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哪些作品讓你覺得「不如我當編劇」
通常來說,能夠擔任一部動畫的編劇,那麼往往說明這個人擁有著足夠的編故事水平,至少比我們這些普通的動漫迷要強多了。但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事實上現在也能看到一些作品,在編劇水平方面讓人覺得槽點無數,以至於給觀眾「我行我上了」的感覺。不知道你是否也會有類似的想法呢?在今天的話題當中,讓我們一起聊聊吧。
【候選一:《帶著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
這是一部在去年播出的新番動畫,故事改編自同名輕小說。很多當時看了作品的動漫迷,都在網上吐槽說:為啥這樣的故事也能夠被製作成動畫啊?從劇情而言,一個穿越過來之後就被神賦予了滿級能力的主人公,一路上毫無壓力地碾壓各種據說很強大的對手,並且非常從容地收下各種後宮,享受著美滋滋的人生。
這樣的劇情套路,只要是前些年多看幾本網文的動漫迷,恐怕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創作難度吧?想當年,被認為是「小白文」的題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設定。而且很多作品的質量都比這個強。因此,看了《帶著智能手機闖蕩異世界。》之後,網上就有不少人表示:哪怕我去當編劇,都能比官方的強啊。
例如說,為了讓作品增加更多的看點,完全可以讓主人公在扮豬吃老虎方面顯得更加低調一些。平時看起來就是個人畜無害的小白,等到城市、王國陷入到了滅頂之災的時候,突然殺出來搞定大BOSS,這樣的效果豈不是比動畫的強?另外,我們並不清楚為什麼官方要把主人公設定為一個笑起來看上去傻呵呵的人物。即便他是一個態度很從容的角色,但起碼也可以效仿一下隔壁《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展現如同司波達也那樣的氣質吧?這樣的話,主人公開無雙的時候,也能讓我們覺得「很帥」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讓很多資深動漫迷、小說迷去當編劇,都有可能比官方做得更好的作品。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要去哪裡報名當編劇呢?
【候選二:《ALDNOAH ZERO》】
在前段時間討論「結局讓人失望」的作品時,企鵝娘就曾經將《ALDNOAH ZERO》作為了候選之一。理由便是:官方明明可以有一千種方式,來讓結局變得經典,或者最起碼很好看,但偏偏選擇了最艱難的道路,給大家一個看完之後鬱悶得不知道如何宣洩的結尾。
那一天的話題出來之後,也有不少動漫迷在評論當中提出:其實即便是我來當編劇,都不至於弄出那樣的結尾。
這部作品從「有希望成為經典」到「爛尾」的那一段劇情,發生在地球人跟火星人之間眼看要戰鬥到你死我活的格局之下。此刻,編劇必須想到用合理的方式來化解這場戰爭,從而令地球跟火星都能夠收穫和平。以資深動漫迷們的腦洞,完全可以想出諸如「公主以自己的死,阻止了雙方的衝突,讓雙方都意識到不能繼續戰爭」(悲劇)、「伊奈帆在搞定了小騎士之後,讓地球聯軍獲得了跟火星聯軍平分秋色的實力,從而順利實現停火」(喜劇)等劇情。至於兩名男主角跟公主之間的關係,也完全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包括前面的悲劇結局,讓「公主死亡」的設定也完全可以是幌子,實際上公主只是假死,然後跟伊奈帆OR小騎士隱居田園過上幸福的生活,等等。
甚至於,哪怕是大家編故事的時候喪心病狂一點,弄出「地球跟火星全部被毀滅,只剩下兩名主人公跟公主漂泊於宇宙」的結局,都會被認為是神作,而不至於是官方後來被噴得一塌糊塗的渣作吧……
【候選三:《熊巫女》】
這部作品曾經在網上被公認是「作死小能手」,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那種輕鬆幽默又稍微有點污的劇情套路,都讓老司機們看得津津有味,以至於開始預測它會不會在銷量方面成為一匹黑馬。結果偏偏不知道動畫組的編劇到底怎麼想,選擇了一個讓女主角在外面遭遇到重大打擊,然後變得恍恍惚惚的結局。好好的一部輕鬆治癒動畫,莫名其妙就變成了「致郁」。作品也最終遭遇到了大量的退貨,以至於官方自己都不得不匆匆改變動畫結局,但為時已晚。
其實在當時,網上已經出現了一些網友自己寫的結局。即便動畫依然是需要以小町放棄出人頭地的明星生活,而回到家鄉作為結局,但完全可以設定成「小町已經在城裡獲得了成功,可是她發現城裡始終沒有鄉下的那種溫暖,也沒有熊的陪伴,因此最終選擇了回歸」。如果是這樣的劇情,那麼最後一幕還可以是熊寂寞地看著小町的照片,結果發現她在遠處呼喊自己,隨即朝著小町飛奔的畫面。
亦或者,也可以讓熊成為小町的助手,在城市當中以「熊巫女」組合進行活動。在如今的網路時代,這樣的組合也很有可能一夜成名。故事同樣會以HAPPYEND收尾。
再不濟,無非是徹底砍掉小町去城裡的劇情,用一個一如既往平淡的日常小故事當成結局,這樣也可以令作品順利地收尾。如何?說到這兒,恐怕很多動漫迷都會覺得自己也完全有能力將《熊巫女》從崩壞的邊緣拉回來了吧?
只可惜,官方作死的話,就誰也攔不住了……
【候選四:《迷家》】
原創動畫的魅力在於,你永遠不知道這部作品接下來會有怎樣的展開。當年《迷家》播出第1集之後,網上主要認為它會是「恐怖片」,第2、3集過後,推理懸疑的意見開始佔據了上風。而播出過半,有不少人覺得它是「超能力片」。結果等到作品完結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部眾多精神疾病患者的群像劇……
一部只有一個季度的動畫,卻安排了那麼多的角色,並且在官方訪談當中,擔任編劇的岡媽還表示自己只是將製作人員們的想法整合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作品。但很顯然,這種大雜燴的風格完全無法讓觀眾們買賬,也有些辜負了期待水島努×岡媽能夠搞點事情出來的觀眾,更是對不起那些從第1集開始就展開長篇分析的網友們。
可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今天重新看一下當時網友們自己的腦洞,就會發現大家的想法比岡媽不知道優秀到哪裡去了。例如,第1集的評論區當中就有人根據動畫里出現的童謠,腦補出了這其實是「狼人遊戲」的設定,有那麼多出場的角色,都會在很短時間內被殺死,而最終主人公需要找到真正的兇手。還有人在老司機這個角色上下了很多功夫,認為他可能已經被替換/遭遇了洗腦/其實根本就不是個活人……
現在看來,《迷家》真是浪費了無數網友的腦洞啊。
【候選五:《大魚海棠》】
這幾年,國漫崛起的口號贏得越來越多關注。如果從動畫電影的角度來說,《大魚海棠》的關注度和票房,都可以被認為是現如今的國漫代表之一。
我們固然會對作品的作畫質量讚不絕口,但如果說到劇情是否能夠令人滿意,那麼就要打上大大的問號了。作品上映之後引發的最大爭議,就是女主角的選擇問題。明明知道自己救下鯤的做法有可能會給所有人帶來災難,但她依然義無反顧,結果是災難真的發生了。這種為了自己的私慾而讓大家遭遇毀滅的劇情,確實不符合很多觀眾的三觀。
在當時就有人提出,為什麼非要讓椿承受著「要麼拯救鯤,要麼讓大家都毀滅」的命運呢?實際上,假如說椿所在的世界本來就要面臨毀滅的風波,而正是因為椿救下了鯤,並且在鯤的幫助之下,讓大家不至於在災難當中完蛋……這不是更好的方式嗎?居民們可能最初對椿的選擇不理解,但鯤拯救了他們之後,他們就會將椿和鯤都視為英雄,並且世代傳頌。而後來兩人選擇了去人間,又給人間留下了一段佳話,也就是《大魚海棠》的故事。
想想看,如果按照網友們提供的思路,這部作品就變得特別積極向上,並且充滿正能量了。即便椿救下鯤的行為可能顯得有些魯莽,但最終的結果是拯救了更多的人,而不是動畫里那樣坑了大伙兒。這樣的結局,沒準會讓動畫票房再上升幾個億吧?
OK,以上我們列舉了一些作品,並且解釋了為什麼對動漫迷來說,大家都有資本去挑戰編劇工作。也許看到這兒,你也已經腦洞大開了吧?那麼歡迎大家積極評論,好的評論將在明日話題中進行展示哦。
而昨日話題「動漫里敗犬角色往往有啥特徵」也引發了很多動漫迷的評論。下面就看看其中的代表是怎麼說吧。
【版權聲明:本文是騰訊動漫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TAG:騰訊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