒、線如遊絲」。老張從小家境貧寒,卻對刻紙很感興趣。起初買不起色紙,他就揀別人丟棄的邊角料來練習。「開始是刻些小花小草小貓小狗之類,學了一段時間後,刻出來的東西就比較像樣了。」老張是打心眼裡喜歡刻紙,常常一刻就是幾個小時。他還常常教村裡人刻紙,樂在其中。

長汀客家剪紙豐富的內容、特徵對研究客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豐富和完善龍圖騰文化、刻剪紙文化以及花燈文化都將產生一定的作用。2011年被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家剪紙藝術凝聚著一代代客家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心血,其獨特的魅力並不因歲月變遷而削減,反而如陳年的佳釀,歷久彌香!(卓國志、范曉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2017蘭馬獲中國田協金牌賽事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