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里開外一炮懟穿虎式正臉:看傻眾人的S系神車竟是它!
原標題:1.5公里開外一炮懟穿虎式正臉:看傻眾人的S系神車竟是它!
口令關鍵字:死
說起二戰當中的著名坦克,蘇聯的T-34系列中型坦克與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肯定會榜上有名。前者的性能均衡、產量巨大,而後者則擁有厚重裝甲和超強的火力。大部分資料顯示,蘇軍為了摧毀一輛「虎式」坦克,往往要付出數倍的T-34才能達成目標。然而,有一種T-34坦克卻能在極遠距離就摧毀「虎式」坦克,它就是二戰中產量很小但性能卻很逆天的T-34/57中型坦克。
蘇聯在二戰時裝備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T-34射爆虎式!
俗話說的好:一炮遮百丑!T-34/57之所以有「屠虎之能」,全都依賴那門「57神針」。與大多數蘇聯坦克炮一樣,T-34/57上使用的ZIS-4/4M型57毫米坦克炮是在ZIS-2型反坦克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早在1940年,蘇軍高層就預見到,部隊普遍裝備的45毫米反坦克炮無法應對德軍的新型坦克,所以命令相關機構研製新型長身管反坦克炮。在ZIS-2之前,蘇聯曾研製過一款名為ZIS-1KV型的超長57炮,它的身管長度高達86倍徑!妥妥一根「釣魚竿」。這門樣炮雖然穿深可觀,但膛線壽命太短,最終沒有投入量產。
T-34/57中型坦克和它使用的那門ZIS-4/4M型坦克炮
吸取了ZIS-1KV的失敗經驗後,ZIS-2縮短了身管長度,但即便是這樣,身管長度也有73倍徑。所以,T-34/57上使用的ZIS-4/4M也是一門73倍徑的「怪物」。由於身管超長,57炮的穿甲數值極為驚人。在使用BR-271N高速穿甲彈時,該炮能在500米距離上擊穿155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即便交戰距離為1500米,ZIS-4/4M仍然具有125毫米的穿深。拋開觀瞄設備的差距不談,單從穿甲角度講,T-34/57擁有了在遠距離擊穿「虎式」正面裝甲的能力,具備了同德國先進重型坦克一較高下的資本。
揚起炮管的T-34/57中型坦克,57毫米主炮顯得又細又長
T-34射爆虎式!
然而,高穿深並不是沒有代價的,供步兵使用的ZIS-2型反坦克炮的價格,至少是ZIS-3型76毫米炮的10倍!安裝在T-34/57上的ZIS-4/4M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樣,ZIS-4/4M曾一度停產,讓位給更便宜且更易生產的L-11與F-32型76毫米坦克炮。但到了1943年,德國的「虎式」坦克出現在戰場上,蘇軍驚恐地發現,T-34/76根本無法應對這種重型坦克。於是,T-34/57被當作應急產品,再次投入生產。
紅框的炮彈就是5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的高速穿甲彈
受制於主炮生產難度以及原材料緊張等因素,T-34/57的產量一直提不上來,大部分T-34/57被分配到坦克旅,作為打擊敵方重型裝甲單位的骨幹力量。根據反饋,許多部隊的指揮官對T-34/57持好評態度,因為它幾乎能消滅任何遇到的德軍坦克裝甲車輛。不過,這些部隊也有怨言,那就是BR-271系列高速穿甲彈太少了,極大限制了T-34/57的發揮,要不然還能取得更多戰果。可惜這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畢竟整個二戰期間,57毫米高速穿甲彈的產量都不高,而且還要供裝備ZIS-2反坦克炮的部隊使用,T-34/57能夠分到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
隨著T-34/85的大量投入使用,T-34/57慢慢被部隊淘汰
隨著T-34/85的投入使用,蘇聯裝甲部隊終於迎來了一種火力、價格都能接受的中型坦克。即便85毫米坦克炮在穿深上遜於前文所述的57炮,但產能及價格上的巨大優勢,讓蘇軍立刻拋棄了後者。最終,T-34/85成為了一代經典戰車,而出現時間更早、性能更優秀的T-34/57則慢慢被人們所遺忘。
點擊進入活動專題


TAG:天下軍武 |