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欣賞—晉 王羲之 《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 、《憂懸帖》

書畫‖欣賞—晉 王羲之 《頻有哀禍帖》、《孔侍中帖》 、《憂懸帖》

《頻有哀禍帖》與《孔侍中帖》、《憂懸帖》三帖合裝,前後九行共一紙,總稱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縱24.8厘米,橫41.8厘米。畫心中央紙縫處鈐有「延曆敕定」朱文印記三方。作品原為手卷,1941年改裱為軸裝。( 註:有分析認為該帖經數字全息透視,發現本帖不是雙溝拓本,很可能是王羲之的手跡。)

頻有哀禍帖

《頻有哀禍帖》縱24.8厘米,3行,20字。行草書。

為東晉王羲之所書尺牘摹本,原作久佚。存世的《頻有哀禍帖》摹本收藏於日本前田育德會,為唐代硬黃響搨、雙鉤廓填摹本。作品行軸線時曲時直、書體時草時行、點畫時方時圓,書寫風格沉雄跳宕、勁健流縱,體現了王羲之高超的書寫技巧和駕馭能力。作品。

釋文: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頻有哀禍帖》中的「頻」、「禍」、「悲切」、「增感」等字,可作為絞轉筆法的範例。這些字跡邊廓變化豐富、微妙,「後來人們想用『中鋒』來追躡晉人筆法,卻不知由於絞轉的結果,鋒端並不順著點畫走向簡單地移動,它時而左,時而右,時而處於點畫之中,時而又移至點畫邊廓。因此,這種筆法既不能稱之為『中鋒』,也不能稱之為『側鋒』,如果強以名之,或許可稱之為『複合鋒』」。(邱振中著《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

孔侍中帖

九行,前三行為《哀禍帖》,中三行為《孔侍中帖》,後三行為《憂懸帖》。

其流傳經歷大抵與《喪亂帖》相同,在唐代已傳到日本,曾作為聖武天皇的生前至愛寶物奉獻給東大寺,由正倉院保管。桓武天皇借閱過這捲尺牘,歸還時留下了「延曆敕定」的朱文鈐印。該帖對原跡的渴筆及蟲損部分摹寫極為精緻,是研究王羲之書法藝術的可靠資料。

憂懸帖

《憂懸帖》章法的動線特徵:漢字每個單字,都可畫出一條直線,它的位置是表示字傾斜的方向,同時把字分成感覺上分量相等的兩個部分。畫出的直線稱為單字的動線,以確定作品的位置和方向。《憂懸帖》一開始的「憂懸」兩字錯位較大,但不影響行氣,反而是在連續中,帶了些許的波動,加強作品的靈動感。動線在書法作品中連續不斷出現直到終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樂屬性——旋律。書法的時間性和流動感,是一種無聲而有形的旋律。

釋文:

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邱振中分析《憂懸帖》的行軸線趨向平穩,與王羲之《姨母帖》相似,但各段軸線吻合嚴密。「憂懸」兩處錯位較大的斷點成為流暢、縝密的節奏中有力的頓挫,使穩重中平添生動之致。王羲之早期作品中,單字軸線傾斜大都不超過6度,以接近垂線者為多。

行軸線的呼應,是王羲之作品極重要的一個特點。《憂懸帖》一、二行之間,都表現出配合:後面一行軸線的波型與前一行軸線的波型相似,但細節又不相同,造成了章法構成上動人的效果。

賞析

三貼合一共有九行,字數不多,但內藏玄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招數不少,尤其是章法處理上。

1、虛實。第一行,是上虛下實,頻有哀禍四個字,字距比較遠, 「悲催」二字突然緊密起來,「切」又遠離上面, 「悲催」形成了一個字組。第一行完成,第二行的虛實處理就有了依靠,「割」字處理的低一些,以填補第一行那個大空間,但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不能自勝」是一個字組,「不能自」的聯結,顯然是為了填補「有哀禍」三個字中間的較大距離,如果不填補上,整體上,這一塊是鬆散的。「勝」明顯是對應右側那個大空間,「奈何奈」三個字是一個字組,為什麼連的緊密?因為右面那個空間。第三行,「何省慰」是一個字組,「何省」連得更緊密,相互佔用空間,這兩個字再不緊密,章法上就完蛋了,整體頂部就脫節了,這個連法意義重大。「增」、「感」二字嵌在右面兩個寬大的空間中。

虛實的效果,是通過字距、字組、斷連等招數完成的。

2、不作正局。 好的作品。是絕對不能成「狀若運算元」的,董其昌說「古人作書,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此貼表現殆盡。第一行「頻有」兩個字不是垂直對應的,兩個字都向右傾斜,而且傾斜角度一致。「哀」突然向左傾斜,這種傾斜的變化,讓字變得活潑了、動態了、藝術化了。

3、情感是影響隨機顯現最重要的變數。《頻有哀禍帖》、《喪亂帖》與傷逝有關,因而作品中頓挫分明、擺動強烈的折線,與《孔侍中帖》(含《憂懸帖》)、《得示帖》軸線線型頗有距離。細心審讀文辭,感情節奏與軸線線型,與整個軸線圖,存在著一種默契。

4、王羲之這些作品標誌著軸線承接所達到的新的高度。邱振中評價「單字軸線連綴系統經過漫長時期的發展,終於使工整化與反工整的自由書寫統一了起來。王羲之成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軸線承接的各種方式,在他的作品中得到集中的表現。這不是一種簡單的會合,而是沉入深心,再同心理內容融合在一起的自如運用。王羲之暗示著對線結構把握能力的理想狀態。」

用毛筆的方式記錄生活

現在加入學習

相信

我們可以一起

在書法的世界

走很遠很遠的路

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

每一個漢字都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遐想。

End

紀氏書法

更多的課程

更多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紀氏書法 的精彩文章:

書畫‖唐寅「梅花月落誰人夢」:臘梅都開了,不來看看嗎?

TAG:紀氏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